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防护帮你消除便秘的难言之隐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m/50354.html
《因果病象析论》《因果病象印证》《因果病象印证之新注解》三本天降善书合刊
因果病象析论目录恭接《因果病象析论》玉旨金阙御史王天君 降玉诏地藏王菩萨 降 序观音菩萨 降自序第一篇 析论「业债牵缠初始之现象」第二篇 劝「正信因果」第三篇 聋哑今生多苦果皆为恶口道无存第四篇造因最要前因解众善护持得好音第五篇 菩萨慈悲施仁悯 闻声救苦佛熙披第六篇 因果业报轮回转 醍醐灌顶悟遵行第七篇 师生对答一番话解业良方信不讹第八篇 精神错乱无边苦 开示形成有远因第九篇 莫名病症牵缠久脱苦良方慎莫忘第十篇 淫业造成遗后患 人生苦病竟无休第十一篇 恶灵作祟无时在 异象由来最可惊第十二篇 体质异常筋骨痛 早修解业免拖磨第十三篇 幻象犹疑心不定 须防魔祟乱灵神第十四篇 多行不义招因业 无妄之灾自省思观音菩萨 降圣示拱衡堂堂主跋恭接助印功德玉旨恭接《因果病象析论》著书玉旨昊天玉诏本堂主席关恩师 登台圣示:恭接玉旨颁临金阙御史王天君 降诗曰:轮回苦海苦无休。庶子沦沈实可忧。降赐真诠凭启度。慈悲大愿驾慈舟。圣示:玉诏宣读,神人俯伏!钦 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金阙,上掌卅六天,下辖七十二地,统筹天运化育,无时不以苍生是念。兹尔懿敕拱衡堂,短短期间普化业绩斐然,协助代天宣化,救渡苍生,功不可没。再为大道普化计,将因果轮回所牵缠之罪业,如何影响后天命运及身体之理论,公开阐述于世。朕特敕旨,命懿敕拱衡堂由接旨日起,为期五个月著作「因果病象析论」,由南海观音菩萨为主着仙佛,命勇笔王奇谋为主着正鸾。愿尔神人,全力以赴。钦哉勿忽,叩首谢恩。天运戊辰年五月初五日地藏王菩萨 降 序嗟夫!人间有如苦海炼狱,煎熬及苦磨一波又一波,无休无止。何以故?前因造而承后果;消前因,又造新因,关键就在因果也。何谓因果?凡诸一切行皆为因,凡诸一切受是为果。轮回者,因果之未了所产生,亦为因果具体形式;换言之,欲超脱轮回,必须了因断果。否则,有因必有果,轮回则如影随形,牵缠不休也。凡人不信因果,不知造善因而得善果,反频造恶孽之因,而承受冤怨之报。不思反省,未能开悟,一旦遭受苦磨,动则怨天尤人,亦有自暴自弃,诸此种种,承受前因之余,并添新因,则后果倍加不堪设想,悲夫!世人胡不深思?幸上天慈悯,怜世人灵性蒙昧不明,降旨丰原懿敕拱衡堂,开着《因果病象析论》一书,并由大慈大愿观世音菩萨主着。则是书之着,洵为救苦救难,解脱因果缠扰之圣书也。有此圣书,世人阅之自有以明悟何谓因果?因果又如何产生人世间诸般之苦磨?进而有助解脱牵缠。际值著书之初,吾悲悯之宏愿,甚愿世人无再受因果轮回之苦,特施感应:凡能以财施助印,利圣书之普化。凡能劝引他人施财助印以利圣书普化。凡能身体力行发心流通圣书以利普化。凡能劝勉他人流通圣书以利普化。凡能讲解圣书,以启悟他人向善。以上功德,求吾解化冤业,吾格外施恩,将照会地府办理。甚愿世人能得此宝贵之因果圣书,珍而重之,切莫以一般吟风弄月之杂咏视之,则受福多矣!亦世人之幸也。地藏王菩萨序于丰原懿敕拱衡堂天运戊辰年五月十二日观音菩萨 降自序试观世人之受苦,或身体病痛,或恩怨情仇,甚有自身悒结不解,尤有为名利而用尽心机,似入愁城等,均在造因承果之中。漫言身体病痛乃人吃五谷杂粮,凡体自有病菌之侵蚀所致。但若深思,若无受苦之因,为何会吃下造成病苦之物而成果。设若无业因,何以故身体有莫名之病痛?甚至有人明知病因,而不能根治,诸此种种,尽在因果之牵缠也。当然并非一概之人世事,尽为因果牵缠;有牵缠之果,始为有因。深入的解说,一个人的运数兴衰主宰成败,何以有人行福运诸事顺利,何以有人偏多不幸之运,亦在因果形成造善因得福报,当然多得助力而诸事顺利,福运亦是因果形成;反之,不幸事亦是恶孽之因果造成。上天降旨赐着《因果病象析论》,命吾开着,则是要阐明因果所产一诸般之现象,以启悟世人明白因果施与受之间差别所在。进而劝化世人,齐趋善果所在之善因;切莫受制于恶果之中。吾膺此重命大责,除衷心为众生之能得机缘,有启迪如座右铭之圣书而幸外,更愿世人能得阅书而觉而悟,从此明澈「因果」牵缠之可怕。而欲脱出如此可怕有如梦魇般之因果牵缠,唯有以造善因得善果,乃唯一之良方也。著书之初,感谢地藏菩萨之为圣书特施感应,吾亦有大悲愿以勉世人: 一、为众生解一切病苦。 二、因果牵缠业障。 三、灵性受阻障不安。 四、重业夙累不休。 五、闻声救苦,随应减半罪业。凡有众生能助圣书之普化功德者而祈求,吾将本「大悲愿」之力以随应。甚愿书之着,众生襄助,得沐天恩。并以此为书之自序。观世音菩萨 序于丰原懿敕拱衡堂天运戊辰年五月十九日第一篇 析论「业债牵缠初始之现象」观音菩萨 降诗曰:凡事无风不起浪。有征即兆慎为防。牵缠业债千般苦。明悟堪期免作忙。凡事无风不起浪,空穴岂有来风?是以故,事生之前必有征兆,只在你是否有够细心详察而已。察事之先,免事后之苦,古有明训也。业债牵缠,其苦万般,其烈如火燎原,但事先必有警讯,如果能得明悟此一警讯,则何患不能解消。语云「欠债还钱」天下无不可解之事也!吾开着《因果病象析论》之初,首先说明此现象,以启悟世人。大略业债可分为:前世业、夙累业,及轻业、重业等。当然,各业债之中,又可区分淫业、杀业、口业…等。但,在此不周详区分解释,仅就前夙轻重之分而作析论,盖其间区分之牵缠初始警讯,大同小异,一理通,万理澈也。「前业」即前世所造之罪业,牵缠讨报之初,均为当事者开始,以迥异日常言行作祟。浅言之,某人日常生活并无逾越,前业将缠之际,必有令其言行怪异之征兆可观察。如不能警醒,业债牵缠讨报也。「夙业」即几世累积之罪业,因素不一,乃不能隔世讨报之业。牵缠讨报之微兆,大多由亲近之人作警讯对象。如父母、妻儿,甚至兄弟姊妹;当然,警讯之对象,或多或少均与当事两方有因果牵连。「轻业」乃较轻之罪业,并且是为前业,牵缠讨报亦为当事者开始。其征兆多为梦示,或病痛。若无警醒,业债讨完为止。「重业」繁复而麻烦,不定是前业或夙(sù)业均有可能。牵缠之初,警讯之征兆亦不定是由当事者开始。但必定有一现象,即重业将要牵缠之际,当事者所属之家运必败。由上的说明,将有助于明了日常间的遭遇是否有着业债的牵缠,甚至由警讯中也可区分出是造何业因。比如说:多有恶灵显现兆示,多属杀业;言语失常,或为人际关系莫名其妙损败,将是口业;色相显示,婚嫁之不顺,包括已婚或未婚,均有可能是淫业。什么样的业因,会有什么样的征兆,这是点示的征兆,是轻易可以化解的现象。但如果征兆不明,缠扰扑朔迷离,则这种情形的业债,将不好化解,很可能牵缠的结果,令人损害惨重,切宜特别当心防范。遇此情形,最好能够力求化解,莫使缠上了,摆脱即不容易。在此吾先略述更概,作开章明义的讲解,往后每篇吾将会逐一举例析论。甚愿世人能够多加研阅,参悟因果轮回中业债牵缠的情形,那么因果病象就不会带来很大的困扰,使你们能善用有用之身。第二篇 劝:「正信因果」观音菩萨 降诗曰:前业今承果与因。牵连祸福事详臻。明明鉴察无私报。苦口谆谆劝庶民。因果之牵连广阔,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尽;甚至可以说,日常间任何一个动作或意念,都可能产生因果。这不是玄虚不可测的空洞理论;若无因果报应,目莲尊者何苦打破地狱门救母?因果的作用,是赏善罚恶,至正无私的一个定论,也是具体的实践;当然,人生也是因果所贯穿,才会有如今这个人类的世界。截至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可以肯定人际间关系,是怎样连系。产生,生灭过程没有具体的答案。只有「因果论」可以作代表性的理论及答案。所以世人切要明白这一点:「因果」无时无刻都存在你们的左右,只有明白它,体会它,才能打破它的束缚,才能解脱它的力量牵掣,使灵性永远跳出它轮回所产生的吸引力。但是,并不是要你们怕因果,怕它的吸引力,有因必有果,知头好收尾;想要抗拒它,就必须熟悉它。很多陷入轮回中,就是因为对它不熟悉,才会很容易的掉入它的漩涡中。这些话的目的,是要你们明白「因果」对于人的重要,慢慢的研阅下去,从本书中体会出一点心得,逐渐的减轻它的束缚力量;更希望从此摆脱它。第三篇 聋哑今生多苦果,皆为恶口道无存观音菩萨 降圣示:吾奉旨着造本书,为要妥切而适用之析论出因果现象,故拟采取多元化之体裁,或由吾自以问答式,或以主着正鸾提出问题由吾答示分析,甚或以事实之案例来析论。题材变化,不但可免于枯燥,容易吸引读者之阅兴,更可广为包罗,谈论触角延伸。勇笔:菩萨如此圣示,先容弟子请教一个问题:今生聋哑是何因?菩萨:今生聋者,前世必造有闻法、闻道,心怀不信之因;或是父母训言,马耳东风,不受教之人,均为前因也。哑口者,或谤道,或恶口骂辱双亲者是。勇笔:然则受此苦果欲解有门否?菩萨:有!但机率不大。造因轻,解则容易,造因重,恶果难解。解法者,造如是因,补如是行,恒必有应。勇笔:意思是聋者改过,闻道信受再劝人向道以解前因;哑口者,阐道之妙,以渡人向道以解前业。然则既已聋哑,如何渡人、阐道?菩萨:耳不能听、口不能言,却有文字因缘可结;以书阐道、渡人岂非可行。最后,以自身之受,析解因果报应,以作惕人,则更为解业之上策也。勇笔:再请教菩萨,造因之果报,有者非先天性。聋哑者,亦有后天形成,这个征兆是否可预先侦知,以及如何预防?菩萨:当然可以!造了聋哑报的前世因,在人之初生时即果报形成者,是比较难解。可是初生时正常,果报未形成者,在果报须施行时,会有一些症状让你去察觉,比如梦示他所造的前世因情景,或者有实际情形让他有机会去体察;不过,这些现象都会直接在当事人身上发生,能不能察觉,那就需视当事人的造化了。当然,有更多的施行方法是以染病而遂行果报的目的,这个就更加容易去防范了。勇笔:还请菩萨详细解释。菩萨:当一个人生病时,这个病有可能导致聋哑的后果,那么,就可以一方面治病,一方面预先实行解因的功德,双管齐下,不是很有机会避开这个果报?勇笔:果报可以避开?那岂非不是注定?再者,病情虽有可能导致聋哑的现象,假设结果不会,那岂不是又白忙了?菩萨:此言差矣!果报的注定,是以何因成何果,至于能够避开,那是因为有了功德成了替代。也就是说,造功德解除那个恶因。吾举例:你欠人一笔钱而逃到国外,逍遥很久,最后却又与债权人碰上了,你是不是要还人钱?纵然,国度不同,律法有异,你逃过了法律的制裁,可是债权人的讨债方式,也有可能迥异于正常的讨债方式。你如果要安然度过这一种情形,是不是你必须要让他心甘情愿的放弃这个要债的心念,比如说有恩于他或他的亲人?勇笔:弟子明白了,因果也是如此。你造了因,这个果就绝对跑不掉,可是你也能以别的方法去偿还这个因,并不一定有必要以什么方式去偿还。菩萨:就是这样!一旦造下业因,你就必须还,只不过受果的方式可以改变。第四篇造因最要前因解,众善护持得好音观音菩萨 降圣示:世人受苦难,拖磨不休,那就是业因作祟;人生苦海,也是许多恶因形成。悲于世人沉浮苦海不能自拔,每每闻声救苦;但人间苦,苦几多?正本清源,从头救起。世人能明悟「因」之可怕,慎而勉之,可免无限后患也。勇笔:菩萨大慈悲,人尽皆知。容弟子请教,小儿麻痹症如何形成?菩萨:破坏路、桥的恶因,或是造了很多祸患不能根除的恶因,才会受到残障的果报;这一类果报,大多属于不利于人的业因形成。勇笔:这病症也是有先后天之分,那解法是否也跟前篇所述一样?菩萨:然也!勇笔:那么后天形成的果报,是否也可以预先防范:若然可以,其征又如何?菩萨:也可以!形成这个果报的先征,许多是恶梦连连,甚至在恶梦中会呓语出自己的恶行前因。勇笔:是了,每一种果报的形成之前,旁人若发觉,是否可以对他有所帮助。菩萨:可以!问题在于当事人是否肯接受正确的指导,而行功立德解前因。勇笔:如果是在果报已成形中,换句话说是已经受报。而这种残障病,在目前医学上仍属很难痊愈的。请问菩萨,是否仍有解法可免除残障的痛苦。菩萨:当然也有。不过,预防胜于医治,也就是说,预防较容易,医治较困难。勇笔:那岂非过于残酷了?菩萨:造因的时候,有可能你加诸于别人的,比你受报时更残酷。勇笔:较困难并非绝望,有一线之机,还请菩萨明示,总有希望。菩萨:聋哑症,解了前因之后,如果能度百众,三年不退,得壹佰果,生福慧灵神如脱胎换骨,其症可消。这是以度人向善的功果为原动力,因为众善其力转输于一个人身上,可以激发人身及灵神的潜在力相契合,突破障碍。勇笔:那么肢体残障也一样呢?菩萨:原则相同,最好再加上身体力行的实践,则更有帮助于复健。