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常闻百草清香
相信大家对这段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并不陌生,百草园的自然环境令人向往,而在东柳街道安居社区,就有这么一个“百草园”,其实,所谓“百草园”,并不是想象中一整座的园子,而是散落在社区几十幢居民楼屋前屋后的绿地里,绿地里种植了多种中草药,大大小小、零零碎碎,加起来足有多平方米,中草药植物让社区常闻百草清香。
▲王宁君老师接受小美的采访
“中草药植物是从年开始一点一点种起来的,当时只有20多种,就种在一些毁坏严重的绿地里。”王宁君是一名老党员,以前在舟山的岱山县岛斗职业技术学院教体育,退休后住在安居社区,年轻时就爱研究中草药和侍弄花草。
当时一同医院退休中医、老党员徐长源。正是在徐医生和王老师的牵头下,小区一共有十多位退休医生成立了“百草会”,后来又成立“百草会”中草药特色党支部,专门种植中草药植物。
随着小区里种植的中草药越来越多,居民们亲切地将其称之为“百草园”,很多居民都自发地参与养护、种植。王宁君更是一心扑在园子里,全市到处搜罗中草药植物,甚至外出旅游爬山,都随身带着一把小铲子。
▲社区志愿者正在清理杂草
目前,小区里已经共有多种兼具观赏性和药用价值的植物,成了名副其实的“百草园”。
中医健康义诊
▲徐长源医生的中医义诊室里的中药展示栏
“百草都是药,只怕你不熟悉。”这是王宁君老师接受小美采访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挂在徐医生义诊室墙上的“百草集”,向居民们展示了各类中草药,部分能直接在社区内找到。
安居社区的“中医特色”不仅体现在种植中草药上,中医义诊也包含在内。
每周三上午8点半,安居社区社会服务中心,徐长源准时坐堂,为居民开展健康义诊。不仅本人,他还号召社区里其他的退休医生一起参与其中。5年来,“徐长源工作室”累计义诊居民和健康咨询指导超过余人。在工作室的办公桌里有一本记录本,记录着在工作室接受过诊断的居民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主要症状、初诊建议、开药情况等。
▲徐长源医生正在义诊
徐长源说:“我青少年时期很苦,吃饱穿暖都困难,上学更是一种奢望。”凭借国家资助的助学金,徐长源完成了学业、入了党,成为一名医生。“没有党和国家的栽培,不会有今天的我,我要用自己的本事回报社会,这是我的使命。”他说。
识百草治百病
随着小区里种植的中草药越来越多,很多居民都自发地参与养护、种植,据安居社区王书记介绍,现在社区里的每株中草药都有居民认养并养护。
“百草会”党支部还会定期组织“闻草、识草、辨草、用草”活动,向社区居民传播中草药养生知识,有时还开展一些时令保健讲座,讲讲冬令养生保健等。
“一些珍稀中草药平常看不到的,也能在我们社区找到”王宁君自豪地对小美说道。在王老师看来,有些疾病比较简单,可以用中草药就地取材治疗,“之前有个邻居皮肤有点小毛病,徐医生直接用园子里的香椿皮给他处理了一下,很快就好了,墨旱莲和血见愁混合研磨敷在伤口上,可以止血,医院。”
这样的中药治疗小常识慢慢在社区里科普开来,居民们对社区的这些“宝贝草药”愈来愈重视,对健康养生也愈来愈重视,社区里的益寿养生凉亭里的健康内容定期更新,连邻居社区都来参观学习,互相交换社区里的中草药。
▲安居社区的益寿养生凉亭
“那有没有人来偷摘这些中草药呢?”面对这么多露天种植的宝贝中草药,小美不禁心生疑问,王宁君老师笑了笑说道:“有啊,昨天就有一株一米多高的芦荟被撅走了,其实没有关系,说明他喜欢这些中草药,只要他能好好养也好,就当科普作用了。”
“百草园”建成至今,不仅是社区四季常青、鲜花绽放的靓丽风景,也成了居民休闲娱乐、结交朋友、认养植物的好去处。
党员走进社区、奉献社区,做社区群众看得到的标杆,奉献的力量犹如一颗蕴含活力的种子,茁壮成长,逐步让安居社区由“小盆景”变为“百草园”,让社区名副其实的成为了幸福安居的社区!
内容编辑:最美鄞州
照片来源:最美鄞州
文明社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