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长寿是现代追求的目标和人生的最大愿望,特别是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有条件从心态、营养、运动等各方面调理自己,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虽然说生老病死乃自然之理,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人。毛泽东主席曾向人推荐过曹操的一首诗,对“养生之道”很有益处。诗中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由此可见,后天保养对人健康的重要作用。
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那么在自然中有没有延缓衰老,让人青春永驻的“仙草”呢?你别说还真的有,而且效果还不错。那是什么呢,就是旱莲草。
说起旱莲草的作用,我们可以先看这两个故事。唐代有个叫刘简的人,平生爱慕仙道,听说哪里有名山仙迹定要去游览拜访。开元(公元-年)初年,刘简遇一位自称“虚无子”的采药老人,虚无子被刘简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把他带到自己的药园参观。虚无子对他说:“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长寿是可望的。山中百岁寿星甚多,他们就是神仙,在下也已百岁有余。”虚无子指着一种水池边长得墨绿鲜嫩的草说:“你别以为只有高山上的灵芝是仙草,这水边也有仙草,我就是常食这种草药而活到百岁而发不白,且耳聪目明。”
临别时,虚无子送给刘简一包药种,让他回去后种在水池边、水田边,并嘱咐他:“苗长到6寸以后方可开始服用。嫩时可当菜吃,夏秋可采鲜茎叶煎水喝,冬天则用阴干的茎叶煎水饮用。长期坚持,必有所成。”刘简回家后按虚无子吩咐种植、食用,结果果然也活到多岁而发不白、耳不聋。因这种植物叶墨绿,刘简便给它取名为墨斗草。
另一个故事是明末,安徽地区有位名叫汪汝桂的名医。他小时候体质较弱,但聪明过人,读书过目不忘。不料父亲患重病,医治无效而死。父亲临终前对他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汪汝桂于是弃儒习医,专心攻研医书,几年后成了当地颇有名气的医生。由于长期苦读,加上先天不足,他不到四十九未老先衰,须发早白,头目昏花,时常腰酸背痛,浑身无力。
一天,他带门生上山采药,夜宿寺院,遇到一位百岁老僧。这个老僧耳聪目明,须发乌黑,步履矫健入飞,汪汝桂便向他请教养生之道。老僧指着院内的一株女贞树说,娶女贞子蜜酒拌蒸食用即可。汪医师一试,发觉果然有效。应用中,他取滋补肝肾的墨旱莲与之配伍,将旱莲草熬成膏,再搅和女贞末制成药丸。试服半月,他觉得效果很好,便连续服用。半年后,他完全恢复了健康,并且精力过人。
数年后,汪医师行医路过浙江丽水,探望寄籍再此的同乡好友汪昂。汪昂见他光彩照人,全无昔日的病容,奇怪地问他的原因,汪医师便如实相告。汪昂家里很又钱,闲居在家,不免放纵酒色,也有肝肾不足之症,听说后赶紧如法炮制、服用,接过同样收到良效。汪昂向来喜欢岐黄之术,便高薪聘请汪汝桂。历时四年,汝桂写了四本书,并将女贞子、旱莲草组成的疗肝肾方收录进《医方集解》一书,称之为“二至丸”。
这两个故事中都以重用旱莲草而得奇效,旱莲草的作用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因为搓揉它的茎叶时,可见黑色的汁液流出,所以又叫“墨旱莲”,异名又叫金陵草、莲子草。旱莲草为中医常用的养肝益肾、凉血止血药物。对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昏目眩、牙齿松动、腰背酸痛、下肢痿软诸症以及血热所致的多种出血证有良好疗效。
旱莲草在中药方剂有着广泛的应用,旱莲草作为补品可以按以下用法和配方调剂。旱莲生姜蜜汁。鲜旱莲草,去杂质、洗净、切碎、捣烂,装入一只消毒纱布袋内,挤出液汁,加入少许蜂蜜和生姜末调成糊。用量可酌定。每次服2~3小食匙,每日2次。可用温开水或温热的少量黄酒送服。可以治疗因肾虚引起的头发早白。旱莲蜜汁鲜旱莲草汁与蜂蜜按等量拌合均匀,每次服20毫升,每日3~4次,可以辅治白喉。旱莲五子汤。旱莲草、五味子、菟丝子、柏子仁各10克,女贞子、枸杞子各20克,置沙锅内加水煎20分钟,取汁服用,每日1剂,可连服5~7日。可以治疗肝肾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上述方剂遇有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时忌用。
版权声明:新世纪艺术白癜风检查到中科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