也就是说,以残障之身,奔波度众,众善护持,则更有奇迹显应,解脱困苦束缚凡身。第五篇 菩萨慈悲施仁悯 闻声救苦佛熙披观音菩萨 降圣示:吾虽早证佛果,但不愿居佛,乃因世人尚苦,吾恻隐难忍,四大宏愿,救渡众生之苦楚。但,芸芸苍生,几许能体仙佛之慈悲,言者谆谆,听者渺渺,良可悲叹也。阿弥陀佛!勇笔:菩萨仁悯,四大宏愿;南海古佛之圣号,早已人尽皆知,但每下显应救苦仍是观音菩萨。善慧之人,应由此可体会菩萨之仁慈救苦。哦!对了,弟子想请教一个问题;菩萨仁悯如此慈悲,如果有因果病之人,发愿以本《因果病象析论》一书之助印、流通、讲解、劝化、度众之功德,是否可得菩萨之殊恩,破格庥(xiū)佑,解除因果病症?菩萨:问得好!吾既承上天赐旨,开着因果书,当然有方便赐准解除因果病。一般印赠善书之功德,除助道推行,度众向善之功德,今吾再特准以因果书解因果病,凡有因果现象不能解者,均可呈案,吾自有方便感应也。勇笔:如此好消息,弟子公布世人知道,会不会增加菩萨困扰。菩萨:不会!不过吾特别声明,因果有定律,替代亦有定律,吾并不能违背天律,只能在可能范围赐予周全感应。第六篇 因果业报轮回转 醍醐灌顶悟遵行观音菩萨 降圣示:著书以来,吾接到各地有缘佛子,及助道善信之呈疏立愿,以求化解冤业牵缠之因果报,吾心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则,助道有人,书之普化层面愈加广阔。忧者,尘世间「因果报」之冤业似已愈演愈烈,实值深忧也。勇笔:菩萨悲天悯人,以众生是念,言词间可见一斑。然则,果报既属天律,有无趋避之良方?菩萨:「因果报」乃是一种业力的牵掣;亦即是「因」随轮回转,而产生的力量促成「果」,所以趋避之法,唯有「慎因」,取其无因即无果。不过,这只是最消极的一种方法。因为,既生为人,「人」即乃灵性溶入假体,而假体又需依赖五行生存,五行衍化,自会产生许多诱因,亦即是,人很容易造因。是以故,唯有以积极的「广结善缘,多立善因」,以备尔后不慎造下恶因之时,有以弥补之,才是最为上策。勇笔:这是理论,但在过程中如何实践,以及趋避。也就是说,如何来减轻业力的牵掣,使它们减低至最小的干扰。菩萨:这有很多种方法,比如说修立善功德回向;当然,一般人不知道「因果」的真义,无从得知;但是,未雨绸缪,修善功德就回向消业,无形中解了业债的牵掣。因为「业债讨报均有时限,时辰未到,它们不可讨报,平素未受它牵缠的时候,就回向解业,是趋避之上策。另外,受业债讨报时,如果能发心立愿而实践,不论何种善愿,对于解业亦是很有效应]。最后,更有一招杀手可使,那就是求修大道,立愿持斋。勇笔:求修大道,立愿持斋可以解业?尚请菩萨述分明,启弟子愚冥。菩萨:因为求修大道,必有魔考、道考,诸般考验,「天律明定,凡诸考可代业债讨报」。则求道受考,过关有成,又可消除业债,是一举两得,何乐不为?而持斋,乃发心不杀生、不伤生,以此仁德之愿,化解冤业刚酷之气,正合「以柔克刚」之理论,焉有不成之理。第七篇 师生对答一番话,解业良方信不讹观音菩萨 降圣示:「因果病」大致区分为「精神」与「身体」两种,亦即是有形与无形之区分。而「无形」尤胜于「有形」,亦即是无形之因果病较为难解也。勇笔:弟子深有同感。根据弟子十数年来为善信呈办因果冤业之事件,综合心得之结论,亦是如此。唯其中例外者,少之又少,但既有例外,则必有其因缘,是否可请菩萨开述!菩萨:当然可以。所谓例外者,其中有发愿和解,冤业离去,因果无形病症不药而愈,这当然不用解释。但,另外尚有不知不觉不药而愈者,这就有加以详细解说之必要了;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形。其一,因为业债讨报的期限到了,它们必须离去,而受缠扰者的症状,全部是因为业债的牵掣所造成,所以,它一离去,症状不药而愈。其二,是受缠扰者元神抗力增强,驱逐或暂时压制了业债的牵掣力,所以不药而愈。勇笔:菩萨所说的第二种情形中,请问如何增强元神抗力而暂时压制了业债的牵掣力?是否意味着尚有后遗症?菩萨:增强元神抗力方法有数种:「静坐」、「诵持真言、神咒、经典」以及求得「仙佛加持灵神」等均是。而暂时压制业债会有后遗症,因为元神加强,对假体肉身的主宰力也更巩固,业债不易侵扰,转而有形之干扰或祟运,这些都是后遗症,只减轻而已。勇笔:这岂非挖东墙补西墙?菩萨:倒也不尽然。这不但减轻,也是逐步化解,因为从无形转化到有形,就能够对症下药。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能够说毫无益处吗?勇笔:说得也是。感谢菩萨开示,弟子有如茅塞顿开。不过,弟子有一愚之得,想请菩萨圣裁。菩萨:说来听听。勇笔:菩萨与弟子奉旨著书,书名《因果病象析论》。顾名思义,是要阐述因果病症的现象;开着至今,一些理论上的解说,已蒙菩萨慈悲开示。而一般善信也都明白「因果业唯有功德解」。但是,却有许多人不明白「怎样的症状是因果业力」造成。所以我们著书的方针,是否循此而恭请菩萨开示。菩萨:果然不愧无极金鸾转世的通天灵笔,吾等下期就循此进行。第八篇 精神错乱无边苦 开示形成有远因观音菩萨 降圣示:了解「因果」的形成及现象,能够避免它的「形成因」,就可以解脱它的「业报果」;更可以对因果的了解,知道来龙去脉,更有助于「因果轮回」的解脱。俗云「解铃还须系铃人」,又云「一物克一物」。这说明了万物凡事,均有其可解之道。也可以对正受苦难的亲友加以解说、帮助,间接的以「了解因果」而修立「广结善缘的良因」,可以说是「有助人生平安与顺利」。勇笔:是了!菩萨这一番话可真是一针见血之论。一般人未受因果报之苦,不知其苦如何?欲解不得其门而入!于今菩萨详解「因果现象」,则可谓居家必备,对它了解,自己用不上,帮助别人也是无量功德。菩萨:是的!著书不是燃眉之急的派上用场,而是要让人人都能够知道其理,自己没用上,帮助别人也是一桩功德,备而不用,总比要用无备好。勇笔:弟子尝见许多善信叩示化解冤业,最常见的就是「精神错乱」。这一点现象的「形成因」,以及如何避免、解脱,尚请菩萨慈悲开示。菩萨:精神错乱属于果报无形病象,在医理上归属于「神经科」,但根治率却极低,症结即在业力的牵掣。它的「形成因」,大都属于「杀业」所造成,也有因「忤逆直系尊长」而成。但业报讨债却非隔世即成,有者牵连好几世,故成夙世业。最好的方法即是勤行放生功德以回向,或多持诵印赠「往生放生咒」,尤其在日常间似醒非醒则见不相干的人与物的缠扰时,即是这个业报的先兆,此时非要有大善愿,或大功德的修立,才能够解脱或者避免立即发生。勇笔:可是,有许多突发事件,根本没有先兆,又如何去化解它?菩萨:没有突发事件造成精神错乱?勇笔:可是弟子就曾办理过一精神错乱的事件,据当事信士的亲人说,好端端的就日渐异常,终致不可收拾。菩萨:他的亲人当然不知道。因为这种业报的肇示,都是本人才能得到,而当事人疏忽或不以为意,到了业债讨报之时,旁人就以为是突然变成的事情了。勇笔:这种案例几乎是「果报」最常见,请菩萨开示有无解法。菩萨:果报最常见的事例,除了「精神错乱」以外,还有属于「身体症状,下期吾再析论。至于这一事例的解法,颇为麻烦,如果在刚讨报之际还好解,如果拖到业债侵损太过之际,几乎就难办了,除了修功德解冤之外,立清口愿以解「杀业业力」的牵掣,要有仙佛赐助加灵以固元神等,或得奏功。所以,平素最好多注意这个「形成因」的化解,不要等到它临头再抱佛脚就嫌迟。第九篇 莫名病症牵缠久,脱苦良方慎莫忘观音菩萨 降圣示:最常见的果报症状,除了前述精神错乱外,还有属于身体症状,也是随处可见。吾著书之目的,主旨劝勉世人,「预防胜于治疗」,希望世人阅书能够体会各种业报的形成因,而日常行事之间避免种下这个恶因。勇笔:是的!相信绝大多数的人都能体会出这句至理名言的正确性。而如果能针此倡导一条正确的遵行方针,则间接亦可减少许多苦痛的产生,防微杜渐之功于焉而生。但愿这一点微薄的心意,对芸芸众生有所贡献。菩萨:果报中在身体方面产生的症状可分类许多种,诸如:某部份的器官症状,外表皮症状,以及血气经脉症状等三大类,而最常见,也最难办的就是某部份器官症状,以及血气经脉症状,外表皮症状则轻易可解它们的现象大部份是:胸口莫名其妙的胀痛,或者阻塞欲闷的感觉。另外有无形病痛窜走,今日在胸,明日在背,甚或足部。勇笔:记得这种现象弟子曾接到善信的要求叩示办理,而经恩师圣示排解的过程也是繁复麻烦,请菩萨多加开示。菩萨:这种现象的形成因,大都是造了「睚眦必报而害人致命的恶因」,而业因讨报大都隔世而成,这种业力的牵掣,尤于修道者更明显,它的目的是一次了结,或以劫苦代考关消业。勇笔:怎么这样呢?那岂不是让人「闻道而退步」,大背广渡向道之旨。菩萨:差矣!这种果报的产生,如果应在一般人身上,有致死的可能,人命债是以命偿命的讨报;而修道人却可「以考代命」,不会致命。这就是知「道」之可贵,修持奉行的珍贵处了。勇笔:那这个现象的先兆呢?菩萨:这个现象的肇示大部份是「冲煞」而起,煞属阴、阴入阳体。而煞去业力趁虚而起作用,终致形成无形病痛。勇笔:那么,冲煞就危险了?菩萨:如果有此业因,当然就要避免冲煞了,否则,冲煞只要祭解就没事了。勇笔:那就是要注意「避免冲煞」,再了解是否有此「隔世因」这样就可以预防及避免这个现象的形成了。菩萨:大致上是如此。但有例外的情形,比如说,无心之中造了大功德、阴德,或者修善功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的福慧,消弭了业力。也有可能在这个肇示才开始时,或者刚才讨报就解脱它的牵掣力了。当然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那就是加重,肇示及讨报的期限,剎那即至,几乎连接一起而来。勇笔:是否请菩萨试举一例说明。菩萨:比如说一般人「冲煞」,而这个「业因体」又已存在,在人身因煞祟而刚起变化时,蒙仙佛之赐解,煞已离去,这已是一段时日,而这个业因就会趁着人身受煞祟后的空虚,就起作用,而造成了果报的现象。可是,这个人本身累积福慧,亦起作用,消抵果报,就产生了剎那的异状,而自行消失的奇迹。勇笔:换句话说也有可能刚受煞冲时,福慧亦可弥补这个空虚,而免于果报。菩萨:当然。不过,这端视平素所累积的福慧深浅而定了。第十篇 淫业造成遗后患 人生苦病竟无休观音菩萨 降圣示:果报中有一环很特殊的例子,那就是造「淫业」之因。所谓特殊,是指它讨报的现象。换句话说,很容昜就可以分辨出目前的业报,是否淫业业力。勇笔:尚请菩萨浅举一例说明。菩萨:淫业讨报有分别乾坤两道,男者受淫业力牵掣,最明显的现象即是「身体日渐衰弱」。妇女就有些异样,或心思行为不正,或自甘堕落,亦有梦冤业缠扰而日愈萎靡者,但这较少数。勇笔:为何会有这种分别?菩萨:盖「淫业业力属极阴之气」,干扰干道伤阳,干扰坤道助阴而遐思丛生。勇笔:那么极多数侧身风尘之坤道,是否俱属菩萨所云现象。菩萨:大致如此,但非一概而论。未侧身风尘,亦有如是堕落者。勇笔:淫业业力将至,先兆是如何?菩萨:淫业业力属极阴之气,故会织成魔障,是以淫业之报,关键即在魔障。勇笔:魔障之现象又如何?菩萨:最常见者有下列几桩:时有绮梦。似有鬼交。最难缠者是有阴气侵身。以上是为干道的现象。而坤道亦有鬼交之现象,大多数却是虚荣心先引,或者偏激思想作祟。勇笔:时有绮梦,以及坤道的现象,应该属于后天的因素,这样一来,岂不是防不胜防了?有无简易的先兆可资辨识?菩萨:后天因素倒容易解决,所谓「鬼迷心窍」就难辨了。干道之时有绮梦可以克制自己的感官不接受粉红色的动静事物;但如果由潜意识受业力牵掣,本身克制就无以为力了,坤道的情形亦如是;所以,解脱淫业业力的讨报,先决条件是「清心寡欲」。勇笔:弟子接办类似事例,善信本人亦极力控制,但魔障干扰,却几乎无孔不入,又该如何办?菩萨:所谓魔障,俱属乘虚而入。后天破解之法,有正人伦之常,则可望解除它的侵扰。否则,以正法静坐亦有效益。勇笔:菩萨是说结婚可解除魔障之干扰:请再道其详。菩萨:淫业之形成,乃是造下不正当之色戒成因,它来讨报也必是以此而行。所以后天行正道人伦之常,以阴阳调和之力来袪除它的力量。而静坐则是以人身小周天之契合天地大周天,所产生的力量亦足以解破魔障之力,其理是相同,就正如:犯淫戒,印赠戒淫书,盖以勉别人戒淫之功德,赎补己身犯淫戒之罪过,以正袪邪,道理是相同。勇笔:若然!淫业之报,则属较易解,也比较不那么厉烈了!菩萨:这就要看你从何角度论断了!以受苦情形论,不用受实质伤痛,但是精神压力却可能拖垮了人。而易解倒是有此一说,因为它容易辨认,就可对症下药来解脱它;但是,就怕魔障过深,不但自拔无力,连助力亦无以发挥。