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中医小方,即组方用药少,少至几味才算小,依我看来最多四味,也就是刚好凑齐“君、臣、佐、使”,比如前面介绍过的四君子汤、四物汤,而少于四味的,对于小方之称则更加名副其实了。
中医一直有“简、便、效、廉”的特点,这体现在小方上尤为突出。因为组成药味少,所以它很容易做到简单、方便以及廉价,可疗效呢?仅仅几味药治病能有保障吗?临床上见惯了动则一、二十味大方剂的当代人难免会有这样的疑问。答案自然是肯定的。不过一般情况下,小方有小用,大方有大用。临床上实际的处方,往往不是单方,而是多首方剂的合方,再结合着加减用药,所以事实上中医诊治过程中,还是大方多见。不过对于辨证不清,思路不明,杂药乱投的大方,我们应当有所辨别,方大药杂无疑是反面教材。
小方的特点:
一、配伍精稳;二、剂量精切;三、功效明确。举几个例子:
一味
都梁丸出自《百一选方》,“香白芷”一味,炼蜜为丸名“都梁丸”,治女性痛经有效。而此方来源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公元年,宋太祖赵匡胤建都汴梁(今开封),一时太平盛世,人才荟萃。传说南方一富商的掌上明珠年方二八,患痛经症,每逢行经即腹部剧痛,有时昏厥过去不省人事。虽遍访当地名医,疗效甚微,痼疾缠绵,形体日衰,容颜憔悴,精神萎糜。急得富翁食不知味,夜不成寝。为了治好千金之疾,富翁携爱女带佣人日夜兼程往京都寻找名医。赶至汴梁,适逢女儿经期,腹痛顿作,呼天唤地。正巧,一采药的老翁路过闻之,经仔细询问病情后,马上从药篓里取出白芷一束相赠,嘱咐以沸水洗净,水煎饮用。富翁半信半疑,但眼看女儿痛苦异常,无药可施,只好就地泡制,一煎服而痛缓,二煎服而痛止,又服数煎后,来月行经,安然无恙。富翁喜出望外,四处寻得采药老翁以重金酬谢。
从此,白芷,一战成名!
后有人先把白芷用沸水泡洗四、五遍,再等干后研末,炼蜜为丸,丸如弹子大。因“香白芷”在都城汴梁觅得,故取都梁为名,更增添了它的神奇色彩。
清金汤本方仅有黄芩一味药组成,而名清金汤者,则见于金元四大家之一补土派李东垣的《东垣十书》,书中记载:“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宜泻肺经气分之热。”此方用黄芩一两,水煎服。
二味芍药甘草汤桂枝甘草汤如方名所示,这两首方分别由芍药、甘草与桂枝、甘草组成,出自《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又名“去杖汤”,因为本方酸甘化阴可以缓急止痛专治“脚挛急”行动不便的病症,为后世“酸甘化阴第一方”。
而“辛甘化阳第一方”则是桂枝甘草汤,主治“发汗过多,其人插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二至丸本方二至指的是冬至与夏至,而用药则是女贞子与墨旱莲,功效为“乌发、强腰膝,强阴不足”,主治肝肾阴虚证与阴虚血热证。之所以称之为二至丸,是因为两药宜在二至时采收,有歌诀“冬采女贞夏采莲,肾虚血热二至丸”。
交泰丸清代的王士雄在《四科简要方·安神》篇中记载“生川连五钱,肉桂心五分,研细,白蜜丸,空心淡盐汤下,治心肾不交,怔忡无寐,名交泰丸。”心为阳,属火,居上焦,肾为阴,属水,居下焦,心火亢盛时则水火不济,升降失常。交泰之意便是交通心肾,以期待水火既济,阴平阳秘。本方用量当遵循黄连:肉桂=10:1的比例,这便是小方剂量精确的体现。
失笑散蒲黄(炒香)、五灵脂(酒研.淘去砂土),各等分,来源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每用二钱,用好醋一勺熬成膏,再入水一盏同煎至七分,热服,立效,治妇人心痛,血气刺痛不可忍。《和剂局方》载“治产后心腹痛欲死,百药不效,服此顿愈”。本方消痛作用良好,患者每于不知不觉中消除或减轻疼痛,不禁欣然而笑,故名“失笑散”。
三味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载“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麦大枣汤方
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
玉屏风散方用黄芪、白术与防风三味药,配伍精当,历来被医家称赞。黄芪大补脾肺之气,能固表卫实;白术健脾益气,培土生金;防风温而不燥,缓而不峻,走表祛风邪。三药相伍,有如屏风围护周身,驱邪而不伤正,固表而不留邪,主治表虚自汗证。
四味升降散四味中药组成的小方,一般都可以按照君臣佐使之理来论析了,但是还有很多方剂并不遵循此理,比如升降散。
升降散由蝉蜕、僵蚕、姜黄、大黄四味药组成。杨栗山在《伤寒瘟疫条辨》分析此方:“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可与河间双解散并驾齐驱,名曰升降,亦双解之别名也。”蒲辅周老说“治疗急性病,尤其急性传染病,要研究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余治瘟疫多灵活运用杨氏瘟疫十五方,而升降散为其总方。治瘟疫之升降散,犹如四时温病之银翘散”。蒲老经验之言,可谓杨栗山之知音。
中医小方远远不止上文所例举,还有很多经典小方,比如:甘草麻黄汤(甘草:麻黄=1:2),三拗汤(麻黄、杏仁、甘草),左金丸(黄连:吴茱萸=6:1,),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5:1),六一散(滑石:甘草=6:1),增液汤(玄参一两、地黄八钱、麦冬八钱),十枣汤(大枣、甘遂、芫花、大戟)等等。值得一提的是《伤寒杂病论》作为“方书之祖”记载了众多的小方,往往一方一法,针对性强,搞懂之后,对于临床遣方用药,有着无法估量的重要意义!
怎么样?您明白了吗?
——Theend——
约稿邮箱:yjshusheng
yeah.net长按下面的白癜风好了要注意什么白癜风会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