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脱发(简称脂秃)又称早秃、顶秃等。它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引起的一种脱发,多发生于成年男性,但近些年来女性患者人数有增加的趋势。
脂溢性脱发分两类:干性脂溢性脱发和湿性脂溢性脱发。
1
病因、症状和用药
一
中医对脂溢性脱发的认识
脂溢性脱发属于中医学“蛀发廯”或“虫蛀脱发”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出去往往以血热风燥为主,病久不愈,则可出现血热风燥之症。
此外,脾胃虚热、循经上雍也可导致本病的发生。辩证为以下两种类型。
血热风燥
辩证平素血热之体,复感风邪,御酒转而化燥,进而耗血伤阴,阴血不能上潮巅顶荣养毛发,毛根干涸,故发焦脱落。
表现:病多初起,毛枯燥黄,头发多白屑,舌红,脉数。
治则:清热凉血、润燥止痒。
湿热内蕴
辩证:患者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及酒类等导致湿热内生货地处潮湿,外受湿邪,湿邪郁而化热,湿热上蒸巅顶,侵及发根,气血运行不畅,致毛发失养而脱落。
表现:湿热外溢则头发油腻。头发潮湿,状如擦油或水浸,甚则数根头发彼此粘在一起;鳞屑油腻呈橘黄色,难涤除,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濡数。
治则:清热利湿,去脂护发。
二
发病原因
导致脂溢性脱发最直接的关键原因在于脂溢性皮炎皮肤中有些成分如油酸、亚油酸、角鲨烯等过量时对毛囊有毒性作用,导致毛发中毒、枯萎、脱落。
实验表明,将含有这些成分的油脂涂到动物的皮毛上就会引起毛皮大量脱落。
脂溢性脱发于脂溢性皮炎有直接关联的证据之一是,人体皮脂分泌于气温高低有关,气温越高皮脂分泌越多。
另外,脂溢性脱发与头发结构、遗传、年龄、坏境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三
临床表现
患者以20~30岁的青壮年男性居多,往往有脂溢性脱发家族史。女性也可发生,但较为少见。
病程缓慢,发展、范围、程度常因人而异,时好时坏,可持续多年不变,也可短短数年达到老年脱发程度。
脱发常从前额两侧开始,逐渐向头顶部延伸,头发逐渐变得稀少纤细,柔嫩无力,失去光泽。前发际线从两侧后退,形成俗称的高额。
也有部分患者从头顶开始脱发。本病长发生于头部,胡须忌其他毛发不受侵犯。通常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发生脱发。
干性:症状是整个头皮不断产生干燥的小鳞屑,呈糠秕状,易于脱落。脱屑后皮肤轻度潮红,伴有脱发。
湿性:成片状油腻性黄色鳞屑痂,有渗液。头发瘙痒,胸闷、口苦、食欲不振,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头发逐渐细软、稀疏、脱落。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
四
辅助检查
(1)头发的牵拉实验:本实验呈阳性反应。
(2)头发皮肤微循坏检测:脂溢性脱发头部皮损区的微循坏血流量明显减少。
五
用药原则
西药:主要是减少油脂、促进头发生长的药物。口服药物有维生素B,半胱氨酸、维A酸等,还可以外用米诺地尔和维A酸擦敷头皮,可以减少脱发,促进毛发再生。
中药:以凉血、润燥、健脾、利湿为主要治疗原则。
2
食疗药膳调养
一
推荐药材及药膳
侧柏叶
推荐理由:凉血止血,生发乌发。适用于血热风燥型脂溢性脱发
建议用量:6~12克
食用叮咛:苦寒泄降个,脾虚泄泻使其禁忌。
墨旱莲
推荐理由:凉血,止血,补肾,益阴。墨旱莲(旱莲草)在中医生发古方中使用频率极高,是乌须黑发、生长毛发的药物。适用于血热风燥型脂溢性脱发。
建议用量:每次3~15克。
使用叮咛:脾虚便溏者忌用。
地肤子
推荐理由:清热利湿,祛风止痒。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脂溢性脱发。
建议用量:3~10克。
使用叮咛:脾胃虚寒者忌用。
白鲜皮
推荐理由:清热解毒,祛风除湿。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脂溢性脱发。
建议用量:6~12克。
食用叮咛:性苦、寒,虚寒者慎用。
胡萝卜
推荐理由: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A对于维持上皮组织的正常功能和结构的完整,促进头发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建议用量:50~克。
食用叮咛:烹调胡萝卜时,不要加醋,以免胡萝卜素损失。另外不要过量食用,大量摄入胡萝卜素会令皮肤变成橙黄色。
菠菜
推荐理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还富含铁,它们对调节脂肪及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分泌。刺激毛发再生有重要作用。
建议用量:50~克。
食用叮咛:生菠菜不易与豆腐共煮,以免有碍消化影响疗效,将其用沸水焯烫后便可与豆腐共煮。
莴笋
推荐理由:富含维生素E,可抗衰老,促进细胞分裂,是毛发生长。
建议用量:~克。
食用叮咛:焯莴笋是一定要注意时间温度,焯的时间过长、温度过高会使莴笋绵软,是去清脆口感。
土豆
推荐理由:富含维生素B,对调节脂肪及脂肪酸的合成,抑制皮脂分泌,刺激毛发再生有重要作用。
建议用量:~克。
食用叮咛:凡腐烂、霉烂或生芽较多的土豆,因含过量龙葵素,极易引起中毒,一侓不能食用。
长按下图识别白癜风早期症状及治疗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