第十一篇 恶灵作祟无时在 异象由来最可惊观音菩萨 降圣示:吾尝闻世人多有怨言,世间苦,苦不堪言,仙佛既抱如是慈悲,为何不能解尽世间苦?其声哀凄,吾不禁恻然。勇笔:菩萨尚请不要悲叹,世间苦,但仍有净士,世人苦,苦在不知修而已。以菩萨之大慈大悲,世人若知修,定能感动菩萨救苦。菩萨:话是不错。但世间苦,绝大多数牵扯因果业力,此乃天律明定,世人求仙佛解苦,其先决条件却是本身有善德足以感天地,解冤业,仙佛之赐助乃在减轻其苦至最低限度而已。世人多不明其理,不知「解诸般苦仍在自身」。勇笔:唉!弟子深有同感,办道亦如是,欲求助道者,若无本身率先行道,则何人助之。可是人总在三界中,跳不出五行外,多少俗事缠身?菩萨:感叹无益,著书要紧。本书的发布流通,你倒是多费心些,流通愈广,阅者愈多,则「因果论」更深入人心,将不止解除人间苦而已,更能令人畏业力而不敢造业,世道趋善以致详和,将非空谈,而指日可待矣!勇笔:菩萨放心,弟子已大致拟妥流通计划,并已呈禀恩主作主,必不负菩萨苦心之厚望。对了,日前弟子曾接到一位读者来电,大意是说她时常会有看见一些奇怪的现象,比如说恶心动物,恐怖景像,甚至会觉得梦睡中有人坐床头。而她本身经多处仙佛指示,有阴缠身,这又是怎样的果报呢?信女本身是位虔诚的修持助道者,怎会如此呢?菩萨:大体上来讲,这是冤亲债主的讨报没错。这是一种直接讨报的现象,不止是无形的力量干扰而已。勇笔:「果报」分有形及无形,但阴灵亦属无形,怎么解释呢?菩萨:这可区分成:无形中的无形,及有形。比如说:莫名其妙的病痛属无形,知道症状属有形。冤亲债主直接讨报属有形中之有形,侵身作祟属无形。勇笔:怪了!冤灵属有形,身体症状属无形,恰好相反。而冤亲债主直接讨报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菩萨:冤亲债主之可直接向阳人申讨,均须经由地府准旨申冤之裁定。所以,它们可到阳世侵扰阳人。而能够如此的先决条件是它们占理极直。换句话说即是碰到这种情形的人,形成因属理亏者。勇笔:这可麻烦了,冤灵缠身,不要说吓人,那些异常现象就够人头痛了!难道都没有兆示,好让人先防备吗?菩萨:难了!因为冤亲债主经地府准旨,就直接讨报,它肇示的现象就难以辨察了。不过,有利亦有弊,它们准旨申冤,可是阳人亦可祷求仙佛,以修功德回向,从地府注销业因,业因一消,冥旨收回,它们就不能再讨报了。勇笔:嗯!这种情形,弟子呈办过许多事例。不过,弟子请教,冤亲债主直接讨报,会不会形成精神错乱,更甚至会造成身死惨祸?菩萨:都有可能。勇笔:然则,都无先兆,这样的讨报是否太过厉烈?地府的准旨,岂非过失?菩萨:不尽然!地府准旨乃本天律而行,并无过失。问题在于冤灵本身即已积怨过重,一旦得旨准申冤怨,则讨报过烈而致伤生,其本身亦须回地府受罚。勇笔:那假如说,平素如果能够多修善功德回向冤亲债主,这样是否可以减轻它一旦领旨申讨时,不过份酷烈。菩萨:当然!只不过亦须视形成因之种类而定。有者平素修善功德回向,在地府即可注销它领旨的权利,或者是讨报时有特定现象,余则无影响。勇笔:这怎么说呢?菩萨:因为特定现象的讨报,地府放冤灵之际会以仙法镇灵,使其不能畅所祟祸,则受报人除此无害矣!第十二篇 体质异常筋骨痛 早修解业免拖磨观音菩萨 降圣示:俗云「平安就是福,健康就是财富」。如果身体时常有莫名其妙的毛病,那么精神就不能安适与集中,也就无法专心的发展事业,也就注定了磨苦。勇笔:在日常间时常有这种事,弟子就碰到许多善信呈办的例子。据恩师圣示:有者是其运入殃星而毛病不断;有者是冤业牵缠,菩萨之意又如何?菩萨:是的!如果是殃星入运,那好办,运过也就无大关碍了!勇笔:菩萨的意思是说,如果不是殃星入运,那就是麻烦大了?菩萨:倒也不是!时常有莫名其妙的病痛,除了有关「运」之外,那就是「因果业力的牵掣」,是比较麻烦,但也不至于如你所说的那样麻烦大了。勇笔:那又是怎样的情形呢?菩萨:因果业力的牵掣,使身体时常有病痛,尚须分成两方面讲。其一是筋骨方面酸痛不已,不定时的阵痛;以及固定伤痛;而共同点就是难以医治。医者常说「筋骨毛病最难医」,虽然这是因人体构造而言没错,但是若再牵缠上业力,那是难上加难。其二是体质方面异常,也就是很衰弱,偶而疏忽就有毛病。或许有人说是营养方面未作适当调配,以及日常间缺少运动及正常作息所致。这话也没错,但是基本上这却是因果业力造成的现象。勇笔:这又是怎样的因果而形成?菩萨:形成因大都是造了「暗箭伤人」的业债,也有少数是好斗逞武,冤怨牵缠,才会成此世果。勇笔:那么这个现象形成的先兆?菩萨:在身体方面的果报,先兆很难明确划分。因为从开始到最终,情形如一,至多也是愈形恶化,拖磨不休而已。勇笔:菩萨的意思是无从得知了?菩萨:不!相反的是很容易就知道了。当人们一有了这种病痛情形时,数次医疗未见效果,或者反复不定,即可确定。勇笔:那么,这种因果病也是最好办了!一旦碰上这种情形,能够立即消解冤业,则万事就好了!菩萨:大致如此。不过,怕有重业者,恐怕就不能轻易如愿化解。勇笔:没关系,既知此因,求仙佛作主化解,想必没问题了吧?菩萨:说得也是!只要有心忏悔解业,仙佛总会慈悲代为作主。第十三篇 幻象犹疑心不定 须防魔祟乱灵神观音菩萨 降圣示:人心不善,日趋恶行多端,以致因果轮回,无休无止。亦因此多少疑难杂症,层出不穷,非是天心不仁也。勇笔: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多少人能够明白此中道理?哦!对了。说到疑难症,容弟子请教,许多人都说:常常看见一些幻影,那些异象,使人疑神疑鬼。这到底是怎样情形,恭请菩萨开示。菩萨:这可分成两方面讲:其一是心魔,其二是冤业将缠的先兆?勇笔:嗯!心魔。仙佛时常训诫,切莫受心魔所扰;人心有欲,难免生障,这从克欲着手。而若是冤业将缠的先兆,弟子就有劳菩萨费神开示是怎样的现象。菩萨:心魔自生,所以端在自己,解铃还需系铃人,无庸赘言。如果不是心魔,就是背负人命债的冤孽将缠的兆示。勇笔:那么这人命债的形成因是前世?或者夙世因呢?菩萨:人命债的冤孽最是牵缠不休,不但前世因有之,牵缠几百甚或千年的夙世因亦有之。因为,人灵怨气最重,一股暴戾之气,很难消散。所以,世人最好戒慎不可轻犯,否则果报是很可怕。勇笔:如何消除这股暴戾之气呢?菩萨:唯有「大阴德」上天准授权地府自行注销冤孽人命债,否则就须与冤亲债主化解,因为人命债地府批准讨报的。勇笔:既然人命债业报如此之重,可否请菩萨开示详细征状。菩萨:一般人如果在光天化日之下也有见到似真如幻的阴影,莫名其妙的心惊胆跳,甚或梦景有冤孽缠身,须提防矣!勇笔:如果不自警惕,有何演变?菩萨:这是很难论断,终久有成神经质元辰衰弱,亦有因此伤身败命,更有因此而家庭事业不振。勇笔:那几乎包括日常间的灾难了!好斗逞武的人如果能够看到本篇,必有助遏止社会杀风,进而减少纷争,安居乐业。第十四篇 多行不义招因业 无妄之灾自省思观音菩萨 降圣示:本书即将尾声,大致上亦已析论,留一篇勇笔贤生发挥吧!勇笔:不敢!弟子那有菩萨宏论可资著书立说。不过,弟子把握机会请示,为何会有无妄之灾?菩萨:问得好!无妄之灾是属按常理不该发生的灾害,无端受到牵连。由此可见,它的形成因也就是不义所得造成。勇笔:比如说偷、盗、抢、诈骗。菩萨:是的!这只是财物,如果再牵涉到人命,那将不止于此了。勇笔:不当所得,让你意外受损,赔上身体磨苦,连本带利偿还。菩萨:所以要减少无妄之灾,不如平时多积点善德,修功补罪。勇笔:仙佛也常劝勉修功立德,不但可积福,原来亦可消除了无妄之灾因业。而修功立德的付出,以财施而言,无形中的回收,绝不比付出的少,也是早有验证。菩萨:本书全部结束了!勇笔贤生,吾预祝拱衡道脉,顺利推展。勇笔:感谢菩萨金玉良言,并恭请菩萨尔后时赐佛光普照助弟子。拱衡堂堂主跋本书《因果病象析论》之开着,乃由大慈大悲南海观世音菩萨奉旨开着。顾名思义,乃在阐述轮回果报,因业现象之圣书。正如菩萨著书之时,曾有开示之句:能知因果形成及现象,有助人生平安与顺利。就像一些救急的圣药,居家必备,以防不时之需;那么,研阅本书,解无形不可测知之病痛,易如反掌,何啻(chì)救急圣药?书已着成,即将颁行流通,有见于此书之益世寿人,本堂将长期翻印赠阅。恳请世之大德,慷慨解囊相助,裨使人人有幸得阅是书,而减除因果业报之苦;更愿人人能得流通分送,均为无量功德也。懿敕拱衡堂堂主王奇谋 敬识恭接助印功德玉旨钦 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凌霄,上掌卅六天,下辖七十二地,统御万灵,无时不以苍生是念。查尔台疆丰原懿敕拱衡堂,钦领玉旨,开着《因果病象析论》一书,业已功成,颁发寿世。缴书仪式,同时焚呈「叙录助印功德疏文」。朕心大喜,尔懿敕拱衡堂,克苦成立代天宣化道场、未及十月,阐教济世,有此成就,亦属难能可贵。为酬众多助道善男信女之功德;除著书之时,佛门两大菩萨之大愿,着令诸天所属鉴察司,有关部门,全力配合外,另敕旨一道:凡有助印者之祈求事项,轻者立决行。重者三月之内立即结案。并书成颁世,凡有受劝化者,功德亦准由助印者领受之。凡无所求助印是书者,准一本以三功记。印赠壹仟本以至参仟本者赐一福,参仟本至伍仟本者赐二福,伍仟本以上者,准赐三福并准超荫先灵一位证道功果。凡有为书奔波流通者,或劝引他人信受因果轮回而警惕向善者,加以加倍记功,赐准求愿赐福庥。天心至仁至正,无非勉尔世人向善,今赐此优渥叙录,亦勉尔懿敕拱衡堂诸贤生倍加致力输诚,以期负起代天宣化之圣门教化使命也。钦哉勿忽。叩首谢恩。天运戊辰年十一月因果病象印证目录恭接《因果病象印证》玉旨钦差大臣太白仙翁 降玉诏驾前董仙姑 降无极懿旨济佛师尊 降 序第一篇 地府因果例证第二篇 淫业因果例证第三篇 脑死因果例证第四篇 夫妻因果例证第五篇 解元辰病第六篇 并发症、符之衍生第七篇 静坐因果病象第八篇 缘生缘灭第九篇 明因畏果本堂主席关 登台跋恭接《因果病象印证》玉旨本堂主席关恩师 登台圣示:今夜恭接玉旨,命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驾,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驾,其余神人排班候驾。钦差大臣太白仙翁 降诗曰:赉诏临堂会众生。著书玉旨下天京。期能道务宏扬盛。普度群黎向善行。圣示:宣读玉旨,神人俯伏。钦 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灵霄,统御万灵,居尊而鉴卑,无时不以苍生是念。兹尔懿敕拱衡堂,恭承无极懿命设堂,大开普度之门;道场设立,仅有年余,功迹斐然可观。且于南海观音菩萨奉旨著书之《因果病象析论》颁行寿世,阐论因果,劝人信畏,已得功效;更因此导引世人向善之路。朕心大慰,今尔堂中应可胜任广行颁发是书,乃准旨再着下篇,题其颜曰「因果病象印证」,上下两篇可为合并颁行寿世,以期尽善尽美析论因果。盖有其立论,又有其印证,则劝化之功倍加凸显矣!兹仍命由南海观音菩萨为主着仙佛,勇笔为主着正鸾;由己已年二月廿六日起每逢星期二鸾期,木笔挥鸾著书,为期三个月完功缴旨。至希神人各尽厥职,勿负朕望!钦哉勿忽,叩首谢恩。天运己已年二月廿六日恭接无极懿旨本堂主席关恩师 登台圣示:恭接皇母懿驾亲临,命本堂副主席五里外接驾,命本堂城隍十里外接驾,其余神人,传香排班候驾。驾前董仙姑 降圣示:侍驾临堂,诸贤生慎勿失仪。接驾,神人俯伏。无极老母 降懿示:诸贤卿暨诸儿女免礼。诗曰:同心策力道宏扬。圣教挥鸾启义方。堂誉驰传堪远布。恩波德业永流长。懿旨曰:娘于无极,日日盼望九六原灵,龙华会上早聚一堂。可惜凡间迷障,销魂蚀骨,人心不善,到处罪恶渊薮。虽得圣门方方阐教,代天宣化;秉承懿命著书立说,以拯度灵子善慧之根苏醒。但体世人之苦,欲求劝人向善,先解其苦之源,始得克尽其效。今尔丰原懿敕拱衡堂再领天命,开着《因果病象析论》下篇《因果病象印证》一书,两书合并,可谓因果论之奥秘尽在书中,将有助世人了悟因果,从中解开枷锁;并可使世人了解因业之可怕,果报之缠连,进而慎因向善,有助净化人间成净土之目标也。甚望书之着、付梓、助印、流通、各尽己力。娘自有鉴纳之喜悦也!懿旨勿忽,叩首谢恩。天运己已年三月初二日济佛师尊 降 序吾为《因果病象印证》一书作序。前有《因果病象析论》剖析果业之形成现象,大体均为理论;今再着《因果病象印证》,则意在使因果的形成因、过程、迄终后果报现象有所脚注,而贯穿一气呵成。理论加印证,乃原则加实践,具体的呈现何谓因果,使世人更加容易一目了然「因果的真谛」,这是降着本书的真正用意;使世人易于接受、乐于接受、更不得不接受,凡间事物的「因果关系存在」。