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安玲丁元庆
?编辑:兰姣
※4阴虚水泛治法
阴虚水泛为本虚标实之候,故治疗有主次之别,治以滋阴为主,利水为辅,同时应注意滋阴与利水的相互关系。
4.1肾燥不化是阴虚水泛之病本肾为水脏,主津液。肾脏气化失常导致水液障碍。肾藏精,为元阴元阳之宅。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则为阳虚水泛;肾阴亏虚,阴虚则燥,气化失司,则为阴虚水泛。因此,肾阴虚损以致肾燥不化,水液停滞,潴留体内,发生水肿,泛溢为痰。
4.2滋阴补肾以治本滋阴填精是治阴虚水泛证的关键。本证水泛责在阴虚,故治疗重在滋阴填精,以复其气化之本,制约虚火之力。阴本于下,封藏于肾,故阴虚水泛多责肝肾阴精亏虚,治当滋填肝肾阴精,常用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汪昂谓六味地黄丸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真水泛为痰湿”。薛己则称六味丸乃“水泛为痰之圣药”。《医学心悟》说:“肾中阴亏,则真水上泛而为痰……痰愈多而肌愈瘦,病诚可畏”。“若肾虚水泛,为痰为饮者,必滋其肾。肾水不足,则用六味”。说明六味地黄丸确为治疗阴虚水泛之常用方药。
4.3熟地为阴虚水泛之要药临床常以六味地黄丸为主治疗阴虚水肿,用金水六君煎治疗阴虚痰湿内阻证。方中重用熟地补肾填精为主,对此,张介宾先生的认识与论述颇为独到,他在《景岳全书?本草正》中说“凡诸真阴亏损者……或水泛于皮肤,或阴虚而泄利……阴虚而火升者,非熟地之重不足以降之;阴虚而躁动者,非熟地之静不足以镇之;阴虚而刚急者,非熟地之甘不足以缓之。阴虚而水邪泛滥者,舍熟地何以自制?”熟地黄补肾填精,益阴和阳,而能利气化。《回春录》记载王孟英医案:“张与之令堂,久患痰嗽碍卧,素不投补药。孟英偶持其脉,曰:非补不可。与大剂熟地药,一饮而睡。与之曰:吾母有十七载不能服熟地矣,君何所见而重用颇投?孟英曰:脉细痰咸,阴虚水泛,非此不为功。”考熟地甘而微温,滋填肝肾阴精,为治疗阴虚水泛之首选药物。诚然,阴虚之在肝肾者,故当滋填,但临床亦不必拘于此。已故刘献琳教授治肝硬化腹水之夹阴虚证者,常用养肺阴下萌肝肾法,每获良效。
关于滋阴以制水邪,前人不乏论述。如《张聿青医案》说:“滋水养肝,摄纳肾阴,水不上泛,则痰即为津为液,不可不知。”《王九峰医案》曰:“壮水则火静,火静痰消。”诸家均强调滋阴壮水是治疗阴虚水泛之首务。阴精充盈,阴阳平秘,脏腑调和,气化有常,水道通利,水液自无泛溢之由,既泛为水为痰者,亦必随之而消散。阴阳互根,滋阴同时,还须注意阳气之偏盛偏衰,而予以适当处置。
4.4利水湿,化痰饮对阴虚水泛证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水湿痰饮内阻,反能妨碍气化,阻滞水道,进一步加重病情,且水湿、痰饮皆有形之邪,需除之务尽,故利水化痰法于阴虚水泛证治处方中必不可少。如六味地黄丸之用茯苓、泽泻;猪苓汤之用猪苓、茯苓、滑石、泽泻等滋阴与泻水湿之邪兼顾。《景岳全书》立金水六君煎治咳喘,既用熟地、当归滋养阴血,又用二陈化痰,是养阴与除湿化痰兼顾。
4.5注意滋阴与利水化痰的关系阴虚水泛者,阴虚固当滋填,水湿亦须渗利;阴虚有痰者,阴液虽需扶护,其痰浊亦当宣化。总以滋阴填精为主,化痰利水为辅。强调利水化痰而无伤阴劫液之弊,益阴填精以绝其生湿、生痰之源,是阴虚水泛证治之要着。
总之,阴虚水泛证临床常见,可见于多种慢性病证的过程之中,其病机关键在于阴虚,故治疗为滋阴培本为先,注意养阴与利水湿化痰浊合理应用。
※5验案举隅
例1:女,68岁。退休职工,住济南市花园路。首诊。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眼睑浮肿1个月。
半年前,患者曾因全身乏力10余年就诊。年因右侧肢体活动不灵,诊断为“脑梗死”,经治疗后虽无明显后遗症,但此后患者乏力感明显,稍劳尤甚,伴耳鸣。服用中药治疗有效,现已停药6个月。近1月来,患者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眼睑浮肿,晨起即肿,傍晚加重。全身乏力,神疲困倦,情绪稳定,低头时感头胀,活动后感觉胸闷、心悸;健忘,记忆力下降;入睡困难,睡眠较深沉。饮食近常,夜尿2-3次,大便质稀,每日1-2行,口干。
舌质红,苔厚黄腻,脉沉细。左上睑内侧睑脂瘤。血压:/78mmHg。
自述查血尿常规、生化未见异常。
诊断:水肿。
辨证:肾元亏虚,湿热内蕴。
治法:补肾益阴,清热利湿。
处方:熟地30g山药12g山茱萸20g茯苓30g怀牛膝15g车前子15g(包)丹皮15g益母草24g天花粉15g生牡蛎18g滑石15g栀子9g。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二诊:眼睑仍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减轻,右足踝略肿,双眼流泪较多。胸闷,心慌较前减轻,近因照顾家中病人以致周身疲乏,睡眠仍差;食欲减退,食量减少,稍食即饱;大便质稀不成形,每日1次;小便近常。全身大小关节疼痛多年,晨起双手发胀,晨僵,持续半日,无明显恶风怕冷,口干欲饮。
舌质红,苔中根黄腻,脉沉细无力。血压/72mmHg。
处方:上方去栀子、滑石;加黄芪24g、黄柏12g;7剂,煎服方法同前。
尽剂,病情稳定,诸证减轻。予六味地黄丸口服。
例2:女,58岁。农民,住威海市。年7月首诊。
双眼睑下水肿伴双下肢乏力1月余。
1月前无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当地治疗无效,渐出现双眼睑下持续性水肿,右侧明显。在当地查肝肾功、小便常规、甲功未见异常(结果未见),服补肾类中成药无明显效果。刻诊双眼睑下水肿,下肢乏力,活动少,平素多急躁,精力、饮食、睡眠、二便正常,否认打鼾。口干,饮水可。52岁绝经。
既往史:体健,体重稳定。饮食清淡。被动吸烟史30年。否认肾炎、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舌质暗红,中裂纹,苔中白腻,边剥脱;脉沉细。血压/80mmHg。
诊断:水肿。
辨证:阴亏血瘀,水停浊滞。
治法:滋阴利水,凉血清热。
处方:熟地24g山药12g山茱萸15g丹皮15g怀牛膝15g茯苓18g黄柏12g王不留15g丹参15g生地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8g。14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7剂,水肿减轻。尽剂,水肿消退,诸证近失。予六味地黄丸,6g,口服,每日2次。
本文曾发表于《齐鲁中医药情报》,1。本次发表作者有修改。本文由“麗東書院”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白癜风中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