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仙课堂丨经常熬夜,试试它保护好肝

医院订阅哦!

墨旱莲

补益肝肾;凉血止血

—墨旱莲

墨旱莲俗称旱莲草,为菊科鳢肠属植物鳢肠的地上干燥部分,是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滋肝补肾,凉血止血之功能。经研究发现墨旱莲具有较强的肝保护作用及显著的抗炎、免疫调节作用。

植物别称:

旱莲草、黑墨草、野葵花、烂脚草,水旱莲、莲子草、白花蟛蜞草、白花磨琪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墨汁草、墨水草、乌心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斜升或平卧,高达60厘米,通常自基部分枝,被贴生糙毛。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无柄或有极短的柄,长3-10厘米,宽0.5-2.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锯齿或有时仅波状,两面被密硬糙毛。头状花序径6-8毫米,有长2-4厘米的细花序梗;总苞球状钟形,总苞片绿色,草质,5-6个排成2层,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外层较内层稍短,背面及边缘被白色短伏毛;外围的雌花2层,舌状,长2-3毫米,舌片短,顶端2浅裂或全缘,中央的两性花多数,花冠管状,白色,长约1.5毫米,顶端4齿裂。

花柱分枝钝,有乳头状突起;花托凸,有披针形或线形的托片。托片中部以上有微毛;瘦果暗褐色,长2.8毫米,雌花的瘦果三棱形,两性花的瘦果扁四棱形,顶端截形,具1-3个细齿,基部稍缩小,边缘具白色的肋,表面有小瘤状突起,无毛。花期6-9月。

本品全体被白色茸毛。茎呈圆柱形,有纵棱,直径2~5mm;表面绿褐色或墨绿色。叶对生,近无柄,叶片皱缩卷曲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披针形,全缘或具浅齿,墨绿色。头状花序直径2~6mm。瘦果椭圆形而扁,长2~3mm,棕色或浅褐色。气微,味微咸。

墨旱莲是中成药二至丸、参鹿补膏等的原料药之一。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墨旱莲及其提取物具有止血保肝、免疫调节和抗炎以及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等多种药理活性之一。本品入药首载于《千金月令》,原名金陵草;《新修本草》中则称鳢肠,云:“生下湿地。苗似旋覆,一名莲子草,所在坑渠间有之。”此外《唐本草》、《本草图经》、《滇南本草》、《本草经疏》、《得配本草》等历代文献都有记载。

性味:

味甘;酸;性凉。①《唐本草》:味甘酸,平,无毒。②《滇南本草》:性寒,味咸。

归经:

入肝、肾经,①《本草经疏》:入肾、肝、胃、大小肠。②《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血分。

脾肾虚寒者忌服。①《得配本草》:胃弱便溏。肾气虚寒者禁用。

补益肝肾;凉血止血。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治吐血,咳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刀伤出血,须发早白,白喉,淋浊,带下,阴部湿痒。

①《唐本草》: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涂发眉,生速而繁。

②《日华子本草》: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并蚕瘑。

③《滇南本草》:固齿,乌须,洗九种痔疮。

④《纲目》:乌须发,益肾阴。

⑤《本草述》: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理酒顶,化痰,杀螆,止痒,干水。

⑦《分类草药性》: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

⑧《南宁市药物志》:治目疾、翳膜。

治吐血成盆:旱莲草和童便、徽墨春汁,藕节汤开服。(《生草药性备要》)

治吐血:鲜早莲草四两。捣烂冲童便服;或加生柏叶共同用尤效。(《岭南采药录》)

治咳嗽咯血:鲜旱莲草二两。捣绞汁,开水冲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治鼻衄:鲜旱莲草一握。洗净后捣烂绞汁,每次取五酒杯炖热,饭后温服,日服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治小便溺血:车前草叶、金陵草叶。上二味,捣取自然汁一盏,空腹饮之。(《医学正传》)

治肠风脏毒,下血不止:旱莲草子,瓦上焙,研末。每服二钱,米饮下。(《家藏经验方》)

治热痢:旱莲草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治刀伤出血:鲜旱莲草捣烂,敷伤处;干者研末,撒伤处。(《湖南药物志》)

补腰膝,壮筋骨,强肾阴,乌髭发:冬青子(即女贞实,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阴干,蜜、酒拌蒸,过一夜,粗袋擦去皮,晒干为末,瓦瓶收贮,旱莲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捣汁熬膏,和前药为丸。临卧洒服。(《医方集解》二至丸)

治正偏头痛:鳢肠汁滴鼻中。(《圣济总录》)

治赤白带下:旱莲草一两。同鸡汤或肉汤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治白浊:旱莲草五钱,车前子三钱,银花五钱,土茯苓五钱。水煎服。(《陆川本草》)

治妇女阴道痒:墨斗草四两。煎水服;或另加钩藤根少许,并煎汁,加白矾少许外洗。(《重庆草药》)

治肾虚齿疼:旱莲草,焙,为末,搽齿龈上。(《滇南本草》)

治血淋:旱莲、芭蕉根(细锉)各二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二服。(《圣济总录》旱莲子汤)

治白喉:旱莲草二至三两,捣烂,加盐少许,冲开水去渣服。服后吐出涎沫。(《岭南草药志》)

关键词:膳食

滋益肝肾

水萝卜拌墨旱莲

凉血止血

桃胶墨旱莲羹

调节免疫力

墨旱莲粥

入肾补阴而生长毛发,又能入血,为凉血止血之品,又消热病痈肿。但纯阴用事,非阳盛之体,不应多用,脾虚泄泻尤忌。凡劳怯诸症,阴虚火旺者,不可以此等阴药专治其标,须与补中健脾之剂,相辅成功,乃为万全无弊之策。

(科普来源:中医药网图片部分取自网络)

                







































北京看白癜风那家比较好
白癜风治疗那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df/4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