因此世人在得参阅因果两册之际,莫以批风弄月之杂咏视之,而应仔细嚼味,用心体悟,而有所心得,并以帮助人生过程「业之牵缠」。吾仅以此数语与世人勉,并作序。济佛降序于懿敕拱衡堂天运己已年三月初六日第一篇 地府因果例证观音菩萨 降圣示:很高兴再降懿敕拱衡堂,记得《因果病象析论》一书著作时,吾与勇笔以「金指妙法」著书。今再领旨续着「因果病象印证」,能得鸾笔著书,则可得丕振鸾务之盛,更可与诸生共为天命努力也。勇笔:弟子恭迎菩萨佛驾。自《因果病象析论》一书完成后,无时不念菩萨宝相,今再得与菩萨著书,实乃弟子三生之幸!菩萨:尔无须客气。拱衡道脉短短一年中,在你手中推动甚速,虽然你过去名声甚着,但亦可见你目前为道脉所付出之心力,吾自乐于助你一臂之力。勇笔:多谢菩萨夸奖,不敢当。请教菩萨,这本续篇怎么着造,尚请菩萨先行开示。菩萨:可以!原则上延续病象一书,以对白方式。不过,本书多了访证病象之实。如此,上下两篇各以理论及案例作贯穿。勇笔:那是菩萨要带领弟子灵游采访了?好啊!得到观音菩萨一再带游著书,弟子将是第一人,天大的荣幸呢!菩萨:今日吾先引你下地府印证一件案例,你可上吾莲座,走吧!勇笔:弟子遵命。菩萨:今日入冥府,第一殿已得照会,至希认真著书。勇笔:地府早已去过,可以说是驾轻就熟,菩萨没有叮咛,弟子也知道轻重,不会在地府乱闯,有失礼仪。菩萨:很好……。已至第一殿,秦广王已在,你快点上前见礼吧!勇笔:弟子参见冥王。秦广王:不用多礼。吾与你可算旧识,那来这样多礼节。本殿有幸恭迎佛驾了!菩萨:冥王客气了!勇笔:您两位仙佛都这么客气了,弟子这凡俗之人,那还敢不一板一眼?菩萨:那好!你们俩去谈。反正一殿冥王已知你的任务,吾去为罪苦幽魂说法。勇笔:好啊!但菩萨可得记着来带领弟子回堂。(目送菩萨飘飘逸去)大王啊!今夜是著作《因果病象印证》来此作什么?王曰:今夜菩萨之意,要你查看一件档案,并由地府显影印证这位档案主人目前身受,作一完整明证。勇笔:原来如此。那就请大王费心了。王曰:档案在此,你看看。勇笔:弟子可以念出来吗?王曰:当然可以。勇笔:姓名费正扬。生辰中华民国七十三年五月一日。籍贯台湾彰化人氏。附注:四岁受煞犯未得解,而成痴呆症。补注前世资料。(十殿六殿判决主文)查李毅恒在生不知行善,虽家境小康,反喜占人便宜,与吕国梦本爱侣,竟因吕女慕虚荣喜挥霍,争执中失手将之勒毙,乃成此业因。十殿转轮补附于此中讨报详情。哦!大王那六殿及十殿资料呢?王曰:无关要紧,不必调阅,仅本殿资料已可明证。现在你看右前方卅度有面平镜,仔细看,别漏了。勇笔:好的。(照镜子有什么稀奇?)剎那间掠见那面镜子凹进去,起了迷蒙蒙一片。紧接见到一片绿田中,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坐在田边拿泥土往身上抹。时光像是倒逝,这小孩的日常生活有种低能的现象,凡食衣住行卧溺均须照料。再回溯某夜,小孩来到沟旁,似见有物欲捞之状,竟扑面卧倒于水沟中,回去后忽冷忽热。只见一对年轻夫妇忙着送医,拖了好久,未见起色,手忙脚乱中,日复一日。终于,小孩不再吃药打针,但活泼不到两日,竟又会挖土捉蚯蚓,捉蚂蚁往嘴中塞,更会莫名其妙傻笑,终至严重而致痴呆。王曰:这个小孩还不算严重,他在十岁那年会痊愈,只不过问题是他们知否解业。勇笔:那还不简单,弟子我去帮他一把。王曰:算了吧!不是你逞强的时候,业债的解决自有双方适当时机。不过,他参与著书有功,机缘可得早现。勇笔:这个倒是不错。不过,大王指教弟子一下,果如所说,那么来本堂叩求关恩师解业的时机,全部都对了吗?王曰:当然!所谓贵人其意在此。每个人的贵人是谁,什么时候出现,都有注定。菩萨:(不知何时回到客室中)勇笔啊!有因必有果,但因果却有因缘及夙果之分。因缘,乃有如是因而成如是缘,形成如是遇。夙果,乃无量劫数以来,一条看不见的牵引。它为因缘作穿针引线,乃致于有大轮回之苦海也。勇笔:感谢菩萨开示,弟子受益匪浅。再容弟子请教这一篇的案例,要印证什么呢?菩萨:费小信士之跌于水中,是起头。卧病是过程,药医不好,父母送医不愈,不知求解是关键。而业因乃在前世失手勒毙之罪,此世以水煞犯命而缠讨伸报也。勇笔:弟子明白了!菩萨:那好!今夜著书结束,打扰冥王了!王曰:不敢!本殿送菩萨两位。勇笔:弟子告退了!第二篇 淫业因果例证南海观音菩萨 降圣示:勇笔贤生,可有对本书著作之意见?勇笔:弟子上禀,前期著书有点累,是否可请菩萨略微改变?菩萨:然则你有何高见?勇笔:是否可由弟子发问?恭请菩萨开示!菩萨:那也可以。勇笔:那弟子放肆了。请问菩萨:淫业的造成,在果报上占了很重要的一环。近日中弟子曾接办几宗牵连淫业的讨报事件,是以恭请菩萨开示,一旦造了淫业之时,今世果报之情形?及如何解开这个结?菩萨:这个问题在《因果病象析论》中已有提及。吾再加以解说,淫业之成乃在不当之色欲行为。是以故,其果报情形常会出现在同一种行为上牵缠,而最直接的现象,就是人身日愈羸(léi)弱,此中情形在淫业解消之,会有不药而愈的奇迹。勇笔:然则,前世犯淫业中,有人会有鬼交,夜梦异象,女鬼缠身,身体日渐衰弱等现象,又是何因?菩萨:这就是业障力量所使然。换言之碰上这种情形,就是淫业;业障牵缠上身。勇笔:请问菩萨,一旦知道犯淫业后,不论是前世因或今世造,是否有方法解业。菩萨:淫业若无毁人贞节,或伤及人命,都可立解。只要诚心忏悔,从此改过,渐修渐补,仍可消此业障。勇笔:如果伤人命或毁人贞节呢?菩萨:那就难办。毁人贞节,至少须三世成人贞节之功,或劝化百人戒淫之功,始可抵过。伤及人命者,则须先和解人命冤债,再行戒淫,成人贞节之功,始可补。而今世造又比前业为重。勇笔:菩萨之意是有人知道自己今生造淫业,想要忏悔解业必须付出较大的苦心。菩萨:然也。因为前造孽,若无重惩,任谁也敢作了再补偿。隔世业因有牵缠磨苦,已消部份业障,所以较轻。勇笔:原来如此!弟子感谢菩萨开示!菩萨:吾显景,举一例证,你仔细看。勇笔:弟子遵命。(眼前立即出现一张纸,就如前期在地府看到的卷案一样。上书姓名柳宏寅,住址台南,年岁二十六,症状记忆日退,绮思不止,行为已若花痴。业因:乃于道光三年,湖南安家集野道上,强辱民女胡氏,女不从嚼舌自尽。因于岁次戊辰年六月借病以行果报,胡氏领旨三十五年。景色又为之一变,有一栋高楼里,住了一户人家,看气派颇为富裕,但是一个年轻人却坐在沙发椅上看书,并边吃零嘴。偶然间,却见书掉落地上,只见满书尽是春宫图。是时,夜已深,年轻男子换了衣服走出去,原来他却是去声色场所,彻夜不归。景色再变,有个贵妇人,手中正提着一包钞票,陪着一位略显憔悴的妇人,去到一间破落户中,跟室内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人,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才不甘愿的送出钞票,带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女孩回家。那憔悴的妇女,千恩万谢带着小女孩走了。天刚亮时,那年轻男子回家后,就倒在床里睡着了。可见到,竟有一位仙佛临到,伸手按住他的华盖,瞬间消失。此后,这年轻人竟一改过去花痴象,能够堂堂正正的做人。那贵妇人跟这年轻人的关系是母子,两人相依为命,虽有巨大产业,但到这时才真正得到温暖而正常的家庭)。请问菩萨,这是何意?菩萨:柳信士就是受了淫业业障的缠扰,而他的母亲很仁善,姊妹来投诉,女儿被其父逼入火坑,乃来拿钱去赎回其侄,淫业因此依阴德解消了。勇笔:原来如此。对了,请教菩萨,那个逼女入火坑的父亲,将成何种果报?而那被逼入火坑的小女孩又是怎样的成因所致?菩萨:一样的戏天天演。那父亲造这种孽,他也会受到同样的报应。而这小女孩的业因也是如此,才会承受今世这种果报。勇笔:那就是说,这小女孩也有造孽逼人下火坑,才会受如是报。那个父亲造这种孽,下辈子他也会亲身去体验了。咦!不对,那来这么凑巧,他俩个会成父女?菩萨:不是凑巧,是这个小女孩注定这种遭遇,乃使其投入贫困而不仁的人家为女,才形成父女缘。勇笔:尚有如此周折。感谢菩萨指教开示。第三篇 脑死因果例证南海观音菩萨 降圣示:吾奉旨再着因果书之续篇,际值目前世道浇漓,人心不古,恶障充斥,以致不善之气凝结侵袭,演成人身迭受疑难杂症所牵缠。因果病象于焉明显而迅速遍及于处处矣!是以因果书乃针此而着,欲以解开世人苦结,导引正信而开迷入悟也。勇笔:恭领菩萨一席话,弟子感触良多,依稀记得弟子以前接办圣门道务之际,鲜少有疑难怪症,大出医理范畴之病,因而自开办拱衡道务之后,或许主席关恩师灵威显赫,每每接办到很多医学上诊查不出病因的怪症,该是因果成就的讨报现象。记得关恩主受禅荣登第十八代玉皇之后,天律明定更改现世报,因而讨报加速,才有这个现象。菩萨:因果病也是一无形干扰力。人身是小周天,五行生息有其定序,而无形力即是破坏五行定序,人身因而产生病痛不适。勇笔:弟子请教菩萨,目前存在好几个植物人,可否恭请菩萨开示前因后果?菩萨:可以!大抵而言,植物人属脑死。脑,在五行属主体中央戊己土,乃五行中土受侵损所致,而先天之成因,又是关键于业力。换句话说,造了一个特定的业债,在适当时机中,这个业力产生干扰而损伤受报,造成植物人的后果。勇笔:然则,弟子再请教!有些植物人是因为车祸而受伤,产生脑死现象,这又如何印证菩萨的理论呢?菩萨:你没了解吾适才之解析,比如说,某甲前世为盗,专伐人祖坟盗宝,造成很大罪业,这一世了结,评定功过后,不论千百年再次为人,这条罪障若无消除,地府十殿在其转世时,仍注明了受报之因。当某甲再次为人时,他的恶因随着他再次为人,逐日成熟,当其运入噩败时,恰好这个恶因成熟,于是,立即干扰,而某甲受报当时,不论他睡觉、走路、行车等等,均无一定限制。勇笔:即是说恶因成熟,而受报者正入噩败之运,那么他睡觉时也可能成脑死症。菩萨:然也!但业之讨报大都有业引。勇笔:何谓业引。菩萨:就如药引一般辅助本体,产生最大力量。比如说,它成熟讨报时,受报人入噩败,那么再加上外力。比如说,开车时喝醉酒,跟人相处时,闹得不欢而散,终至大打出手,甚至医误等等,均其业引。勇笔:弟子明白了。那就是找出最适当的时机,加上最有利的角度,造成这种病象的假象动作。也就是说,借某一种行为来完成这个讨报程序。菩萨:是的。勇笔:那请教菩萨这能解吗?菩萨:大致上以未讨报时好解,初讨报时可解,已讨报时难解。勇笔:也就是说,在平常时这个罪障好解。平素修功德,渐修渐解,但下来怎么解释,就要请菩萨开示了!菩萨:所谓初讨报,亦即在刚发生事故昏迷状态中立即求解才可以,等到确定脑死时再求解成功率已低,因为业力已完成讨报,回冥缴旨,很难再作圆满解决了。勇笔:这个情形关键就在业力。但业因是什么?能否请菩萨开示!菩萨:业因归类于伤土,比如卖国贼,盗坟贼,或与此相关者,须当心受此恶报。勇笔:感谢菩萨开示,弟子受教。菩萨:那么今夜著书就此停笔。吾回。第四篇 夫妻因果例证南海观音菩萨 降圣示:续着《因果病象印证》。今日吾略述夫妻因果现象,所谓无恩无怨不成夫妻父子,而这其中关键,即在恩怨之因,而成相处之果。勇笔:请教菩萨即如是,则恩成缘是如何?怨成缘又如何?菩萨:恩成缘之夫妻,大体上会有相互体谅,相互忍让,更有甘为对方牺牲之感人行为。而怨缘,则多属针锋相对,格格不入,更甚有专门为对方惹麻烦,扯后腿的举动。勇笔:比如说一对夫妻由恋爱而结合,三五年之间很恩爱,可是却演变成不能兼容,甚至仳离,这个夫妻因果是恩是怨?菩萨:这可分成「恩成缘」及「怨成缘」两方面。其一,恩成缘,是他们的情投意合,只可惜善因缘不长。若是怨缘,那么必然仳离的过程很恶劣,甚至有如仇人,乃未了结怨缘。勇笔:这样说来,没有具体解析,恩怨具有其可能因素,岂非太笼统了。菩萨:非也。善因缘有其现象,如上述所云乃缘尽,会有较和谐之结束,如属恶因缘,即会丑陋不堪的结束场面。勇笔:那再请教,如果一对夫妻有第三者介入,又属何种因果?菩萨:这个因缘一定是缔结在一个欠债的因缘里,不论是外遇者,或者介入者,俱有欠债的因缘存在。勇笔:糟了!菩萨这句话可要给世间上许许多多有外遇,或者介入人家家庭的人冠冕堂皇的借口了!比如说有某甲介入某乙及某丙的家庭,某甲可以理直气壮的说,这是欠债因果,而有外遇之某丙,亦是如此高呼,欠人债总必须还,这下好了,菩萨啊!这一段不妥当,我们删掉重新再来。菩萨:一派胡言!这是说明夫妻因果中的其中一环,并非每个案例绝对不变。况且这种恶因缘,乃是一种自作孽的行为,种下这种因,产生这种现象,如果你以此为借口,那岂非表示你牯恶不悛(hùèbùquān),自甘坠落,更造成生生不息的轮回恶因缘。勇笔:那是说有这种情形的人不知道,我们解说因果关系给他们听,劝他们信畏因果而醒悟,并及时终断这种孽因的牵缠而已。知道是这种因果的人,就要谨慎,不可去碰触这种恶因缘。