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明处方
黄芪、人参、枸杞子、女贞子、山药、茯苓、淫羊藿、桑椹、墨旱莲、灵芝、陈皮、甘草。
益气养阴,培补脾肾。用于气阴两虚,脾肾不足所致的乏力气短,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等症。
口服。一次10~15ml,一日2~3次。
感冒患者暂停服用。
密封,置阴凉处。
g/瓶。
二、处方详述
以黄芪、人参益气养阴共为“君药”:人参性味甘平,能大补五脏之气,对人身元气尤能培补,且为补脾益肺之要药,张仲景认为,以人参补气益阴,乃因血不自生,须得生阳气之药,阳生则阴长,阴血乃旺也。人参能安神益智,可补脾而不腻,养胃而为燥;黄芪甘而微温,入脾肺二经,补气固卫,升举清阳,《珍珠囊》曰:“黄芪之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之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活血生血,托阴疽,五也;”与人参相伍,可加强补气升阳,养阴生血之功,人参、黄芪当为方中之君药。
以枸杞、山药、茯苓、淫羊藿、女贞子、桑椹、灵芝,墨旱莲益气健脾、补肾柔肝、养血共为臣药,以加强君药补气益阴、健脾养血之作用;枸杞能滋阴补肾,生精益血,为臣药;桑椹、墨旱莲可滋阴养血;女贞子性味甘凉,能安五脏而养精神,既可补肝肾之精气,又可祛体内之虚热;淫羊藿补肾强阳,使本方于补气养阴的同时兼补肾阳,取“阴平阳秘”之意,张景岳曰:“善补阴者,必阳中求阴”;茯苓、山药不寒不热,既能益气健脾,又可养阴补肾,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方中的重要辅药之一;而灵芝《神家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谓能“益精气、安心神、坚筋骨”。
以陈皮醒脾、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之药,以上诸药配合能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陈皮理气醒脾、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又可益气和中。
以上诸药共同配伍,可发挥益气养阴,培补脾肾,扶正固本之综合作用。
三、适应症状及人群
1、乏力气短,疲劳;自汗盗汗,口干咽燥,头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
2、中老年保健以及经化疗或放疗后免疫极度低下的患者。
3、社会精英(压力大、应酬多、生活不规律、亚健康人群等)
昆中药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