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药小故事一个有趣的民间偏方

这是一个亲身经历的故事,家里人因脚趾间长了一个“小瘊子”,夹在脚趾缝间摩擦疼痛,不是太剧烈,我初步判断是跖疣。皮肤科的毛病治疗我不是太懂,也推荐不出好的方法。刚巧有位朋友向我说起她儿子用民间草药治疗跖疣的事,效果很好,并把草药的图片发给我。我一看,好眼熟啊,小时候见过。

(此图为朋友发来的草药图片)

趁着清明假期亲戚聚会,向七大姑八大姨打听这种草药叫什么名字?生长在哪里?有个亲戚说:“这种植物叫墨旱莲,也叫老虎草(闽南语音译),长在沟坎、溪边、田埂等地方,现在还没长出来,再过两个月可以找到”。

有了名字就好办,我开始查找《皮肤科》教科书、《中药杂志》、百度百科,还真的找到有关资料:学名:鳢肠(读音:lǐcháng)(学名:Ecliptaprostrata),别名:乌田草、墨旱莲、旱莲草、墨水草、乌心草、黑墨草,分布于田边、路边、河边,常见于田埂、沟溪边湿地。

药效:全草药用,无毒,入肝肾经,能收敛、凉血、止血、补肝肾之功效。外用治疗跖疣。

跖疣:中医认为本病多因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复感外邪,凝聚肌肤,或因怒动肝火,肝旺血燥,筋脉不荣,以致气血凝滞,加之足底部受压及摩擦,而发生皮疹。现代医学认为跖疣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是寻常疣的一种。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所致(亦有自身接触),外伤和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人类乳头瘤病毒可以通过皮肤的细小破损而直接接种并传染,因此皮损越来越多,再加上足部每天受力和鞋的摩擦,从而加重病情,使治疗起来难度加大。

祖国文献称:足瘊、牛程蹇

(此图就是花坛里的墨旱莲)

无巧不成书,转眼到了夏天的某一天,在开车前不经意瞄一眼轮胎气压的情况,轮胎边上花坛里一朵漂亮的白花使我的眼睛一亮,纵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墨旱莲正在眼前,心里好高兴,连忙折一枝带回来。

材料:墨旱莲1枝,十来片叶子,创可贴数个,手套。

操作:戴上手套,把1片墨旱莲叶子摘下,碾碎出汁,汁色墨绿发黑,药饼算做好了,清洗干净脚趾,把药饼敷在跖疣上,包上创可贴固定,穿上袜子。建议晚上睡觉时间也穿上袜子,以防药饼掉出来把被子染上颜色。每日两次,白天影响走路的话也可以晚上1次。连续用了1周,只是觉得疣体变小,里面的黑丝头还没有脱落,通俗的说就是没有“断根”,治疗的信心一点一点消失,又用了几天便自行停药了。

又过了两三周,突然发现跖疣不知道什么时候消失了,并且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也没有复发的迹象,不得不感叹中医药的神奇疗效。

温馨提醒:当大家要使用民间偏方的时候,首先要对疾病的做出正确的判断,以及初步了解药物的功效和毒副作用,再进行尝试治疗。

赞赏

长按







































贵州百灵康妇灵胶囊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是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df/3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