嗯!对了。记得弟子的恩师,在着造五花十色说人生时,也提起过这个案例,那个妇人与两个丈夫同一屋檐下生活,解析他们的因果,就如菩萨所云。菩萨:这是一种恶因缘,由于世道人心之不忠厚造成很多这种因结,目前造成这种不当后果,吾特在书中提起,就是要世人明白,不能轻犯,更不能以它为借口。勇笔:则菩萨应该阐明,是何因业会造成这种后果,才能使世人慎惕。菩萨:当然。这种因业,大致可区分如下两大类:第一不可好占人便宜,尤其不可以巧计愚弄他人,而得占便宜。比如说以劣货售人,使人吃亏上当,积一生之罪业,则得此苦果。第二类不可行骗、以骗人为手段,逞己私欲,亦必受此苦果。勇笔:原来如此。可是,那个专好占人便宜受报应,那另外的人,比如说一对夫妻及第三者,共有三人,这个因结如何成果?不可能三个人都有牵连,而再次转为人时,再去尝受这苦果。菩萨:有可能如此。也有可能在这一世,他们没有牵连,可是夙世以来,他们有所牵连,就完结这个苦果。勇笔:感谢菩萨开示!弟子明白了。菩萨:那么今夜著书就此结束。第五篇 解元辰病南海观音菩萨 降圣示:续着《因果病象印证》一书,勇笔贤生难得前期你有许多问题与吾探讨,以目前你所负的事务中想必很难再有时间作自我充实了。勇笔:是的!每一个人不论所从事于何种行业都有其瓶颈,若不能加以充实自我将是很难突破的困境。幸好弟子目前手中,领命著作中有许多可以就地取材的数据,否则弟子将要感叹江郎才尽了。菩萨:你越来越知道谦虚了!虽然没有好好的时间来给你温习新知识,而能够有这样的成果,也算差强人意。勇笔:不敢!弟子不敢以此自满,待手中这几本书告一段落后,弟子将请求闭关三天,届时尚请菩萨加持,并传授弟子大居士正乘菩提心法。菩萨:你想修菩萨戒那容易,到时吾定将臂助。勇笔:感谢菩萨佛恩。对了!弟子再请教,这个业力牵掣干扰元辰病,这个理论尚请菩萨开示!菩萨:这个在菩萨戒中有一段文提及,虽然文本意不是在解析这个定论,可是却也可以作为一种印证,你想得起是那一段话吗?吾可略为提示,就是修持菩萨戒进入初奠基时有个显化……。勇笔:弟子知道了!菩萨恕罪,当时有修行者,历经生老病死,豁然了悟人生苦海,似真亦假,乃发心愿众生道即成正觉,而陀罗尼衍生正觉是为菩萨戒,今而又名众生大道菩提心,请问是不是?菩萨:很对!这一些印证,说明元辰病就是在众生苦难中偏离正觉,所受到的磨劫,藉因果考成正觉,也是佛渡有缘的无边法门之一。勇笔:但是陀罗尼乃是法名,他怎样衍成正觉?菩萨:贤生执相了!法中有法,是以生生不息,即如道家所云「道本无名,强名曰道」,其理相同。勇笔:感谢菩萨开示这个菩萨戒,弟子本欲不想修,可是在有些大鸾堂领懿命,奉恩主开办道务,及至有成后,竟弃扶鸾,而妄言要以更深法门传道,弟子就是不服气这一点,才拿菩萨戒法门中,一脉修持,以资辨正佛道相辅相成之理。菩萨:吾知你心意,好自为之,吾自有助力。对了!关于元辰病表里的问题,你还有什么意见。勇笔:不敢!既然业力的干扰,影响世人元辰,故病象不定,那么是否只有解业一途而已。菩萨:不!解业只是其中一种,当然「因果业,功德解」是为必然,但是元辰病,却有另外的方法,比如静坐,从静坐中养神,就好像蓄电池充电的道理一样。勇笔:弟子真正明白了。业力形成干扰,凡人受苦,我们可以从静坐来开导他解业的方法,及进道的方式,正如刚才所念的一段话,菩萨加以开示正有吻合,弟子才真正的了悟,那是所谓菩萨开示静坐正确方法。菩萨:这不在本章范围,下期吾解析静坐的因果病,再详加阐述可也。今夜述书停笔。吾回。第六篇 并发症、符之衍生南海观音菩萨 降圣示:回顾奉旨著书以来,将近三个月矣,故再加把劲,恐怕逾期缴旨了。勇笔:菩萨啊!弟子昨日整理稿件时,约略整理一遍,如果本书单独成书,当然稍嫌不够,如果上下两篇合并,则洋洋大观了。菩萨:不能存有这种想法,上篇是上篇、虽然准予下篇合并,但更应求得完美才是。好了!不谈题外话,今日吾邀桐君真人及华陀神医,就病理与因果相互牵掣及纠缠的现象,提出解析。有此好机缘,你可切莫疏失,枉费了这大好机遇,充实书中内容。好了!真人已到,你且去迎驾。桐君真人 降圣示:今日辱蒙南海古佛之邀,参着《因果病象印证》一书,实感荣幸也。勇笔:弟子接驾,请真人上座,容弟子敬茶再请教。真人:不用多礼。著书要紧,有问题尽管发问。勇笔:那弟子请教真人,一旦病苦在内不发,积久而成并发症,医理上如何解释?真人:此乃为本身抗力锐减的一种现象。譬如说,被锈钉刺伤,如果这枝钉子有破伤风菌而受伤的,这个人抗力不够,那么注定要倒霉了。换句话说,抗力足够,而钉子本身的细菌不容易侵蚀,则或可得避免。勇笔:那么这种症状,有可能是因果病吗?真人:没有。一般人都以为变幻不定的病症属于因果病,其实不尽然,像这种并发症,必有其病理存在,不能混为一谈。勇笔:那么弟子再请教,有一种病,比如早起会头痛,眼酸,手发麻,而实际上他并不是粗活的人,也睡得很好,可是医理上,却大都诊断为神经衰弱等相关病,这算因果病吗?真人:是的。这是一种因果病,因为这种病症,不是单一病症,头痛及手麻,一般人诊为血气循环不良,眼酸属视觉神经有障碍,如果诊断为神经衰弱,则必须再有睡梦不醒,才构成此症。为何说他是因果病,因为这些症状都属中枢神经,而此中枢神经又攸关于元神,换句话说,是元神弱。而元神之弱,唯一的解释,是被业力干扰,所以说它是因果病。勇笔:感谢真人开示,弟子想再请教,关于符法所造成的病症,不知真人可否解释。真人:这一点还请你去请教菩萨。吾解释至此告一段落。可,吾回。菩萨:关于符法造成的伤害,本来很少,就是因为符脉旁支过多,才造成如此现象。可以,你提出问题。勇笔:有个人心里上老是疑神疑鬼,认为被放符了竟似要发疯了,这是因果病吗?菩萨:完全正确。符力是一种藉自然凝聚的力量,被知道方法牵引的人利用,而发出就像水流。本来只是水流而已,可是却能够藉它来发电,这中间的过程,只是一个方法而已。再来解释,为什么受符者为何是因果病?因为符力既是大自然间的凝聚力,跟人身的小周天,是非常密切而息息相关,所以,人身会被自然力所伤,就是也同属于自然力的业力祟蚀人身,使他不但不能抗止,进而受伤。勇笔:弟子懂了。人本身已受业力所干扰,正常的防护作用消失,这个时候,必定很容易中符了。难怪很多符仔仙,都会先考虑要放符的对象,是否会生效,才肯答应,咦!不对。弟子记得很久以前,符法不是都已收回去了吗?那来的符法。菩萨: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符法不再传世,但已传世者,也有人代代相传,何况符法不再传世,也是近十来年的事而已。勇笔:原来如此,弟子明白了。感谢菩萨开示。可否暂停一下,匆促之间,弟子想不起问题请教神医,让弟子休息一会儿,好吗?菩萨:可以暂停,吾退。华陀仙翁 降圣示:参着宝书吾之幸也。贤生可有问题与吾探讨。勇笔:弟子恭迎仙翁法驾。有个问题请教,有种因果病却是从许多微不足道的小毛病引起,这种情形是否在这个小病的时候医好它,而遏止衍成因果病。仙翁:当然可以。只不过,如果是属于因果病,那么初期虽属小毛病,恐怕你也无法将它医好。勇笔:是啊!就比如说感冒,有的竟烧过头而成聋哑,甚至肢体残障,有的引起癌症等严重病况,这种有病引的因果病是否有方法避免?仙翁:这个问题你在上篇有提到,所以吾不赘(zhuì)言。针对因果现象加以解析,大体上一个属于并发性的因果病还有第三者的因素。何谓第三者?本身及病状,事与物,或者人均可能构成第三者。勇笔:仙翁的意思,应该是指于有外来因素,才会产生这个现象吧!仙翁:是的。如果没有这外来因素,比如说烧过头,但在发烧的过程中,如果可以细心的照顾,或许将避免它,这也就是说,这个当事人与照顾他的人有因果,同关系才藉他之手完成这个病症,而了结因果业。勇笔:仙翁的开示弟子明白了,这种情形属于间接,所以上天菩萨开示时,也是从平素多修善功德做起,在还没有业因缠讨时,就先回向消弭是最上策了。仙翁:是的。问题既已解析。吾回。第七篇 静坐因果病象南海观音菩萨 降圣示:著书。今夜吾开示静坐所连带产生的因果现象。勇笔:菩萨啊!请原谅弟子打岔,静坐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走火入魔,弟子尚未听过静坐有因果现象的产生,尚请菩萨先解弟子愚昧。菩萨:静坐是一门修持的课程,佛道两门均有明义传世,近来连异域洋教,诸如被斥为异教徒的基督别支,亦有流行起静坐了。吾之所以特别提出,乃阐述静坐,乃有因人而异之处,在静坐的过程中,是假体放松,灵神复苏。而在平常是灵神被假体束缚,因此颠倒过程中,才会产生灵神受干扰,而这个干扰来自灵界,当然亦包括因果业力了。勇笔:菩萨之意乃业力会在人们修习静坐课程中干扰,而产生因果病,若如是,谁还敢静坐。菩萨:谁说没有人敢静坐?一般传授静坐者,都有传授请护法神护持,则毫无问题了。所可怕者乃在不知静坐法门而妄行才会产生后遗症。勇笔:那么静坐的因果病象是产生那种情形。菩萨:大体上跟走火入魔的现象差不多,有如疯狂或者神识不清,但仔细可分别,走火入魔乃多为岔气神阻,故眼神及脸色属火红,而业力的干扰属阴症,会有眼神及脸色青白之冷煞状,另外,亦有静坐而产生气机不顺,身体某部突生病痛,未得其功反受其害的现象。勇笔:那么怎样才是正确的坐法呢?菩萨:如以正宗禅坐而言,双盘膝,眼观鼻,鼻观口,下颔敛,舌抵上龈,深吸气,徐吐气,气纳丹田,运行周天,至少须有一柱拱香之时,始有周天经脉行遍之功。丹道衍成手握八卦,置丹田外以助丹田敛气,成丹出华盖,结元婴。以上佛道静坐乃最为耳熟能详之法。圣门亦有静坐,不拘形式以正襟危坐为首要,定静为先决条件,立德为静坐目标。但此乃儒门养修智慧之法,与佛道两门有别,佛道讲通气海、贯任督,儒讲心灵智现通慧海。再者密宗之静坐,其中显密两支有其分别,密派讲神通,抉手印,此静坐又有特殊,目前许多修子求神通之静坐,即本于此,唯非密宗法门,别出心裁,故多有走火入魔者。勇笔:菩萨如此开示,那么,因静坐而造成业力侵扰,又该如何解?菩萨:容易。封其窍,再解其业,则无妨也。不过,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时日愈短复愈愈快。勇笔:感谢菩萨不厌其烦开示,弟子受益良多。菩萨:那么今夜著书就此结束。第八篇 缘生缘灭南海观音菩萨 降圣示:今日贵堂有缘道子合家参鸾,可谓圣会,吾等著书吧!勇笔:请教菩萨,这个「缘」字在因果论中占了全部贯穿的角色,可否请菩萨开示,缘生缘灭的真谛。菩萨:所谓缘,非单指于动的一方面,所谓缘生缘灭也只在动静之间,所以缘论中最怕起意,意起念动则失其静,无相已缺,万相蔽,则无以静起慧,慧不俱,智珠不生,则凡事无以明,亦因迷茫中自生障蔽。勇笔:那么因果论中,动静之间,如何相生而成善缘。菩萨:有意则行,行则有意,此乃一静不如一动,故不能因噎(yē)废食,必须有动而后始得其静。勇笔:菩萨所开示乃是理论,可否请具体举证。菩萨:可以!人生于世不论日常之间,或者修道过程都是处于静的一面,因为这是必然现象,所以它属静,也因而它会产生许多善缘;可是夙世以来,有无量劫业会产生波折,这是动。因而动静之间,不协调就产生蔽障,缘无由生,则无由灭。佛云一切法因应一切众生,但是至此,众生反陷入迷离,故佛云无我无相,空识两破,乃去动静之间鸿沟,亦乃顿悟之境界。可是因果论中,却有一环很难解释的疑问,即乃无量劫产生破坏动静正常程序的替换,所以又有许多辅助论产生,比如轮回代业,所谓轮回则乃藉一世一世的折磨消业因、代业即为回向,以此后修功补前过,以作消抵无量劫因。勇笔:这一课弟子头昏脑胀了,再仔细研究一会,才能消化,感谢菩萨开示。第九篇 明因畏果南海观音大士 降圣示:本《因果病象印证》一书,至今夜已届三个月限期,故今夜也是本书之结论,吾拟欲主着正鸾就上下两篇,作一个总检讨,以作结束,贤生以为如何?勇笔:菩萨有谕,弟子焉敢不遵,那么弟子不客气请教菩萨,人生在世,既然脱不开因果牵缠,如果有人索性任其沉沦,是否可以算是无言的抗议?菩萨:这是借口,因果有其定论,无因不成其果,放任自己,只是心中无正信懦弱的表现,岂是抗议?勇笔:然则,因果解不开如之奈何?菩萨:死结只是一个形容词而已,世间岂有不能打破的关口。试问,佛祖六年菩提树下的苦功,达摩九年面壁的功行,又岂非绝顶苦心才能臻(zhēn)致大智慧,而打破迷离境界,是以故,世间绝无解不开的因果结,只问你如何的解开它。勇笔:好吧!就算因果解的开,可是过程的艰辛,让人不能释怀,比如就有人问弟子说:今生今世我没有作罪大恶极的孽劫,横遭旁人欺辱,甚至占夺财产,如果说,我是前世作恶受如此报,而那些占我财产、欺侮我的人,他们前世作好事的福报,那么每一个人受了欺侮,都要自认倒霉,说是前世因果带来,于是人人都要用尽心机去占人便宜,才不会被说成前世是恶人,关于这一点尚请菩萨开示。