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竹,年赴美求学,年至今定居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文/图)
印第安风格的独特建筑
王石曾说过,是中国人的餐饮习惯,让华人很难融入西方的主流圈子。所以,在剑桥留学的日子里,他抛弃了他的中国胃,吃着炸鱼和薯条就轻松融入了剑桥的知识精英圈。然而,在美国生活十多年的雨竹,就像大部分华人一样,至今钟爱中餐,也爱做中餐。烹炸煎炒,熟悉的色香味形呈现眼前,那是感官离家最近的时候。或许美国更多元更包容的环境,让中国的学子和新移民并不觉得“融入”是个大难题,相反,要割舍味蕾对于中国美食的依恋,就如割断一丝与家乡的牵连,才是真正的切肤之痛。(编者语)
中国北部雁门关外小城
——灵丘
早晨的小米熬粥和苦荞凉粉,
放学后的酱猪肘,
庙会上的炸麻叶儿和淤粉河捞,
那是米其林三星都无法比拟的舌尖美味
正月十五闹元宵(网图)
我的故乡在哪里?如果是国际友人问,答案就是——中国;碰到对中国感兴趣的国际友人,那就是——一个离北京不太远的地方,因为他们只知道北上广和香港;如果碰到华人同胞,我会说——山西;若有幸碰到山西老乡,得告诉他们:我的故乡是大同。
其实对大同市我连熟悉都算不上,去过两次,每次都是匆匆忙忙。但是即便我说我的家乡是灵丘,很多山西人也依然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每次被问到家乡在哪里的时候,不管我说的是哪种答案,心中总是默念着:灵丘,灵丘才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才是我的故乡!
记忆经过二十多年的筛选和叠加,灵丘已成为我的一片心灵圣土,一处可以卸下所有负重的地方,一个收藏了无数儿时珍贵回忆的Paradise。
老灵丘火车站(网图)
沙河槽的吃。那一带有许多卖瓜果蔬菜熟肉海菜的小贩,所以,我在河沙槽的画面就是,手里举着酱猪肘子,边走边啃。等走到家,只留下满嘴的油花,和满意的饱嗝。
说起吃,家乡早上那碗热腾腾的小米熬粥那是一辈子都吃不腻的;一碗苦荞凉粉放上几片薄薄的豆腐干,洒上辣椒油,再加上一根儿炸好的红辣椒,那是随时想起来都叫人舌底生津的舌尖美味。虽说现在几乎尝遍了世界各地各种菜系,但也好不过父母做的家乡饭。
灵丘独有的小吃苦荞凉粉(北天狼)
南河滩的玩。这就是那个年代灵丘人的迪士尼乐园!采蘑菇,捡地皮菜,抓小鱼,捞蝌蚪,每每带蝌蚪回家都可以看到他们慢慢长腿,慢慢退了尾巴,然后哪一天招呼不打的就跳走了。在南河滩的林荫路上,我学会了骑自行车,那时还总是会出神地向西望着那连绵一大片的树林子,幻想林子的另一边有什么。后来林子砍光了,河水也几近干涸。有一年回乡,南河滩变成了唐河公园,也很有设计感,但也难免感慨,心中的乐土终成回忆。
北方小城浓厚的民俗文化。那种逢年过节的热闹劲儿,恐怕是中国大部分城市的人都没感受过的。比如元宵节,有游街的花车,街边的旺火,五彩斑斓的礼花,四门斗,满天星,给当地人的生活增添了多少欢乐!
那时家乡的六月庙,棚子总搭在城中心,一出家门就能感受到庙会的气息,香甜的炸麻叶儿,爽滑的淤粉河捞,永远都是我对六月庙的期盼,当然看马戏那也一定是年年必不可少的活动。
老影剧院(网图)
如今身在异国,每当过传统节日的时候就是乡愁最满溢的时刻,感恩节圣诞节总觉得不是自己的节日,而到了中国年却没有欢庆的氛围。因为有时差,还得要早上四五点起床才能赶上和国内过节的家人视频,一起看春晚,一起感受那遥远的年味。
牛仔很忙的美国西北部城市
——拉伯克
分分钟搞定八菜一汤,
这只是中国留学生的一项基本生存技能
夕阳下拉伯克宁静的一角
一直觉得自己是个特别恋家的人,却成了离家最远的孩子。
那一年母亲把我送到北京机场,我拖着重重的行囊,踏上了去地球那边的征程。倒了三趟飞机,历时二十几个小时,只记得满机舱的外国人都隐隐约约散发着奶酪的味道。出了飞机场,天色已深,去学校的路上除了偶尔出现的几个路灯,四周基本都是黑乎乎静悄悄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潮潮的牛粪味,虽然早知道德州的农场多,没想到印证得这么直接。
第二天一早起来才仔细看清了这个西部小城,放眼望去没有丝毫现代感,蓝天白云绿草红瓦房,四周依然安安静静,行人不多,来往的车辆也从不鸣笛,漫步在林荫小路上还有友好的陌生人热情的向我打着招呼。
其实美国大部分的城市都罕见高楼,除了downtown(市中心)会有几座相对高些的银行办公楼之外,基本一眼望去都是一两层的独户居民房。美国市中心一般不住人,一到晚上和周末都是万分寂静,除了一些旅游城市的市中心。
德州理工校园
我所在的拉伯克是个大学城,城里大部分的人口都和这座大学有关系,学生,教授,行政人员,保洁人员……医院也是德州医院。校园很美,保留着近百年的建筑风格,有历史感却没有破败感,内部非常现代化。
曾经过无数次的校园的走廊
