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蝎蝎子尾后针,通络又镇痉

全蝎

(图片来源于网络新闻,仅作学习交流使用)

本品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的干燥体。始载于《蜀本草》,因其有毒,且毒多在尾部,药用为带尾全虫,故名“全蝎”“全虫”。

NO.1前人经验

1

宋·刘翰、马志·《开宝本草》记载:“(全蝎)疗诸风瘾疹,及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斜,语涩,手足抽掣。”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全蝎,甘辛有毒,攻毒祛风。治惊痫搐搦(nuò),口眼?斜,去足焙用。尾:名蝎梢,其力尤紧。”

3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记载:“蝎,甘辛有毒,色青属木。故治诸风眩掉,惊痫搐掣,口眼?斜,疟疾风疮,耳聋带疝,厥阴风木之病。”

全蝎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NO.2功效主治

全蝎,辛,平;有毒。归肝经。主要功效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1

息风镇痉:本品辛平,入肝经,有较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为治疗肝风内动而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之要药。

2

通络止痛:本品味辛走窜,具有良好的搜风通络止痛之功,适用于中风之口眼?斜、半身不遂,风湿痹证,偏正头痛。

3

攻毒散结:本品味辛行散,有攻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适宜于疮疡肿毒、瘿瘤、瘰疬、痰核等病证。

用法:3~6g,煎服;或0.6~1g,研末吞服。孕妇禁用。

全蝎饮片(摄于江苏南通)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全蝎含有蝎毒、三甲胺、甜菜碱、核苷类等成分,具有抗哮喘、抗凝、抗血栓、促纤溶、镇痛、抗肿瘤、抗癫痫等作用。

全蝎(摄于湖南浏阳)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史磊,张天锡,杜聪颖,苑如,王聪聪,李峰.中药全蝎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7(04):89-91.

音频:医家门徒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







































少儿白癜风
沈阳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df/2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