菩萨:说得好!如果不解释清楚会让人误解这一世为恶的人,前世都是善人了。因果的定论,不是特定于前世后世这个意义,自从关皇登基掌凌霄,明定天律改正,果报为现世报,这就是要让造因者,早受其果,再者因之造立,并不特定于接续前果有新造因,所谓「新造因也就是自作孽」,人生过程除了轮回业在干扰外,尚有自性魔在作祟,一旦面临自性魔祟乱,明明不该作的事,你也偏偏有如智慧尽失般的莽撞行事,于是从起念到行事,另一个因果又形成。勇笔:菩萨这番开示,弟子举个例作证,尚请菩萨指教。比如说有个人原本脾气很好,可是有一天,他竟为事不关己的旁人纠纷,而偏袒某一方,而他人所以偏袒某一方只为他讨厌另一方,因而单纯纠纷,竟演成三方不愉快,最后另一方不甘受辱,竟愤而行凶,这是否可说是他受这灾,是个新造因。菩萨:虽不中亦不远矣!吾再加补充说明,所讲新造因的先决条件,在于必须没有夙世迄今的瓜葛,纯粹有如两条并行线之扭曲碰触。以事例而言,你刚才举例中,那人之偏袒原因,若非厌恶对方,那么就是新造因了。勇笔:原来如此,弟子明白了!菩萨:上天之所以要降因果病象析论及印证之书,就是要让世人明因畏果,加强普化因果论深入人心,以作暮鼓晨钟,唤醒世人以愓恶果之心,而免造孽因之行,因而书之阐述注重因果梗概,首要目的即让世人能够认识何谓因果,才能达到正因畏果的宏效。本书至此,全部结束,下期吾已商请贵堂关主席作跋文,吾乃不再降堂。又示:与诸有缘共结砂盘神缘,吾亦颇心喜,尔后有缘自有再会之期,甚愿诸贤生道程自始日进无碍。本堂主席关 登台跋圣示:吾为因果病象印证一书作跋夫!人心不善,恶业滔滔;天意无私,恩泽绵绵,为普渡众生信畏鬼神,乃阐述因果之论,丕振人心,进而思善立德。本堂有幸,荷蒙南海观音菩萨木笔挥鸾,开着上下两篇因果病象之圣书,以壮圣门宏开普化之声势,尤其上篇《因果病象析论》,颁书寿世,普化颇收宏效,而可为当今圣门普化方针立一指标矣!今续篇由其撷取菁华理论,补以实例案证,则更加精辟阐述因果之论,而达深入浅话之普及效果也!吾深愿世人阅书之际,尚加体悟因果之来龙去脉,及其衍生之枝节,则对人生平顺运大有帮助也!切莫随手翻阅,当作马耳东风之言论,庶免有负观音菩萨著书之苦心也!兹值书成,数语以志篇后是为跋。完因果病象印证之新注解目录恭接著书玉旨济公活佛为序地藏王菩萨序地藏王菩萨序无极麻仙姑降观音菩萨自序观音菩萨概论第一篇业债牵缠初始之现象第二篇劝正信因果第三篇聋哑今生多苦果,皆为恶口道无存第四、五篇如何解因果病症第六篇因果业报轮迴转第七篇解业良方信不讹第八篇精神错乱无边苦第九篇莫名病症牵扰久第十篇淫业造成遗后患,人生苦病竟无休第十一篇恶灵作祟无时在,异象由来最可惊第十二篇体质异常筋骨疼,早修解业免拖磨第十三篇幻象犹疑心不定,须防魔祟乱灵神第十四篇多行不义招因业,无妄之灾自省思观世音菩萨因果病象析论之总论观音菩萨前言观音菩萨概论第一篇地府因果例证第二篇淫业因果例证第三篇脑死因果例说第四篇夫妻因果论证第五篇解元辰病第六篇併发症、符之衍生第七篇静坐因果病象第八篇缘生缘灭─物质不灭,万有引力第九篇明因畏果补续第一篇补续第二篇沦入畜道是何因?补续第三篇智能迟钝之因果补续第四篇考道与因果补续第五篇因果业功德解补续第六篇阿赖耶识与因果补续第七篇天律与因果观音菩萨作完结总论本堂主席关登台?8?4圣示:本堂今夜恭领著书天命,更得诸佛上圣赐勉,愿诸神人能得同心协力,无负大命重责!本堂主席关登台今夜恭接昊天玉旨,命本堂城隍五里外接驾,本堂福神十里外接驾,其馀神人排班候驾。钦差金阙御史王天君降圣示:吾今夜降莅,乃为昊天敕赐玉旨开著新书,玉诏颁宣,神人俯伏。钦奉玉皇大天尊玄灵高上帝诏曰:朕居凌霄宝殿,痌瘝(tōngguān)万众,无时不以苍生为念!际值末法时期因果大清算,众生迭受因果讨报之纠缠,是以故,末法多异象、人心日益沉沦。尔堂应运创设鸾门普化,广颁善书之仪,广结文字善缘引渡众生,居功厥伟!早期创堂,即有观世音菩萨领无极懿命暨昊天玉旨,开著《因果病象印证》宝书一部,书成之后,众生无不如获至宝,颁传流佈,众生奉为圭臬(guīniè),一时洛阳纸贵,再版数十次;直至今日,仍然广为众生所热读争阅。然则天律改为现世报,虽然昊天律例,是为众生一体适用;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之因果律例亦是亘古不变,只是因应天律乃有新解。为使众生明乎天律与因果律例,不但相互不为衝突,仍然有众生在天律与因果律之中知所适从;乃敕旨一道,聘由原著仙师观世音菩萨为主著仙师,派命尔堂勇笔为主著正鸾,题其颜曰:「因果病象印证之新注解」。甚愿宝书已深厚泽于众生,新注解而后更加助益众生,明白因果律例之讨报与现今律例中之改变,进而使众生受益无穷!愿尔神人同心,书成之后论功昇赏!钦哉勿忽叩首谢恩天运岁次戊戌年六月二十三日济公活佛降?8?11哈哈!老衲来为《因果病象印証之新注解》为序「因果定论」乃为「天律」所依据之根本,二者虽非相互从属,却绝对是相互连动,且为互补。试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天律或因果?严格分际,即乃天律是根本,因果论为动力。然则,往昔在此二句之下尚有「若是未报,时辰未到」,但值如今,天律改为现世报,乃要根除隔世报之不平,因而已无「若是未报,时辰未到」之语;仅能在现世报之因果律中,若有立发诚忏,可得福报。《因果病象印証》一书乃为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于贵堂创建之初,秉于慈悯众生,且要助力贵堂办道艰辛之情境,故毅然请命请著此一阐述因果律例精闢妙论;果然宝书既出,全台轰动,甚至颁传海外。甚多众生正处蒙受果报之际,得此宝书,似是茫茫大海一块浮木,解济倒悬之苦!今时天律既是现世报,观音菩萨摩诃萨大慈悲于众生,故又愿领命,就此宝书再作新注新解,允为众生之福是也!哈哈!老衲为众生额手称庆!故于著书之前,乃来叙述以为序而勉众生。济公活佛降于台疆懿敕拱衡堂天运岁次戊戌年七月一日地藏王菩萨降?8?11序「菩萨畏因,众生畏果」,缘于菩萨深知种因之后果,乃如附骨之蛆,没完没了!但众生昧于因果,仅知目前业报之苦果,动辄怨天尤人,却不知此际之业果,係溯于自身往昔所造之恶因。故因果业报之立论,其关键是在「畏因」。尤其末法时期因果大清算,更有昊天关皇更改天律为现世报,因而不但菩萨畏因;衍生于修行之人,亦要深自惕励于戒慎造因。缘于此身既在修行,一旦造因,则业果当世显现,将使修行路程更加艰辛!推论而及一切众生,当然亦要知此因果律例之变迁,乃迄依据之律法如何,对因果律例之定论针对结构性之衝击。是为天降宝书,以作新注解,用心之良苦!末法众生虽然业报接踵(zhǒng),但是天开普度、大道颁传,更有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时时刻刻眷顾繫念众生,因而早期有《因果病象印証》,乃迄一系列因果书。今时有针此变动作新注解,东土众生何其有幸!故宝书之著,吾愿众生雀跃,争相取读,切勿视为一般吟咏,庶免宝书在前,失之交臂!是为序。南无地藏王降于台疆懿敕拱衡堂天运岁次戊戌年七月一日地藏王菩萨降?8?18序「时代变迁法亦迁」,此乃诸天佛圣早有明训,然而此际文明愈昌盛,但病毒更猖獗!试看往昔之绝症,如天花乃至瘟疫,此际均有药物可治,但是接踵而来如世纪黑死病乃至伊波拉病毒,更甚者阿兹海默症等,犹然束手无策!正是所谓「人造孽不可活」。在目下世道人心之恶化中,上天虽有好生之德,却由不得众生造罪,自招业报!吾更要提醒众生:南北极之永冻层亘古病菌,一旦因冰层溶解而释放,则其荼(tú)毒之祸害将更甚于往昔!而且以今日医药之水准,更是束手难敌!故吾所云,正是众生切身所需谨慎,更是不可避免将要面对!但时运既变迁,虽然法亦迁,天律更是改为现世报,往昔总总虽然有其脉络可循,但不可讳言,其变动之大,实亦衝击甚大。今日幸有南无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怜悯众生,著述《因果病象印证》于前;因应天律变动再做述论新注解于今,可谓众生福音!际值书之初著,吾不揣愚陋,谨述数语,一为光赞宝书,二为劝勉众生,是为序。南无地藏王降于台疆懿敕拱衡堂天运岁次戊戌年七月八日无极麻仙姑降?8?18
圣示:吾今夜降莅,乃奉母谕为宝书颁敕凡例。(奉母慈谕:神人免跪)皇母慈谕:际值末法时期,一者因果大清算,二者天律是为现世报,废除隔世果报,虽属更近公平,然则,诸众灵儿乃愈受律例及果报之缠碍。尔堂奉懿旨创建,乃有南海观音菩萨著造「因果病象析论、印证」之宝书,为众生阐明果报,裨益众生解开因果枷锁。因应现世报律例,因果定论虽无改变,但报象及其历程乃有不同,故再悲心著造新注解。娘心大悦!除早前之殊例:「一仟本助印之功德,可化解一件因果公案」之殊例仍在之外,另懿准:凡每助印一仟本,另加赐免去一灾、增一禄、延寿百日,并准累计。(意即此书颁传之中均可适用)至一万本者,所增加赐均予加倍计算。(并著令三曹同証登注)凡能在著书期间,乃至书成之后,劝勉他人或引荐他人用心阅书,即予登注,比照助印宝书同一功德,每一人以十本计;若其人受引度向善,则比照为助印一百本之功德。(此例并予会知三曹同証)凡流通宝书,其功德著令诸天监察司神登注彙(huì)报,功德比照前例。凡在著书期中,乃至书成之发行等,尔堂诸儿女之发心护持,授命尔堂主席依律登注;唯懿准加倍敍录,愿尔神、人同心用命!并且此凡例适用于结缘诸善儿女,乃为用勉尔堂办道之坚诚!至盼诸众儿女体娘慈怀,各尽输诚!无极皇母颁敕台疆新社懿敕拱衡堂天运岁次戊戌年七月八日观音菩萨降?8?25自序昊天悲悯,再降著作注解,裨益众生前后对照(因果病象析论及印証──阐述因果理论及其病象。新注解,则为因应天律改为现世报,乃至果报会有不同)。吾亦悯于众生时受果报之苦!然则今有果报,溯于自身蒙昧无知之夙世所造;因而上天至仁至慈,不忍不教而诛,故在因果定律之内,法外施恩阐述因果报业。其所凭藉者,绝非天律,而是众生自己!是以宝书频降,不但弘扬鸾门诸圣代天宣化、普化众生之苦心孤诣,更使鸾门法船,犹如苦海慈航,济渡有缘;更乃贵堂数十年神人努力之目标是也!今新注解已颁敕,而将开著,吾有幸延续此一宝书立论及开著之神圣使命!当更愿:际此末法时中因果清算,众生似如热锅上之蚁,渴望渡脱险境之仙槎(chá)!吾乃义不容辞续领天命,与贵堂诸圣暨诸贤同心共愿,为众生而奉献。谨以数语,用为自序,并与诸众有缘共结善缘。观音菩萨降?9?15概论众生处在末法时期因果大清算中,却常有眼见或耳闻旁人不知修行,却也平安无事;自己虔诚顶礼佛圣,更加精诚修行,为何坎坷不顺?欲解此惑,吾先阐述一个重要观念──命程与因果讨报。何谓命程?语有云:「未先注生,先注死。」命程即个人自呱呱坠地时,乃迄死亡之日,全部过程之种种际遇及起伏。然则此际遇及起伏,由何而来?溯自冥司定案发交十殿转轮之际,你一生的际遇及起伏,已注入此一生命体;当然并非钜细靡遗全部登注,但是大事如:富贵或贫贱,或田产、子息、灾劫等,均有注成。而其所依据,并非单一因果事件,而是累世间善缘、恶业等等,加以累积达到冥律单一事件。如得财富、或贤妻、或孝子等等;当然相对者,即是舛运、灾劫等等。简言之,命程所发生之大事,属累世业缘而注成。因果讨报,乃属单一事件──乃累世中侵害无辜之受害者,于冥司申控,阎君审断而发旨讨报;故在人之一生间,有人甚频繁受冤亲讨报。此一观念之釐(lí)清,应有助于众生不平之心。但是命程好坏,是众生各自累世所积造,且已注入命象,必要面对,较难转圜(huán);但是因果冤亲之讨报,当下众生若能众善奉行,广为行造善功德,却可消弭于未缘熟;若已发生讨报,则亦能助益大化小、小化无!愿诸善众有缘深思而研味!第一篇业债牵缠初始之现象观音菩萨降?9?22此篇本文,乃为《因果病象析论》之第一篇,文中提及业债千万种,唯大致区分为:前业,即前世业。夙业,即夙世以来所累积种种业债。轻业,亦即属非人命之轻业。重业,即有人命,或牵连甚广、受害甚深之重业。另云及业债发生之前,多有徵兆及其现象。基本上,此一因果理论述之甚详;然则此一报象,是以隔世报为基本依据。时至如今,天律改为现世报,那麽业报将生之前,是否亦能有其徵兆或有警讯,俾使受讨报者能先有趋吉避凶,或诚忏化解之道?答案是:并非一定有。吾试举在「析论」中所举例而言:如多有恶灵示显,属杀业;此一报象在现世报之律例中,仍有之。再如言语失常,属口业,或有人际关係莫名损败;此在现世报律例中,仍有之。再如婚嫁、情缘不顺,属淫业;在现世报中,仍会有之。那麽现世报律例中,又是何种业报将无警讯或徵兆?