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以毛发减少为特征的疾病,随着当今社会人们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近年来脱发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脱发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有两种,即斑秃(中医称为“油风”)和脂溢性脱发(中医称为“白屑风”、“发蛀脱发”、“蛀发癣”等)。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临床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有幸跟师学习3年余,现将张师治疗脱发的有效案例列举如下:
1、斑秃
张某,女,24岁,数日内头发全脱,治疗数月无效。头稍晕,舌、脉如常。处方:麝香0.3g,桃仁12g,红花10g,川芎10g,赤芍15g,黄酒1盅,葱白3寸,生姜9g。6剂,水煎服。上方服完,接服下方。处方:生地黄30g,女贞子30g,墨旱莲30g,制何首乌30g,当归15g,生白芍24g,蒺藜9g,钩藤12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麦冬12g,丹参12g.水煎服,日一剂。服完上方后得知张某脱发已愈,发生如故。
按:斑秃皮损多为局限性斑片状秃发,少数患者病情较严重,可出现全秃或普秃。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多认为与精神紧张及劳累有关,中医将本病称为“油风”。《诸病源侯论》载有:“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脱落,肌肉枯死。或如钱大,或如指大,发不生,亦不痒,故谓之鬼剃头”。本案例患者即为斑秃严重者所致的“全秃”,多为突然发生,数日脱尽。《医林改错》中记载:“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症目,??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用药三付,发不脱,十付必长新发。”故张师先投通窍活血汤以化其“皮里肉外之血瘀”,后与“生四物汤合二至丸加味”以滋阴养血凉血兼祛风、潜阳。使瘀去,血养,发生。方中用蒺藜、钩藤、生龙骨、生牡蛎,以平其晕也。
2、脂溢性脱发
汪某,女,10岁。于.3.9以“脱发一年余”为主诉到门诊治疗。头发大面积脱落,平时头发油脂多,无头屑,自觉容易上火,鼻衄,手脚发热,多汗,纳眠可,二便调。平素体健,此症未服中药治疗。舌暗红,苔白厚,脉细。处方:当归6g生地10g桃仁6g红花3g赤芍6g川芎2g柴胡2g桔梗2g炒枳壳2g怀牛膝6g竹叶6g玄参10g生甘草3g栀子6g。服上药三十付,效佳。服药后未见脱发,有新发长出。复诊症见:偶有头皮发痒,小便频,尿量少,色黄,大便可。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守上方去竹叶、玄参加羌活6g白茅根15g旱莲草15g。续服上方十五付后不适症状全部消失,头发乌黑茂密,未再见有头发脱落,欣喜不已。
按:“发为血之余”,“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是祛瘀生新之良方。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行气祛瘀之功效,该方由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组成。其中桃红四物汤养血祛瘀,四逆散疏肝理气以助活血化瘀,桔梗与牛膝一升一降,调畅气机,通行气血。故张师以血府逐瘀汤使瘀血去,新血生,以养其发,由于患者自觉容易上火,鼻衄,手脚发热,故加竹叶、玄参、栀子清热凉血、滋阴泻火以兼顾其鼻衄等症状,复诊时头皮痒,加羌活祛风止痒且引诸药上达巅顶,“高巅之上,唯风药可到”。
3、普秃重症
邵某,男,36岁。于年8月26日以“脱发10余年,加重5年”为主诉就诊。患者自述10年前头发茂密,当时烫发,此后渐出现头发脱落,近4、5年全身各处毛发均脱落。现症:前额、头顶处头发脱落明显,发质硬、色黑,全身各处毛发汗毛、阴毛、腋毛均脱落,汗多,动则为甚,耳鸣,腰部酸困,纳、眠可,二便调。曾服中药数十付,乏效。易口腔溃疡。舌红苔黄舌边有齿痕,脉细弱。处方:熟地黄6g生地黄10g山萸肉10g生山药20g泽泻10g丹皮10g茯苓10g当归10g生白芍10g桃仁10g红花10g丹参20g炒白术10g陈皮6g黄柏6g知母10g服上方30付后脱发较前减少,后因未挂上号,未再复诊,嘱其续服上药,数月后电话随访,得知脱发止,渐有新发长出,身上的汗毛、阴毛、腋毛也渐渐长出。
按:张师以“补肝肾活气血,清火热”为治疗大法,方以六味地黄丸加味,六味地黄丸中生地黄、熟地黄并用,既养肾填精,又兼滋阴凉血之效,方中加入当归、白芍有归芍地黄汤之意以补养肝肾之精血,加入知母、黄柏有知柏地黄丸之意以清其虚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丹参既养血活血又凉血,“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加炒白术、陈皮理气健脾和胃,以补其“气血生化之源”。
结语:脱发病因较多,或外受风邪,或情志不调,或房室失节,或体虚失养等所致,但与肝肾、气血关系最为密切。古代医家关于脱发的论述颇多,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发为肾精之外候,精血充足则发浓密而光泽。”《诸病源候论》曰:“若血盛则荣于头发,故须发美。”《血证论?瘀血》中也说:“凡离经之血,与养荣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瘀血在上焦,或发脱不生。”清代《冯氏锦囊秘录》曰:“发乃血之余,枯者血不足也。忽然脱落,头皮多痒,须眉并落者,乃血热生风,风摇木动之象也。”张师认为本病主要由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气滞血瘀、血热生风所致,认为瘀血是重要的致病因素,在临证治疗时先用“通窍活血汤”或“血府逐瘀汤”之类祛其瘀血,后再投以“滋补肝肾”之剂以养其精血。张师曾形象的比喻“犹如粉刷墙壁,需要先把墙上的杂质清除干净,然后才能上涂料进行粉刷”,“犹如种庄稼,应先松土后施肥,庄稼才能茁壮成长。”张磊老师在临床上善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变化治疗多种疾病,如长缨在手以缚苍龙。
桑海艳,女,主治医师,医学硕士,熟读四大经典,潜心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喜用、善用经方治疗内科、妇科常见病证。治病救人、无欲无求是我行医的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