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参
(由湘中大本草联盟陈老师提供照片)
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或沙参的干燥根,始载于《本草汇言》,因本品宜于沙地生长,前人认为其效用广泛,犹如参类,故名“沙参”。而“北沙参”为伞形科植物珊瑚菜的干燥根。
NO.1前人经验
1
宋·唐慎微·《证类本草》记载:“沙参,味苦,微寒,无毒。主血积惊气,除寒热,补中,益肺气,疗胃痹心腹痛,结热邪气,头痛,皮间邪热,安五脏,补中。久服利人。”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北沙参,甘淡性凉,补虚退热,益五脏之阴,肺虚劳热者,最宜之。伤寒、温疫、肺虚挟热者,亦可暂用。”
NO.2功效主治
南沙参,甘,微寒。归肺、胃经。主要功效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祛痰,益气。
1
养阴清肺:本品甘而微寒,入肺经,善于养阴清肺,适于肺热燥咳、阴虚劳嗽等症。
2
益胃生津:本品甘而微寒,入胃经,善于益胃生津,适于胃阴不足、食少呕吐等症。
3
祛痰:本品既可清肺热,又可化痰浊,适于干咳痰黏之症。
4
益气:本品既可养阴,又可益气,适于气阴不足、烦热口干之症。
用法:9~15g,煎服。沙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北沙参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类似药物:北沙参
北沙参,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主要功效有: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1
养阴清肺:本品养阴清肺之力强于南沙参,更宜于肺热燥咳、劳嗽痰血等症。
2
益胃生津:本品甘而微苦寒,益胃生津,适于胃阴不足、热病津伤、咽干口渴等症。
用法:5~12g,煎服。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南沙参含多糖、β-谷甾醇及其衍生物等成分,有免疫调节、抗辐射、抗衰老等作用;北沙参含香豆素、香豆素苷及聚炔类成分,有调节免疫、镇咳祛痰、解热镇痛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宋]唐慎微撰;陆拯等校注.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魏巍,吴疆,郭章华.南沙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药物评价研究,,34(04):-.
孙艳菲,张学顺.北沙参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7(03):-.
音频:葛观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