现世报律例主要精神,乃在霹雳手段行雷霆之严律,以惩顽恶;因此一旦达到施惩标准,有司一旦批准施行谴罚,则如车关、血光、夺命、灾厄等,将无如析论中第一篇提及之杀业、口业、淫业等尚有其警讯,可以使受报者知所警惕,进而诚忏,俾有化解、趋吉避凶之道。由此可知,往昔隔世报之讨报,在受报者而言,尚有缓衝,并能先有警讯,俾得忏悔化解;但是现世报则无此契机!因为「现世报」必定属于重业,一旦达到施惩标准,雷霆谴罚即至!(注:编者按,请参阅文昌帝君主著之《现世报律例》)甚愿众生在研阅因果书之际,必要明白隔世报与现世报之差异。总而言之,「恶」不分大小,乃属加害于人,必生怨戾、必成果报!愿众生众善奉行!第二篇劝正信因果观音菩萨降?10?6在本书中,吾一再强调因果乃属一种「相对应」之事实动力;众生面对因果是如何心态?将是关键。如何解脱因果之绝对动力?吾欲明白阐述其脉络,而使众生明白;而非不明因果,一旦遭遇果报,或惊慌失措、或怨天尤人,诸此种种,不但不是正确面对因果之心态,更有因此旧业未消,新业又造!唯吾亦强调出:是要众生明白因果,而非恐惧因果──缘于「因」已种于未知夙世,故懊悔无用!只有知其缘由,始能开解即将面对之果报。所以建立正确之认知因果,是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认知清楚,才能生起正信。何谓因果?众所周知,是种瓜得瓜,但是其中纠葛繁複,几至可以牵动人生历程,乃至钜细靡遗;绝非往昔阳律所本之精神||欠债还钱、杀人偿命如此简易之二分法。基本上,因果本身即为一种相对应之理论,因此其产生之现象,亦必绝对是相对应之结果。吾试举一例而言:有为医者,不但不具「医者父母心」之仁,反而仗藉医病之绝对优势,对病者予取予求,甚至不顾病者痛苦磨难、甚而死亡!积造如此恶因,则其果报缘熟之世,必然亦是自身受尽磨苦,难得贵人医机之救治,乃至拖磨而亡!此即因果之对应。但是此为往昔隔世报之因果现象。(并非有所更改,其基本所依据之动能,反而因为天律改为现世报,因此加速;并且由繁入简,已不再由冥司审断,而后隔世甚或数世始报。)由于因果架构加入此一律例之催化,因而「动力加速、果报加重」,此即为现今众生需有明悟其变动之处。在因果律之基本结构及其依循脉络不变中,唯一需要注意及谨慎之处,即在天律改为现世报。是以奉劝众生,除有正信因果之认知外,更要有明白天律之变动。(正如阳法中有增减、修订条文,众生不知,则易误触法网!)第三篇聋哑今生多苦果,皆为恶口道无存观音菩萨降?10?13在本文中,点出今生聋者,夙世必属积造不信道、不信法、不信因果,甚而有因此出言譭诋谤道。或有不听父母训言,马耳东风不受教;甚至骂辱双亲,故形成聋者,乃至聋哑,悉皆以此宿因而成今果。然则天律改成现世报,是否仍依旧律,今生犯此恶业仍待隔世报生成聋哑之人?非也。旧律乃以众生犯此恶业,待入冥司审断,再行发放转轮注成聋哑果报。今时,则在诸天巡察之际,登注众生若有不信道、不信法、不信因果(在此阶段之人,尚可不受报),若因坚持自己之认知,但并无口舌之非,则仅属自身种下损福、损慧之根苗而已。但若有人相劝或引度亲近道场(若加婉拒而已,尚可无罪),却以自身认知而相互辩诘,甚至有恶言乃至谤诋(争议中常有此现象),则有司即加登注,若达符合现律,即予施惩。唯其报象当非侷限于聋哑而已(当然此一现象,亦是在报象之内);若遭施惩,最常见者:耳鸣不已、言语不清、官非缠身,乃至病业接踵而至,其中最严重者,即加削福。若属不受教、不听父母训言(在此阶段,尚有挽回之机),若至桀敖不驯,乃至骂辱双亲,甚至动手殴打双亲,有司即加施惩,削尽馀福,灾祸立至!总此而言,同一因,在往昔旧律乃注成聋哑之果报;但是今生若仅仅不信道、不信法、不信因果、不受教、不听父母训言,差堪在有可挽转之契机。但若出言谤诋或骂辱,则将已非隔世报,而是适用新律报象显前。众生当宜慎之而勉!第四、五篇如何解因果病症观音菩萨降?10?27此章主旨,乃为主著正鸾勇笔之提问。吾乃强调因果有其定律,「替代之法」亦有其定论。虽然自古以来,诸佛圣悉皆抱持慈悲救苦救难,但是既然已造其因,则将受此因之果报,是绝无可避免!唯一解开此一因果锁鍊,只有在其因既造而未缘熟之前,诚忏而后戒慎不犯,进而行善立德,具体化转业因之动能;并且可以发露改过向善之志行,契入诸佛菩萨之慈悲本愿,乃得灵验显化之助力。唯此一过程,是为往昔因果律之现象。今时天律改为现世报,若恶行之业债牴触现世严律,则其报象雷霆立至,恐已无往昔隔世报犹有缓衝及诚忏化解之机。因此,众生当须明悟,因果定律不改,但报象已无隔世报之繁冗。所以必要在所有因果尚未「业缘成熟」之前(缘于所有众生悉皆不知夙世以来有何因业),即要时时诚忏、时时行善,以此纯淨洁行,以契引诸佛菩萨之悲愿;一旦因果缘熟(当然持此心志,则可不触现世报之严律),即可因此获受诸有缘佛圣应缘救渡。在本文中勇笔提问,乃为众生请命:以发心助印因果宝书,可否解除因果病症,或蒙受佛菩萨显化解危?因而吾强调:以「替代之法」(缘于前因既造之故),只能时时存心行善,时时忏悔夙昔所造诸业恶,如此可消弭夙世因果之缘熟,更可不触现世报律例。众生勉之!第六篇因果业报轮迴转观音菩萨降?11?10此章主旨,乃在说明天律明定:诸考均可代业债讨报。意即末法时期因果大清算,修行之人又有诸般考关,故修行者「考关」与「因业」可以相互替代。但此一律例与因果律可以相互替代中,可以分为二个层次,及其讨报相关异同之处。首先,求修大道之修者进到修行,其业报已显,诸如魔考、道考、家庭考、顺逆考、情爱考,事业考,乃至朋友考,诸此种种(姑不论其考内涵是考道、或业报),基本上是已必须面对。因而修行者当应抱持「坚毅精诚」而面对,若能:任考不倒!则将「考道」及「业报」一举消除。(此业报当然仍属旧律之隔世报,于今显成,因而躲不开、避不掉,只能勇敢及智慧面对克服。)复次,修行者入道修行,道考及业报犹未显成(因此生所注成,仍然承续隔世报之律例所审断而缘熟),可资庆幸夙业未显。身处现世报律例已颁行之际,吾在因果书中有一定论,即乃「因果业,功德解」。修行者在道考及业报尚未缘熟之际(我人悉皆有夙累,切莫以为因果业报及道考未显成,是自身无考、无业;需知不是不报,乃是时候未到!)切宜时存惕励之心,众善奉行,广结善缘;正如前示:身处现世报之律,若积善德,当可立时消除业报。而此业报又涵盖道考,如此始能真正无考、无业。所谓「功德解」是何功德?解何灾事?在旧律中确有对治,但是新律已是以「标准程度」如:大善德化大灾凶,小善事化小灾晦。因而众生只要记取此一原则,当可助益道程顺遂。附注:功德者,三佈施悉皆是;更可广泛针对旧律及因应新律。第七篇解业良方信不讹观音菩萨降?11?24本篇主旨,阐述因果病象大致区分精神与身体,亦即无形及有形;无形又胜,更激烈于有形!一般众生常将精神病患之人,归列于受因果冤亲所干扰,基本上是没错,但以往昔隔世报律例而言,是因果业报注成今生命程,直至缘机成熟而显现。但是于今现世报律例已施行,则在人生过程中,将更容易引发精神刺激,乃至神经失常。(众生是否有察感,近世以来此类患者有增多趋势?)诸如人际情感之刺激,受到人际不善所侵扰,甚至躭迷沉溺于某些逸乐;尤其科技昌盛,手机、电脑普及,而有浸淫甚而躭溺电玩,乃至产生神经失常(非止于精神病象,亦有牵连于神经失序等病象)。际此末法时中,因果清算,除已注成命程之外,尚有接踵而至之报业;乃至因新造罪业,而牵引触发现世报律例施惩标准。首先,吾先注解:因果病──无形之侵扰,形成精神病象,其必要条件是重业因果;即五色令旗中之黑、灰二旗所讨报,始能侵身。但现世报律例施行,则青、白、黄三旗之讨报虽然不能侵身,但以阴界磁场之「灵力」干扰阳界磁场之身元,一旦如上述之情感刺激、人际凌、不善人际关係,乃迄自身躭迷于逸乐,则本具之磁场防护网出现破隙,乃予轻业讨报之因果,亦能形成精神乃至神经系统之失常病变。复次,身体病灶伤碍,当然仍依循五色令旗之轻、重业报。但是今人不复往昔淳朴良善,功利抬头,因而处世多以利益优先。是以故,亘古病菌之出现,黑心食品之製造;更甚至对于自然生态之不爱惜,或加速破坏等等,造成本身防护力已逐渐减弱,伤害自然加重。在面对如此情境中,因果讨报是为基本动力,但外在客观因素却是加速、加重,间接造成更严重之伤损!大环境是如此,个人虽然无力回天,扭转此一现象,但是基本上从自我本身妥善保护,进而同化或感召周遭人等,在与时俱进之努力中,可以有效遏阻其外在之祸害,进而消弭自身受报业侵扰之伤损。当然由自身做起,无非即乃心存仁善、广结善缘,至少是填补自身防护能量之减弱,以及消弭业缘尚未成熟而避免重大衝击。第八篇精神错乱无边苦、第九篇莫名病症牵扰久观音菩萨降?12?1说明:缘于原书中此二篇乃阐述同一主题,因而吾加以合併做新注解。原书点出精神错乱之病象,主因在杀业重,及有忤逆尊亲之夙业;另提及有形躯体受冲煞牵引,导致身体产生莫名病象。首先说明,上述所列原由有明注:乃夙世以来造有其因,在轮迴之间终必缘熟,乃注成命程有此病灾。吾作举例说明:往昔医家处方中,有一味药谓之「药王」,其意乃「促发」处方中各药之药性;有者是中和,其相互有剋性,导致药效大减。此例适用众生在轮迴中,此灵及此身已蕴受注成精神错乱,或莫名病象,只是缘机尚未成熟,故隐而未发。正如目下之医者,一旦检诊出身体有肿瘤,纵然是良性,亦必警告当事人必须追踪治疗,否则突变恶化,恐将措手不及!灵神与躯体一旦注成有此病象,虽然当下尚未发露,只缺「药引」而已,并非代表不会显现。因此夙业,由当下之「冲煞」破坏身体与灵神之防护能量,于焉病灶发作,使人难以察究是何原因致使如此重病。以上说明,是重点提示众生:夙世中各人有否造下触引此一精神及莫名病象无从得知,但却可未雨绸缪,防范牵引之药引──即是莫犯上述之罪业,并小心防范日常间诸煞之冲犯。尤其际值当下天律已更改为现世报,一旦有此夙业注成命程,若能警惕,勿犯重杀业及忤逆不孝,如此至少可压制「药引」,不促发冲犯诸煞。只要立即浄袪,当可免于牵引促发命程病象。总此而言,预防胜于治疗,一旦精神错乱,及莫名病象已发显,则其治疗,纵然医药发达但却仅治其表象而已,深层原因是在夙业注成之「命程」。甚愿众生惕勉之!第十篇淫业造成遗后患,人生苦病竟无休观音菩萨降?12?8原文主题是此二句,但今新注解吾更改一字,是为「淫业造成遗后患,人生苦难竟无休」。为何更改此字?缘于往昔律例,以淫业属极阴之气,故为伤身。但今非昔比,以文明昌盛资讯发达,容易产生人际关係;尤其人口暴增,全世界近在咫尺,故人际更形複杂。古语有云:「万恶淫为首」,又云:「色字头上一把刀」,往昔师者常诫其生慎戒荒淫,大都只为功名设想,但今时若行造淫业,则非仅止于功名及伤身而已!以目下资讯之发达,一旦陷入桃色纠纷,轻则名誉扫地,重则伤身害命。试言,任何和谐之家庭或者人际,一旦掺入不伦之关係,则朋友反目、家庭破散;更有受害者,若失去理智,则伤害生命之事时有所闻。因此自古迄今,不论何人相引以为戒!即以淫业所牵连非仅单一个人而已。若从青少年而言,身心发育尚未完全,一旦陷入淫欲之渴望,轻者斩丧身心健全发育;一旦沉溺其间,则失去健全发育之基础,则其生长过程必当隐藏缺陷,及至成年,悔已莫及!正如前述,淫业属极阴之气,乾道陷溺不知节制,阴虚蚀阳,百病丛生。坤道属阴,受此邪淫之阴,乃助长身心之淫邪,俱非守本之道;更易招致外邪、内魔侵扰,形成莫名病象;更遑论以邪淫而侵害别人所招致报复!先不论旧律对淫业之惩报──伤身、削功名;今律──易牵连他人,产生甚大扞(hàn)格及凶噩。因此奉劝众生,莫以「万恶淫为首、色字头上一把刀」仅属老生常谈,甚或教条式之警语而已!需知古人有此垂训,乃以血淋淋之经验,而成脍炙人口之名言。直至今日,社会新闻中以邪淫而产生甚大遗憾事件,亦时有所闻!愿众生惕而勉之。第十一篇恶灵作祟无时在,异象由来最可惊观音菩萨降?12?15本篇主题,乃在勇笔以贵堂善众叩问疑难事;谓此善众常作梦,见有噁心动物,及至见有人坐于床头上,诸此种种异象而呈叩问。基本上,贵堂神司查示:係为冤亲债主缘熟讨报,殊无疑义!然则众生亦常有梦,是否即是冤亲讨报,或为冤灵缠身?倒也不尽然。所谓因果讨报,基本动能在其「因缘成熟」;若无此前提之要素,则非因果冤亲。我人之梦境来源有二:其一,由累世因缘成熟,此一缘象示显于识海,即为梦境。其二,日常中眼见耳闻,较为惊悚可怖,或有深萦于心识之中,亦可招致意识罗织造景,而成梦境;即俗云之「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基于以上解析,可以得出结论:举凡梦境,能有二次以上相关之梦境(包含类似意涵之梦境),即属因果业报。若属乱梦、毫无章法及其关联,则多属我人意识之造景,是可无妨。