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补肾中药
中医学将具有补益身体作用的药物称为补益药,俗称补药。它是以补虚扶弱,补益人体气血阴阳虚弱的病理偏向为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虚证的药物,所以也俗称补虚药。
按照中医的理论,人体虚证有脏腑、阴阳、气血的不同,所以有补心、补肝、补肺、补脾、补肾的区别,其中又各自有阴阳气血之分,自然补益药也就可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几个大的类别。以下再加之五脏的不同,这样补益药也就越分越细了。
但是,由于中医学把人体看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人体的虚证多表现为整个人体的症状,加之"肾为人体生命之本",所以,肾虚证就成为各种虚证的共有表现,补肾药物也就成为整个补益药的基本用药了。其中补气药、补阳药、补血药主要适用于虚寒证,药性偏温;补阴药主要适用于虚热证,其药性偏凉。从五味来讲,"补药多甘",故多为甘味。需要指出的是,补虚药不等同于人们常说的营养品、强壮药,它也是根据人体阴阳虚弱的不同,补损益盛,调整阴阳,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使用。以下仅介绍一些临床常用的补肾中药。
本期为大家介绍常用补肾中药墨旱莲与女贞子。
墨旱莲
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地上部分。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等地。
甘、酸,寒。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1)肝肾阴虚证。本品甘酸性寒,功善滋补肝肾之阴,多用治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可单用,如古有单味药的旱莲膏;或与其他滋补肝肾之品配伍,如《医方集解》二至丸,与女贞子同用。
(2)出血证。本品性质寒凉,既滋阴清热,又凉血止血,常用于血热或阴虚血热所致的各种出血证。单用有效,或鲜品绞汁,或干品水煎。亦可与生地、阿胶、白茅根、蒲黄等滋阴凉血止血之品配伍。鲜品捣烂外敷,止外伤出血。
煎服,10~15g。
女贞子
为木樨科植物女贞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等地。
甘、苦,凉。归肝、肾经。
滋补肝肾,明目。
(1)肝肾阴虚证,阴虚内热证。本品味甘性凉,善补肝肾之阴,为清补之品。治肝肾阴虚所致头晕目眩、视物昏花、须发早白、腰膝酸软等症,可单用泡酒或熬膏服用,或与其他滋补肝肾之品配伍,如《医方集解》二至丸,其与墨旱莲同用。我们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实践中,常以二至丸配合其他药同用,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本品甘补苦泄,功能滋阴退虚热。治阴虚内热症见潮热,心烦,常与生地、熟地、青蒿、地骨皮等滋阴退虚热之品配伍。
(2)视力减退,目暗不明。本品滋补肝肾而明目。治肝肾亏虚所致的视力减退、目暗不明之证,常与熟地、枸杞子、墨旱莲等补肝肾明目药配伍。
煎服,10~15g。
文章来源:《张大宁谈肾病与肾保健》
编辑校对
常泰然
责编
陆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