我住的是学校附近的公寓,虽说跟其他学生合租,但每间卧室都自带卫生间,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在当时作为学生的我看来已经相当豪华了。
在这样一个安静舒服的小城,接下来的求学生涯让我有了美好的期待。除了吃。
在异乡,饮食历来是个大问题,拉伯克这样的小城市,是没有发达的中餐业的。早晨吃面包,中午吃夹了片肉的面包(汉堡),晚上吃涂了层芝士的面包(披萨),这对于吃惯四菜一汤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简直是灾难。拉伯克有两三个中餐馆,几个日本韩国越南泰国等亚洲餐馆,虽然味道和卖相远比不上国内,但在外求学的学子有个可以打打牙祭的地方已经是感激涕零了。
因有着庞大的畜牧业,德州牛排很美味
由于饮食上资源匮乏,反倒是激发了游子们提高厨艺的信心和决心。其实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在家里几乎从没下过厨房,但都不怕苦不怕难,上网查菜谱,打电话问爹娘,做好饭菜邀朋友来品尝。大家品尝着来自全国各地朋友们的厨艺,互相学习,相互提高。在国外读过书的人炒几个小菜,加上烘培烧烤,中西结合上一桌八菜一汤应该都不成问题。
再说说在美国学习。相较在国内的大学生活,大部分美国大学生的生活还是很紧张的,学业压力重,考试多,经常小组完成项目,然后作报告,非常锻炼合作精神。半夜12点,楼道里一拨拨学生仍在低声讨论问题的场景让我依然历历在目。
学习之余每个学生在校外至少有一到两份兼职,因为大部分学生家里最多可以帮忙负担学费,其他费用就要靠自己挣了。即便是我们读研究生,也都要靠教本科的课程才能拿到奖学金来维持自己的学业和生活。经常每个学期自己修四到五门课,还要每周给本科班上四到六次课。每每到了期中期末都是忙的焦头烂额,又要准备自己的考试,还要给学生出考卷,然后判卷。也因此,一到放假,学生们都爱自驾游,来放松身心。
我也是,每到假期,简单整理行囊,开上那辆破旧的二手福特,就开始了几天的征程,随走随停,去别处感受不同的美景和美食。德州地势极其平坦,一条大路通天边,路上车辆极少,开着车会有时间停住了的感觉。道路两边几乎都保持着原有的生态面貌,置身其中真有种融入大自然的感觉。
辽阔的落基山脉
恍若大雪覆盖的新墨西哥白沙公园
德克萨斯州(英文:Texas):简称德州,是全美第二大州,仅次于阿拉斯加州。首府为奥斯丁。德州最主要工业为石油及石化工业,农业则以棉花及家禽家畜养殖为主。德克萨斯州地广人稀,因为靠近墨西哥,墨西哥移民比较多。
定居美国西南“热情似火”
的州府——凤凰城
城市大了,中餐馆多了,吃不再是问题,
却开始怀念拉伯克的学习生活。
我知道,异乡,终将成为另一个故乡
凤凰城是亚利桑那州政府所在地
毕业后离开了拉伯克,来到了亚利桑那州州府凤凰城。这里几乎半年最高温度不下四十度的凤凰城,有着和拉伯克完全不同的一番景致——沙漠风光,蓝天白云沙石灰瓦房,到处可见几层楼高的仙人柱。空气倒还是一样的好,行人也依然是一样的少,到了晚上也同样是一片寂静。
这里购物生活确实都方便了很多,就连回国都省了很多时间。虽说城市大了,中餐多了,工资高了,房子大了,但总觉得在拉伯克那几年的学习生活是那么珍贵和值得怀念。
一桌家常菜
在异乡飘久了,会慢慢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里,有时候回乡后反倒觉得有少许的不适应,排长队的银行,拥堵的街道,拥挤的公交和地铁都让我有些无所适从,但又自知根子还在这里。离乡多年的游子,故乡他乡都是养自己的地方,故乡永远占着心头那一方。但无论在哪里漂泊,异乡都会慢慢变成另外一个故乡。
色彩斑斓,峭壁险峻的大峡谷
亚利桑那州(Arizona)简称亚省:位于美国西南部,西边紧邻加州,南边与墨西哥接壤,别名叫做“大峡谷之州”以其鬼斧神工的峡谷闻名。除大峡谷国家公园之外,还有许多国家森林、公园和纪念地等,亦有许多印地安保留区。位于亚省南部的城市大多夏季炎热无比,冬季温和宜人。州北部的城市却是夏季气温舒适,冬季时常漫山大雪形成了很多滑雪胜地。南北方正好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使得亚省很是宜居。再加上亚省相对地广人稀,道路平直畅通,又拥有很多半导体产业,使得首府凤凰城近几年来城市发展非常之快。
亚利桑那独有的巨大仙人柱
家乡是个放松的地方,他乡永远是个打拼的战场。只有回了家乡躺在爹娘的大炕上才觉得心没有那么累,睡得才那么踏实,只有在爹娘家才能做回孩子,才能释放出埋藏心底许久的那份纯真。梦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也总是家乡的山山水水,街道房屋,儿时对家乡的印记就那么深深的印在脑子回沟的最深处,永不消逝。无论我在哪里拼搏,在哪里扎根,都会永远带着那份对家乡的热爱,还有那份浓浓的乡愁。
编辑:even、彦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