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药材
▼
上面这两味中药是什么,你猜出来了吗?没错,它们分别就是女贞子和补骨脂!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吧。
药材对比药材
女贞子
补骨脂
原植物图
饮片图
来源
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在江浙、湖南等地为主产,冬季采收
豆科植物补骨脂的成熟果实。陕西、河南、山西、江西、广东、云贵地区为主产。秋季采收果实。
形态特征
该品呈卵形、椭圆形或肾形表面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体轻。黄棕色,具纵棱,肾形,紫黑色,油性。无臭,味甘、微苦涩。
先端钝或圆,基部心形或圆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具显着黑色腺点。以粒大、饱满、色黑者为佳。
别名
冬青子、女贞实。
破故纸、黑故纸、故之纸等。
性味归经
甘、苦,凉。归肝、肾经。
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
滋补肝肾,乌发明目。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主治
肝肾阴虚证。
1、肾虚阳痿;2、肾虚遗精、尿频;3、五更泄泻;4、肾不纳气。
配伍
1、女贞子配旱莲草能滋补肝肾、乌发等作用,治疗肝肾阴亏引起的须发早白、头晕眼花等症。
2、女贞子配菊花能补肾、养肝等作用,对于耳鸣、眩晕、肝虚引起的视物不清有确切疗效。
1、补骨子配菟丝子,能补肾固精。
2、补骨子配茴香、肉桂,能温阳散寒,畅行气血。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血瘀腰痛有确切疗效。
现代研究
研究发现,女贞子含齐墩果酸、女贞子酸、女贞苷、多糖等化合物。
经研究,补骨脂含香豆素、单萜酚类、皂苷、挥发油多糖等有机化合物。
应用
女贞子能滋补肝肾,使免疫器官增重,能明显降低高血脂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故此在临床中被广泛用于高血脂症的治疗。
补骨脂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皮肤色素增生、纳气平喘等作用,故此在治疗外阴白斑、银屑病和急性支气管炎发作期时被广泛使用。
禁忌
脾胃虚寒、阳虚者忌用。
阴虚火旺、大便秘结者忌用。
女贞子与补骨脂区别品名
外表、颜色
形状
性味
基部
女贞子
黑紫色或灰黑色,皱缩不平
卵形,椭圆形或肾形
甘、苦,凉
有果柄痕或具宿萼及短梗
补骨脂
边缘具粗锯齿,两面均具显着黑色腺点。
钝或圆
辛、微苦,温。
心形或圆形
补骨脂经典保健方《国公酒》
国公酒传说
相传在明崇祯年间,兵部尚书的史可法,为抵御南下清兵。率领人马进驻在古镇洋河,时以寒冬腊月,由于史公长年征战,落下了风湿顽疾,经军医治疗不见好转,遂请洋河一郎中为史公治疗,医者见史公之症,便掏出药酒给史公服下,并叮嘱其用法,不久病痊愈。后来,军中也有患此症的,史公便按照老者的药方泡酒治好军中许多患风湿的士兵。从此,兵将士气大振,连打胜仗。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史可法,把此药酒称为“史国公酒”,;又称“国公酒”。
材料:当归、羌活、怀牛膝(去头)、补骨脂(盐水炙)、苍术(炒)、枳壳(去心麸炒)、乌药、佛手、陈皮、红曲、红糖等33味药材。
制法:泡酒
用法:一天2次,每次10毫升。
主治:风寒引起的痹症,手足麻木,口目歪斜等症。
女贞子食疗女贞子墨旱莲蜂蜜饮
材料:女贞子50克、墨旱莲50克,蜂蜜若干
制法:女贞子、墨旱莲洗净,切断备用,煮水2次,每次30分钟,去渣,加蜂蜜即可。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引起的口舌生疮
下期药材
▼
下面这两味中药是什么,你能看出来吗?如果你猜到了,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告诉胡世云主任你的答案哦。一起开动脑筋吧!
欢迎留言识药
答案下期揭晓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医学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与本团队联系。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辑:三思
排版:阿志
精彩推荐
想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医知识?快上喜马拉雅FM收听「胡世云主任」频道!
梁子健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