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部分地区气温回升,连续放晴。不少朋友嗓子疼痛、眼干上火,以为感冒了,就乱吃感冒药。事实上,这是秋燥在作怪,要及时调理饮食,控制燥证。那么,什么是秋燥?秋燥有哪几种?秋燥有什么危害?得了秋燥怎么办?今天,借国医大师朱良春对治疗燥痹的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些防治秋燥的有关知识。统合内外燥病因观独尊“燥甚化毒”说燥者,有外燥、内燥两种。多数医家认为干燥综合征以内燥为多。《内经》有云:“燥胜则干。”后人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指出:“诸色枯涸,干燥皴揭,皆属于燥。”人身素体之阴液不足,或久病劳伤、术后、产后,阴精受损加之年高体弱或失治误治等,均可导致津伤液燥,诸窍失却濡养,而生内燥,阴虚液亏,精血不足,清窍失于糯润,病久瘀血阻络血脉不通,累及皮肤黏膜、肌肉关节,深至脏腑而成干燥综合征。然燥邪之致病最有季节性,秋分以后,燥金主事,人经过下月炎蒸,液为汗耗,脏腑粘涸,致使水竭津枯,易于感燥,或岁运正当燥金司天,亦易感邪,此也见外燥。朱良春国医大师诊治干燥综合征,推崇近代中医大家冉雪峰“燥甚化毒”之说,认为此病之燥,虽有燥证之象,又非外感燥邪或某种因素直接所致,实乃燥邪日盛,蕴久成毒,煎灼阴津,伤及肺、胃、脾、肝、肾等脏腑,伤津伤血,乃致关节、经络、肌肤不充、不荣、不润、不温,故口眼、皮肤黏膜干燥,甚者并发关节或肌肉疼痛。强调中西配合协同增强疗效目前,西医治疗干燥综合征主要是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症状,阻止疾病的发展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如眼干予人以泪液滴眼;有重要脏器损害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氨甲喋呤、环磷酰胺等积极控制病情。西医西药的即刻疗效和端起疗效的优势是明显的,是中医中药所不及的,但是西药也有不少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出现骨质疏松、无菌性骨环死、诱发或加重感染等。当减量和停药以后,常常会发生病情波动反跳,再次使用时,由于耐药性而疗效降低。而中医中药起效比较缓慢,但其优势是能长期服药,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没有或很少。怎么样将中医药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更有效地运用于治疗干燥综合症呢?这是我们临床需要长期探索的一个课题。早在年,朱良春国医大师就提出了中医辨证要结合西医辨病的主张,认为宏观辨证用药与微观辨病用药不应该是机械地两者相加,而应是有机配合,从整体出发,方能重新建立起机体“阴阳平衡”状态:1、相互配合。如眼干症状明显者,短时予人工泪液滴眼可以迅速缓解病情,而远期疗效则予中药治疗。2、减除西药的毒副作用。如在用西药治疗期间出现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血细胞减少等,加用中医药治疗后,能较快地减除上述毒副作用。3、协助西药减停,预防西药减停后病情反跳。持续用中西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能协助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的减停,甚至可以逐渐停用西药而保持病情稳定。当然,如何减停西药,何时减停,需因人因症而宜,不可贸然停药,以免病情反复或加重。顾护阴液之根本治本尤甚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肾阴又为一身阴液之根本。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精血相互转化,故滋养肝肾之阴、补益精血乃治其根本之法。肾阴渐复,则肺胃脾之阴亦充。朱良春国医大师喜用大剂量生地黄、山茱萸、女贞子、墨旱莲、生白芍、枸杞子等滋养肝肾之品,虚热盛者,则再酌加知母、玄参、白薇清热润燥。在滋补津液的同时,不忘兼顾气血,常加生黄芪、当归、鸡血藤等,使气血充足则津液自承。脾胃乃后天气血津液生化之源,故甘淡实脾阴、肝寒养胃阴即成为治燥痹的又一条思路。干燥综合征不同于一般的内燥证和顽痹证,亦非实火亢炽,治疗中所见之阴虚诸象,也与一般阴虚证不同,如以滋阴补液之常法治疗,恐颇难见效。盖燥之所成乃津血之枯涸,而津血之枯,又关于脾阴,朱良春国医大师喜用沙参、山药等既补脾气、又补脾阴之品,且能养阴润肺、生津止渴。同时还常大剂量使用石斛,取其既可清热生津、滋养胃阴,又具治痹止痛之功,考虑干燥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关节疼痛,此处用其可谓相得益彰。如见口苦口秽、大便干结,伴有肠胃湿热明显,方中还常用蒲公英,该药干枯,性寒,能化热度,擅消痈散结、排脓治痢。在“淡养脾阴”中除注意补脾阴、养胃津外,还注重调畅中机。脾胃气机通达,运化功能正常,则津液自然生化充足,故常加用麦芽、玉蝴蝶、决明子、瓜蒌等行中气、通腑气之品,以促气机通调。燮理阴阳重培本虫草搜剔治顽疾临床上类风湿关节炎与干燥综合征并发者(或继发),或禀赋阳虚气弱,或病程迁延日久,阴液亏虚,阴损及阳。可见阳虚津凝,经络痹阻病症。临床以口咽干燥,体倦神疲,畏寒怯冷,关节肿痛不温,舌体胖大,舌质淡嫩,苔薄,脉细无力。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互根”乃是生命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人体脏腑百骸生化之源,皆有赖于肾中真阴(水)、真阳(火)两者的对立统一。干燥综合征固然以阴津亏虚、燥热内生为主,用药多甘寒凉润,仍需遵“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之理,取“阳生阴长”之妙。治宜益肾培本,燮理阴阳。常用生熟地黄、麦冬、女贞子、墨旱莲、仙茅、仙灵脾、干枸杞子、鸡血藤等。旧病多虚多瘀,病久邪气入络,由气及血,气虚致血脉运行不畅而致血瘀。燥热伤阴,炼液为痰,津血暗耗,血行涩滞不畅而致痰瘀,其中脉络瘀阻是燥痹的重要病机。故干燥综合征患者多伴有关节疼痛症状,治宜养阴润燥、祛瘀化痰、蠲痹通络。常用当归、赤芍、鸡血藤、麦冬、天花粉、核桃、红花、生水蛭、炮山甲、地鳖虫、威灵仙、穿山龙等养阴润燥、活血通络止痛之品。(本文选自《朱良春益肾蠲痹法治疗风湿病》)朱良春(-)国医大师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后又师从前中央卫生部中医顾问章次公先生,医院院长。年7月,国务院颁予政府特殊津贴证书。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年获首届“国医大师”称号。国医大师朱良春互联网学术传承工作室已在“就这看”国医网正式上线,扫一扫下载APP,体验国医大师级的诊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