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热来一贴

时至盛夏,酷暑难挡,三伏天如约而至,还不抓紧时间趁热来一贴!什么贴?,当然是最近超火的“三伏贴”啦,那么咱们今天,便一起来唠唠关于“三伏贴”的那些事儿。

三伏天,你造吗?

三伏(Dog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头伏和末伏各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三伏”共三十天或四十天,三伏中,尤其以中伏最为炎热

气候特点: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又是一年三伏天,冬病夏治好时节

虽然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节,但同时,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

“冬病夏治”很给力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医学的观点,它源于《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内经》中所蕴含顺应季节“治未病”的思想便是后来“冬病夏治”最早的理论源流。

“冬病”

哮喘、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病,多因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且好发于冬季,故称“冬病”

“夏治”

在人体代谢旺盛,毛孔打开,便于药物吸收的夏季,采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拔药罐综合疗法,可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人体过敏状态以及改善丘脑-垂体-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从而起到“缓则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目的”,故称“夏治”

“三伏贴”那些事儿

在“冬病夏治”的疗法当中,穴位敷贴,也就是“三伏贴”,无疑是最具有特色的一种疗法。

原理

“三伏贴”疗法是在中医“冬病夏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配合了现代医学“透(经)皮给药系统”理论,体现预防为主的疗法。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气血旺盛,毛孔打开,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机体。

历史

三伏贴的历史悠久,最早记载在南北朝的《荆楚岁时记》,开始应用在《针灸资生经》提到的“天灸”,即用旱莲草外敷治疟。

如今,“三伏贴”已经成为了经络通畅,防治冬天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冬病”的常用疗法。

临床应用

三伏贴作为传统医学的智慧结晶,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着治疗和缓解作用。

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

取肺俞、心俞、膻中等穴位,再配以细辛,白芥子,姜汁等进行敷贴,可以释放出体内的寒气,能够达到舒经通络,缓解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的目的。[1]

·

过敏性鼻炎

在夏季病情缓解期,机体反应性最好的情况下,行“三伏贴”,取甘遂、延胡索、细辛,配以姜汁,选取风门、迎香等穴位贴敷,能够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1]

冠心病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取川芎、薤白、冰片,取膻中、心俞穴位行“三伏贴,对预防冠心病患者冬季心绞痛发作、改善冬季临床症状以及减少冠心病患者发生冬季因心绞痛再住院事件具有积极的作用。[2]

三伏时间表

三伏贴常用穴位图

需注意

1、敷贴前需清洁皮肤,严重心脏疾患、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过敏体质、发热、吐血者、孕妇勿用;糖尿病慎用。

2、成人可贴4-6小时,小儿2-4小时,若感疼痛或烧灼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适当缩短。

3、贴药后减少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取下药贴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揭下。

所有的帖敷,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

“三伏贴”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在这炎热的三伏天里,如若您有受到“冬病”困扰,不妨可以试试这神奇的“三伏贴”

参考文献

[1]黄永辉,陈杰彬等.从冬病夏治浅析“三伏贴”的治病机理.中国中医药.

[2]于美丽.“冬病夏治”三伏贴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评价研究.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有文字、图片或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原作者尽快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更改或删除,联系邮箱:xsb

diao.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白癜风如何根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xt/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