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摄于长沙)
白果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成熟种子。始载于《日用本草》,本品呈卵圆形,表面乳白色,故名白果。又称“银杏”。
NO.1前人经验
1
明·兰茂·《滇南本草》记载:“白果,味甘、平,性寒。乃阴气而生,故夜间开花。不可多食,若食千枚,其人必死。采叶阴干,治小儿生火,以菜油调搽皮面上,风血或大头疮不出头者,白果肉同糯米蒸,合蜜丸,与核桃捣烂为膏服之,治噎食反胃,又治白浊冷淋。又白果肉捣烂敷太阳穴,止头风、眼疼。用汁点喉内,治咽喉十八症。采果捣烂,敷无名肿毒不能出头者。”
2
清·徐灵胎·《药性切用》记载:“(白果)一名银杏。甘苦性涩,生则豁痰清肺,可止带浊。熟则温肺定哮,能缩小便。多食令人壅气。”
白果种子(摄于贵州凯里)
NO.2功效主治
白果甘、苦、涩,平,有毒。归肺、肾经。主要功效有:化痰定喘、止带、固精缩尿、消毒杀虫。
1
化痰定喘:本品既能止咳平喘,又能化痰,为咳喘痰多之常用药。
2
止带:本品能收涩止带,适于脾肾亏虚之带下清稀者。
3
固精缩尿:本品既能固精关,又能缩小便,适于肾气不固之遗精、遗尿、尿频。
4
消毒杀虫:白果适于疥疮、酒渣鼻等,多外涂。
用法:5-10g,煎服。本品有毒,不宜生用、多用。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果含有白果清蛋白、白果油、白果多糖、银杏酸等,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提高免疫能力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徐大椿,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学苑出版社,.1.
冉先德.中华药海[M].北京:东方出版社..5.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赵春芳,朱立学.白果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功效研究进展[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2(4):67-70.
音频:医家门徒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