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白癜风光疗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30929/4265585.html
丁亮
素材
安安、明明
编辑
爱知家幼儿园
图源
「童」的前世今生
儿童的“童”,我们觉得是年纪上的小孩,对不对?童年、儿童都是小时候。其实你会发现在古代“童”的年纪可能很大。“童”的甲骨文上面是一个“辛”,“辛”是一个犯罪的象征。古代的男性犯了罪叫“童”。犯了罪以后被充公去当佣人,当奴才,所以这个“童”其实是童仆的“童”。那个“仆”和朴素的“朴”是一样的,头上也有这个“辛”。女子当奴仆就叫做“妾”。现在讲起来妾的地位好像很高,实际上在古代妾的地位就是女性佣人,是地位非常低的女奴。“妾”的古文字上面也是个“辛”。所以古代讲童仆的“童”,指的不是儿童的“童”。但是慢慢地发生了转变。这种犯了罪的人,他可能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不懂、他不会,他犯了罪就是被抓去,然后变成了奴仆。后来就是用一些年纪比较小的小孩当童仆,当书童,在读书人旁边帮忙做点事。到最后这样慢慢转变,童仆大部分是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尊重孩子的生命元气
《易经·蒙卦》里面讲的“匪我求童蒙“。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对于那些我们不知道和不懂的人,不要主动地去要求他,期望他。”把童蒙的“童”的转换一下,我们大人对自己小孩要怎么办呢?你等在那边,他有需要,有问题了,来找你。他来找你的时候,你教他,启蒙他。因为他来找你的时候,是从他蒙昧当中的那个元气生起,引导他往哪个方向,他想要怎么样,他不知道怎么办。他来问你:“爸爸,我现在想要做一件事情,你能不能帮我?“我们要怎么做呢?那时候你说:“好,你想要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这样跟他对谈的时候,他就慢慢变清楚了。是他主动的,不是你看到他在那边弹钢琴不错的时候说:“哦,你可以成为钢琴家,好,我要好好栽培你”。他生命的元气未必是要让他成为钢琴家的,你是拿一个社会外在的名分、功利去设定他。强加?摧毁?
事实上所有的老师跟学生的教学关系也都是这样。老师不能主动教学生,一定是学生来问老师,所以“无往教,有来学”。也就是孔子讲的“子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隐藏的道理,就是“你所欲,施于人”,这个是不行的。因为你关心他,你爱他,你就将一些东西强加在小孩身上,那是会出严重的问题的。因为你会破坏那个小孩的元气。人就是一个元气,你强加在他身上一些东西的时候,它的元气会被你摧毁。他会失去生命的主动性。所以《易经·蒙卦》说“匪我求童蒙”,就是这个意思。父母和老师要做的准备
如果你是父亲或者母亲,你是老师,你要怎么办呢?我们要做好准备。准备什么呢?他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他来找你的时候,你会不会帮他?我常常观察到的,包括我自个儿常常是这样:你要帮你小孩做的那些事,其实他根本不需要;他需要你帮忙他,他来找你的时候,你没能力。他的道路上产生了问题,他来问你的时候,你不会。所以你的小孩就会离你越来越远,很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