作为一个内科医生
治疗皮肤科疾病
我还是很不要脸的
但是中医压根也不分科
只是我们中医后辈慢慢学科细化且水平差
所以也就不怎么讲全科了
“内不治喘,外不治癣”
中医治疗皮肤病那是要丢脸的
上次说了湿气重的人很多
当然
也有很多人这个湿气表现在皮肤上
这就是
湿疹
湿疹这个病我治疗的患者不是很多
但是基本每个病人都是很顽固很复杂很难治
不过
基本都被我搞定了
小窃喜一下
上面这个病人呢
湿疹重的可以说家人都不认识
还好还好有了效果
至于湿疹是怎么样的治疗思路呢
教材说有以下证型
湿重于热证
热重于湿证
脾虚湿盛证
···
后世医家更是百家争鸣了
我这个人就是不喜欢纠缠细节
我想
纠缠末节和无谓争论是对时间最大的浪费
辨证分型也是
湿疹我基本就辨证论治了
治则按照以下几个方向
发表利湿
和
滋阴利湿
发表利湿法
生石膏60知母25炒蒺藜80麻黄12杏仁15生薏苡仁50木蝴蝶25
其实是个麻杏苡甘汤的意思
很多人也喜欢用僵蚕蝉蜕
一般第一次门诊我都不喜欢加
第一是药贵一些
第二是这两个药本身也能导致过敏
初诊病人对医生信任度差
万一过敏了反倒不美
所以一般都是见效之后慢慢尝试应用
到了慢性湿疹皮肤皲裂角化时候
可以
滋阴利湿
一贯煎是方底
生地50沙参20当归20川楝子15牡丹皮20合欢皮25
有热象的
加清热泻火
土茯苓80滑石25地肤子30白鲜皮30蜂房25
疾病后期
加补益肝肾
山茱萸30太子参15女贞子30墨旱莲30熟地黄15
外用一些我们的止痒散(湿疹搽剂)
这个是国医堂自己的配方
就不多描述了
剩下纯是辨证论治
怕冷的加制附子
瘀血重加丹参酒大黄全蝎
上热下寒加肉桂
爱生气加香附
···
还有一些人
到门诊时候已经去过n医院看了n多医生
用过n多种药
这种情况一定跟患者提前说明
既往如果用过激素类药物
吃完中药会有一过性加重的现象
就是有一些患者会有激素反跳性皮炎
激素是什么
最强大的抗炎药
什么炎症都能治
但就是一把双刃剑
西医不多说了
另外
皮肤病必须要忌口
我现在感觉让患者忌口就像杀了他一样
反复问
这个能吃不
那个能吃不
啥条件啊
家里有矿啊
啥都吃
规矩就是规矩
妄图打破规矩的人
肯定是有惩罚的
感谢支持
欢迎转发
Drwang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