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
(摄于长沙,药材由甘肃金同学提供)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谓“耆(qí)者长也,黄者色黄,为补者之长也”。故名黄芪。
NO.1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耆)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sǎn)。生山谷。”
2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记载:“黄芪,味甘性温,质轻皮黄肉白,故能入肺补气,入表实卫,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且著其功曰:生用则能固表,无汗能发,有汗能收。是明指其表实则邪可逐,故见无汗能发;表固则气不外泄,故见有汗能止耳。又著其功曰:熟则生血生肌,排脓内托。是盖指其气足,则血与肉皆生,毒化脓成,而为疮疡圣药矣。至于痘疮不起,阳虚无热,书言于耆最宜。皆是取其质轻达表,功专实卫。色黄入脾,色白入肺,而能升气于表。又言力能补肾,以治崩带淋浊。是盖取其补中升气,则肾受荫(yìn),而崩带淋浊自止。”
3
清·徐灵胎·《药性切用》记载:“(黄耆)性味甘温,生用托邪实表;炙用补中益气。但其性滞,不似人参之灵活。”
一斤黄芪(摄于广州)
NO.2功效主治
黄芪甘,微温,归脾、肺经。主要功效有:补脾肺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补血、活血。
1
补脾肺气:本品具有良好的补脾肺气之功。
2
升阳举陷:本品既能补脾益气,又可升阳举陷,历代将其作为培中举陷之要药。
3
益卫固表:本品既能补脾肺气,又可益卫固表,适于肺脾气虚之卫表不固,如自汗、易感。
4
利水消肿:本品既能补脾肺气,又可利水消肿,标本兼顾,为气虚水肿之要药。
5
托毒生肌:本品既能补益气血,又可托毒生肌,标本兼顾,为气血亏虚而疮疡难溃、难敛之佳品。
6
补血:本品既能补气以生血,又能补血,尤适于气血两虚之证。
7
活血:本品既能补气以行血,又能活血,尤适于气虚血瘀之证。
用法:10-15g煎服,大剂量可用至30-60g。蜜炙可增强补益作用。
黄芪饮片
(照片由湘中大本草联盟周老师提供)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含有黄芪皂苷、黄芪多糖等成分,有保护心脏、恢复血管神经功能、免疫调节、抗肿瘤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黄宫绣.本草求真(中医经典文库)[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9.
徐大椿,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学苑出版社,.1.
冉先德.中华药海[M].北京:东方出版社..5.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洪海都,温俊茂,陈宗俊.黄芪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16(14):49-50.
音频:咕咕玛奇朵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治白癜风的偏方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