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渺渺
编辑
伊索
22级新传考研交流4群:
22级拖鞋哥二战
本周日拱一卒带领大家了解的是《传播学教程》第十一章的内容。本章的名词解释聚焦的领域,探索日常生活中的传播过程与说服性传播效果的奥秘。在掌握本周内容的基础上,希望大家能够去思考以下这一问题: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两级传播和创新扩散现象?如何活学活用这些知识点实现最佳效果的说服性传播?一起来复习吧~两级传播记忆点:研究发现+阶段+意义年,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两级传播理论的提出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真题链接21武汉大学:数字媒体时代两级传播不再适用:“一级传播”反映信息流动实质,人际交流影响下降,受众越来越孤立,媒体无处不在,将信息完全绕过意见领袖,精准投放至具体受众。21暨南大学:两级传播推荐阅读《传播学教程》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创新扩散理论记忆点:定义+具体内容+观点+评价
创新扩散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弗雷特·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理论,它是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它指的是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团体的成员中(人际网络)的传播过程。具体而言,一个创新与扩散过程至少包含五个环节:知晓、劝服、决定、实施、确定;创新应具备特征: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复杂性、可实验性、可观察性;创新采用者分为五个类型: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追随者、晚期采用者、滞后者。这一理论有三个主要的观点:(1)传播是社会变革的基本要素之一,社会变革过程就是创新和发明、推广和扩散的过程;(2)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渠道在获知阶段相对来说更重要,而人际渠道则在劝服阶段更有力,两者结合是最有效的途径;(3)大众传媒对于早期采用者比晚期采用者更重要,传播过程呈“S”型曲线。该理论强调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要相结合,但由于缺乏反馈环节和未考虑到新技术的使用代价等原因,该理论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真题链接21河海大学:用创新扩散分析网络直播带货21浙江理工大学:创新扩散论四个阶段推荐阅读《传播学教程》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传播流记忆点:定义+分类+成果+评价“传播流”指的是由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中间的各种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传播流”可以分为“信息流”和“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即媒介信息可以直接抵达一般受众;后者是多级的,即媒介的影响需要经过各种意见领袖的中介才能对般受众发生作用。“传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包括: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卡兹《个人影响》();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传播流”研究强调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中所起的作用,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过程中的众多制约因素,其结论强调了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从正面否定了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对否定早期“魔弹论”的传播效果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传播流”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它考察了传播效果中的态度和行为层面,而忽略了对认知层面的研究;其次,传播流研究缺乏长期对传播效果的考察,忽视了长期性的大众传播活动对受众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真题链接21山东师范大学:传播流21南京师范大学:传播流三部曲的主要内容推荐阅读《传播学教程》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可信性效果记忆点:定义+要素+原理+意义
可信性效果在传播学领域一般指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人们对不同传播者所传播的内容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人们会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传播者的信誉,包括传播者是否诚实、客观、公正等品格条件;二是专业权威性,即传播者对特定问题是否具有发言权和发言资格。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这被称为信源的可信性假说。“可信性效果”的概念说明,对传播者来说,树立良好的形象,争取受众的信任是改进传播效果的前提条件。推荐阅读《传播学教程》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休眠效果记忆点:定义+趋势+原理+意义“休眠效果”指的是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随时间逐渐回升的现象。霍夫兰等人通过实验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有上升的趋势。具体而言,由高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人们对于信源的信任,其说服效果最初可能会大于信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而低可信度信源发出的信息,由于信源可信性的负影响,其内容本身的说服力不能得以马上发挥,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可信性的负影响减弱或消失以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此理论说明,信源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短期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但从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真题链接21河海大学:休眠效果21西北大学:休眠效果推荐阅读《传播学教程》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记忆点:定义+意义+免疫效果+影响因素
“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是说服性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其中,一面提示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己有利的判断材料。两面提示是在提示己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一面提示能够对己方观点作集中阐述,简洁易懂,但会使说服对象产生心理抵抗。两面提示给人一种“公平”感,但理解难度增加,容易造成为对方作宣传的结果。两面提示也有“免疫”效果。拉姆斯丁认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两面提示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受众选择一面提示还是两面提示主要取决于其对相关问题的原有态度和文化水平。推荐阅读《传播学教程》第十一章-传播效果研究大家对这一周的词条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下面留言,在现阶段有什么疑问也都可以跟学姐分享,鞋哥团队会尽力给大家答疑解惑~
复盘过后记得去小程序里完成一下本周的测验喔~
往期回顾
打卡复盘01
新闻学起步,这些基础概念要牢记
打卡复盘02
新闻学易混淆概念:新闻来源VS新闻本源等6个词条请查收
打卡复盘03
超超超高频考点,一网打尽各种新闻报道形式,精确新闻、数据新闻、算法新闻……
打卡复盘04
新年有新知:新闻生产“大揭秘”!
打卡复盘05
本月全勤奖公布!快来看看有你吗?
打卡复盘06
新闻失范现象和解决路径
打卡复盘07
新闻业的自我要求和困境
打卡复盘08
采访的种类有哪些?
打卡复盘09
新闻报道的方式(送合集啦!)
打卡复盘10
新闻编辑学不可忽视的常考题目
打卡复盘11
Ohmygod!新闻评论原来有这么多分类!
打卡复盘12
传播的这几种类型你都搞清楚了吗?人内、人际、群体、组织传播……
打卡复盘13
(送合集啦!)“我正在看着你看着你目不转睛”打一传播学理论
打卡复盘14
原来学者们对于传播的理解是这样层层深入的呀......
打卡复盘15
传播的功能观(附日拱一卒食用指南哦~)
打卡复盘16
(送合集啦!)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打卡复盘17
受众原来还有这么多知识点可以挖掘!带你深入了解韭菜是如何被收割的
打卡复盘18
风险社会中流言应该用什么公式表示?
THEEND
传播学基础已开课!
刚需班套餐“5+1”,性价比超高的套餐
你值得拥有!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拖鞋哥全程班报名仍在继续详情点击喜欢文章记得一键三连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