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中医堂三伏贴开始预约了

三伏天快到了,天灸就开始热闹了。这种传统疗法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冬病夏防”的养生保健理念。三伏天时皮肤腠理开泄,机体代谢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贴药,药性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起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治病强身的功效。

历史源流

天灸疗法最早出现在唐代医家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书中以墨旱莲捣碎敷于间使穴治疗疟疾并提出了“天灸”。宋代的医书中也记载了“天灸法”,即利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相关穴位,使之发泡,如用毛茛叶、斑蝥等。明清时期,天灸疗法的使用更为广泛,施灸使用的发泡药物更加丰富。到了近代,天灸疗法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护人员及人民群众的接受,每逢三伏天、三九天都有大规模的天灸治疗活动。

1三伏天阳气最盛疗效最好

三伏天灸,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当天气最热的时间,在治疗时机上,正是散内伏寒邪的最好节气,在这一阶段,人体腠理(皮肤毛孔)疏松,经络气血流通,特别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所以,三伏天做天灸要比三九天(冬天)更能补充阳气。

2冬病夏治从补阳开始

冬病夏治是以《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既然圣人都是这样养生,那么普通人更要跟随这种做法。

医院服帖用药

像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病,多数是因为正气虚弱,感受风寒而诱发,而且好发在冬季,所以常被称为“冬病”。在夏季里,在人体腠理疏松开泄,便于药物吸收,中医采用穴位敷贴等扶助正气、祛除机体内伏寒邪,起到“缓治其本”的作用,所以称之为“夏治”。由于久病阳虚,这类人群特别需要补阳以扶助正气。

三伏天天灸有两大温阳补阳之功效

01

消冬病之根

敷贴的药多数采用麻黄、细辛、生姜等辛温之药,以温阳祛寒,驱逐寒邪,以消冬病之病根;

2

补阳之效

采用补法,即在夏至以后,阳气渐去之时,选取肾俞、命门、大椎、膏肓等补肾壮阳之要穴贴上药物,起到补阳的作用。

三伏天灸治疗范围

儿科疾病:

调节免疫、增强体质,支气管哮喘、反复咳嗽、厌食、腹泻、遗尿、汗症等;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虚人感冒等;

运动系统痛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

免疫系统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寒湿性关节炎、荨麻疹等;

消化系统疾病:

胃痛、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肠功能絮乱、消化不良等;

年三伏天灸时间

伏前:07月07日农历六月初四周四

初伏:07月17日农历六月十四周日

中伏:07月27日农历六月廿四周三

加强:08月06日农历七月初四周六

末伏:08月16日农历七月十四周二

加强:08月26日农历七月廿四周五

点击阅读原文跟权威专家一对一沟通,







































怎样才能治愈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济南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cs/5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