际值末法时期因果清算,因而众生受冤亲缠扰──或曰恶灵缠身日益增多且时有所闻;因此需先能了解:此噩梦或恶灵梦境之缠扰,究係何因?始能有解。直至此际,众生受恶梦或冤灵缠扰之苦,应已甚多身历其境;所以,一旦发觉噩梦连连,事出有因,实应即速详查始末,俾益及早化解,免受其苦。附注:天律现世报施行以来,众生想必亦多耳闻,有重大害命之加害者因遭「受害者显灵」,乃致自首或破案。故当知目前天律已将因缘之时程,大幅缩短至当世,甚或数年、数月,乃至数天而已!众生切宜惕而勉之。第十二篇体质异常筋骨疼,早修解业免拖磨观音菩萨降?1?12此乃本篇标题之意旨,吾更改一字:早修之「早」改为「诫」。因此本文新注解,不但劝早修解业,更要劝勉众生,戒慎恐惧于造作此一业因。说明:众生体质异常者,谅必时有所闻;诸如易受法界众生之干扰影响,乃至人世间之较特殊场域,及磁场强烈或聚阴等等处所,即受影响。轻则略有不适,重则呕吐冒汗、睡不安宁等等现象。此一体质异于常人,则其日常生活之困扰想亦可知!筋骨痛者,并非如受伤或有骨骼病碍,乃为医诊无其病因,却莫名筋骨痛(此类筋骨痛有一原因属于神经痛,亦有产生筋骨痛之病象)。上述二种现象,在《因果病象析论》一书中,已阐述分明,其注成之因果,乃累世中造下「暗箭伤人」之因,今时缘熟,乃有莫名筋骨痛,或异常体质。往昔夙累我人今不自知,情有可原;因此,当时著书侧重解业。然则今时天律更改为现世报,因此众生若有已受报业,当应即速解业,若今时犯此业因,当即诚忏修善化解,庶免即速招致报业。既如是,当要新旧律所订之何谓「暗箭伤人」加以说明。在往昔明订之暗箭伤人,分实质之躲在暗处射箭伤害人命(猎者不在此限,另有因果律例);二则为以言语揭人隐私,或口齿刻薄伤害无辜。时至今日,实质射箭不复存在,但是却因资讯发达,暗箭伤人却日益广泛!因而已增订如:藉资讯发达、便利,蓄意攻讦(jié);甚至缘此恶意之攻击,导致无辜受害。(此一结果分三级:轻者仅受笑骂之辱,则业轻;如身心受伤,则中业;若害人命,则为重业。)而旧律之第二项,当然存续适用。此一暗箭伤人,其初始者,必定私心私利加以施于无辜之对象,并且伤人之后遗症,如身心受创者有时心灵阴影,一生一世挥之不去!故施于人者,自己亦当领受。是以将体质异常,或莫名筋骨痛之报业,使其领受其中辛苦。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既造是因,必成其果,甚愿众生明悟此理,有者立改、无者勉之!第十三篇幻象犹疑心不定,须防魔祟乱灵神观音菩萨降?1?19本章主旨阐示,有白日间(并非夜晚或睡梦中)即有察觉黑影,如浮光掠影在眼前闪过;或者常觉身后左右似有物体跟随。时日既久,医诊亦无病异,因此造成心神凝重,乃至疑神疑鬼,终致夜不安眼。日间精神颓废,竟造成神经耗弱,更有形成错乱现象,究其因原有二:其一,係为因果业力形成之警讯,唯若属此业报,则其异象必不长久。(此缘于末法中鸾门应运,乃多有方便善众叩问呈解之故)若持续未有改善,则属第二种现象,即为其二,乃属「心魔牵引」。所谓心魔,并非即已入魔;有人因作贼心虚,乃杯弓蛇影者即是。但是普遍中,能造成我人白日见异象,则其心神不固,易受外在磁场及物象所牵扰,殆无疑义。因此,绝对必要谨慎,切勿轻忽此一现象!然则有此现象之人,係以何因果注成?即乃伤害人命及灵命之业因。俗云:「蝼蚁尚且偷生,况乎于人!」因此害命之怨,其戾必深,一旦冥司准旨讨报,则白日亦可示现。若属自身心魔招引之异象,则其夙因必属常有仗势迫害无辜,以强凌弱,乃使受害者怨戾积深,因此注成心神易受外在牵扰,及自生魔障之命象。时至今日,此一现象困扰众生尤胜往昔!除因现世报律例加速报业之外,众生于今对于杀生害命之事,仍不甚戒慎恐惧;更且逞凶斗狠,动辄刀枪加害于人,乃至恃强凌弱之恶行,时有所闻,故怨戾既充斥,则报业当然即速即重!甚愿众生际此末法之间,切宜惕励向善弃恶,早得安顺人生,进而修行康庄大道!第十四篇多行不义招因业,无妄之灾自省思观音菩萨降?2?23主旨是为:无妄之灾。试言,按照常理本不该发生之事端,缘何刹那之间形成?主题云及「多行不义」,虽然可以一语中的;但是「不义」终究只是广义涵盖而已,诸如偷盗、抢劫、诈骗等等,但是其行之起心动念及结果,更是关键于无妄之灾之深重与否。但是旧律注成之报象,是可以由累世中每一件不义之恶行,渐行累积成一大「公案」,而注入此生命程。惟于今天律,已是新律现世报,则其不义之行,立竿见影,当世急速显报;故多行不义者,自然累积一定恶戾能量,招致无妄之灾。虽然因此牵动许多相关业缘,譬如重大恶行乃致速报,而成勾魂除命之重报;则其往后命程所需了断之因缘,又将如何?当然即是再次延缓果报时程。职是故,轮迴复轮迴,终致苦海沉沦,难以救拔!众生岂可不惕然而惊警、而勉之?复以旧律注成果报──以不义之业牵引无妄之灾,但是却又另有两种现象需加说明:其一,现世报律例中,如可界定出无妄之灾之报象,若属单一不义之行,其侵犯及伤害无辜较轻,则可依一次性小灾害了结此一业缘。若其起心动念甚为自私、甚至恶毒,并且伤及人命、株连无辜,则其所召引之无妄之灾,当亦可能使自身丧命。其二,不论旧律、新律之外,尚有一种「新造因」。意即受此无妄之灾者,夙世并无注成命象之无妄之灾,即其夙世并无深重之不义(或者此生并无此一因业之缘熟),亦无在今生造下不义之行,致须遭受无妄之灾;但却祸生不测,遭受无妄之灾,有致伤残或夺命之重报。众生当必时有耳闻,诸如无端遭车撞而枉亡等等,此即「新造因」。受害者并无此报之命程,却遭横祸,乃其「肇事者新造此一命债之因」,留待轮迴,冥司再行审断。(众生或有以为如此岂非不公?但究其因原,却是无数轮迴间,众生所积造之共业──乃形成此际末法之中,各自心性间所伏藏之共业之缘起。故目下世间众生多有不善心性,引导不善业缘,而形成自私自利之行为。)总此而言,昊天绝非不仁,但是众生亦尽非不善之恶,因此因果论是天律依据之准绳,凭以教化众生警惕,进而能形成此际之共善,而消弭往昔之共恶。观音菩萨降?3?16因果病象析论之总论《因果病象印证》一书之上半部──析论,总计十四篇,业已新注完成,吾乃补注总论。在每个时期,因应众生夙业夙缘成熟,故有所谓「天运应机而显」。斯时《因果病象印证》一书之著造,乃为昊天慈悯彼时众生甚受因果讨报,以及莫名病象之苦磨;加上贵堂亦新创道脉,亟需有缘善众护持,因而天降宝书因应时运。故此书甚多著墨于医家所云:精神状态之病象、杀业等莫名病象。时至今日,倏忽二十馀年已过,昊天之新律「现世报」亦已施行百数十年间,渐趋成熟;因此,在彼时所侧重之理论依据有所更动,是以昊天再敕降旨,乃有此书「新注解」之著造。众生身在轮迴苦报场之阎浮提地,虽然甚多道场乃至贤达,悉皆努力弘法利生弘传圣教,相与为勉!但是因果却是:自己造因,自己承报,只能坦然面对,无有他解;唯一可以预防,只有在「业报之果」尚未成熟之际,先予化除消弭,此乃昊天降著一系列因果宝书之慈悯,指明康庄坦途,俾便众生遵循。至今《因果病象印证之新注解》,吾乃上体昊天悲心,以今时天律所牵动果报之关键事例及条文,加以注解,俾使众生阅书知所明瞭而警惕,或避之、或化除,甚至趋吉避凶,是为吾之用心,甚愿有所裨益众生!缘于尚有「下部」,因此吾先概略述论新注解之本意,而利众生阅而能明,获益匪浅!是所至盼。观音菩萨降?3?23前言《因果病象印证》乃接续《因果病象析论》,而成首部专书阐述因果理论及案例印证。忆自三十馀年前,台疆一地鸾门虽已应运,但却尚未完全蓬勃发展,鸾门发刊善书亦仅三、四处而已。彼时众生,已遭逢三期因果大清算之际,但却无因果书可资阅读,及深入了知因果立论之所在。斯时唯一述及因果事者,仅只《佛曰三世因果经》,但此经亦仅简易式对比,如「今生坐轿骑马是何因?前世铺桥造路人」,故众生亦仅概略类推而窥知何谓因果。但是因果所牵涉之广泛,虽用「成网之蛛丝」作比喻,犹难尽列其繁複之纠结,当然不是《佛说三世因果经》之简易对比,而可使众生了知。上天因应众生遭逢因果清算,加上贵堂正鸾勇笔正是台疆鸾脉应运重要之一环,因而昊天慈悯,敕旨首著专书阐论因果之架构,及其所依据之理论。在「因果病象」一书既成而颁传寿世,立即全台震撼,众生有如久旱而得甘霖,如获至宝!因此一版再版,乃至数十版;尔后,乃陆续有因果案证之善书问世。是以,正如济佛在本书之序文中云及:「理论加印证,乃原则加实践,具体呈现何谓『因果』。」正是吾著造因果书乃至后来一系列因果书,用心之所企盼!然则彼时因应众生所遭逢之因果现象加以阐述,今时新律已行,故有新著注解,以应对此际众生所迫切需要!甚愿能使众生在暗渊中得见曙光,照见阶梯循步而上,得以解脱苦海沉沦!书前简言,是勉众生。南无观世音降于新社懿敕拱衡堂天运岁次己亥年二月十七日观音菩萨降?3?30概论书之传世,乃在利益众生;适逢末劫,众生常受因果清算讨报,是以天降宝书,阐述「因果析论」于前,再颁「印证」于后,俾使众生阅书先知理论依据之所在,再以实例案证为佐辅,则阅书者一目了然、心领神会,则昊天用心泽及众生广大矣!因此吾在《因果病象印证》书中,针对因果病象之理论及案例,带引主著正鸾访谒冥司阎王,更邀聘医仙降莅等等,乃在述论间除有律理之依据、案例之实证,更佐以相关仙圣述论相关之所在,而使众生阅书不觉枯燥;反因穿插仙圣之阐述及勉励,乃使阅者津津有味,更乐道于因果书之浅显易明,进而推广于友朋同侪,乃至亲眷。果然天降宝书,台疆众生受益,并推及海外;是以无负昊天悲悯众生之无知,憨惜无知仍要受报之求救无门!书成寿世三十载,今再加注新解,更是因应此际众生所迫切需要,故书在注之前不嫌唠赘,前言之后再作概论,是要阅书者能先知其要,再入其域,则易有所得,庶几无负昊天洪恩!南无观世音降于新社懿敕拱衡堂天运岁次己亥年二月廿四日第一篇地府因果例证观音菩萨降?4?6此篇主旨,阐述案例中主人翁其所罹患莫名病状,久医不癒之前因后果。前因──乃夙世情侣争执,失手勒毙而起;缘熟之因,乃以失足落水再加卧病,医未得癒。然则因果病象既成,是否即无可解之道?非也!乃在不知如何解因果而已。因是造于累世,果乃承受于今;是以因果之关键,即在此一牵连之因缘而已。彼时众生多昧于因果,是以藉著书带引正鸾谒圣,亲诣地府,由阎君将此案由之前因后果著书披露,以使众生阅书而明。但是,今日因果论及其依据虽无变异,却因天律改为现世报,所以类此莫名病象或久医不癒者,除在累世因果之业缘缘熟之外,犹需谨慎于现世报。因此,将此类病象及异象,针对现世报所依据之律例,列述于后:其一,莫名病象,仍依旧律多属杀业所累积,因此旧律「待」其缘熟;新律却「当世」缘熟。是已故,戒杀护生实为必要!但是若非清口茹素者,是否必定当世即需受此莫名病象?倒也未必。其中戒杀茹素,毕竟众生仍难全部奉行,故此一杀业,会将「维生」所必要之情境下,所积杀业会减半。易言之,除非蓄意杀生害生,始会受此当世报业。其二,久病久医不癒──新律中会增加为医、或手握权柄,意即有财有势之人失却仁德之业因,会形成此一莫名病象,及久病久医不癒之报象。此篇所述,在彼时乃因应众生所需,故详细列述,裨益众生明瞭因缘始末。于今新律、新注解,一则众生已较了知因果理论,二则会因天律更改即予加注,俾使众生能在新旧书以及新旧律中,得受启发,乃至惕励。第二篇淫业因果例证观音菩萨降?4?13本篇主旨:淫业,在《因果病象析论》中已有阐述;而在《因果病象印证》中,则以案例为主题,故众生可由书中细微研阅。今新注解,吾将原书中之重点作阐述。原书之主旨有二:其一,所显现之病象──如鬼交、如女鬼缠身、如夜梦异象,再如身体日益衰弱等等现象即是。其二,今生新造淫业,又比夙世造业为重!(此一重点,即已提点众生天律更改,已在施行中。)众生处于末法期间,加上科学文明昌盛,乃致人心不只于功利心切,更易受外在因素所勾起牵引;故在道德沦丧、欲望蠢动之际,淫业乃时时绾(wǎn)绕于众生心田与情绪中。当然心志萦(yíng)挂于色淫慾望之中,自然精神意志受影响;若躭迷其间,则易身元斲丧,乃至身心之执注入识海,则鬼交、女魂缠扰、夜多梦象,及至身体日益衰耗。此有科学依据,更遑论外力所牵引,则更如雪上加霜!然则此为旧律因果业,新律又将如何?基本上,新律所列现世报尤甚于旧律。众生试看近数十年间,今生造深淫业,当世即受报之事件可谓层出不穷,时有所闻。譬如轻者伤身、拖磨,多如过江之鲫,只是未上新闻,人所知不多而已;但闹出大新闻,如身败名裂,更至丧身者比比皆是!所以,原书中已点出此二大重点,甚愿众生细思量!但是,书已阐述既造此因之人所受果报,若未受报者,是否有解?昊天悲悯,既著因果书,当然除有警恶之意,当亦有解济倒悬之良方。其实「戒淫」是老生常谈,但是戒淫是消极;积极者,是防范或杜绝淫风,始为正本清源之道。是以故,善有缘之众生,当应有杜绝散佈涉淫之书画、言行;乃至传播媒体等等,悉皆为防患未然;甚或善言语以劝人,悉是无量功德,亦为消解夙世或今生之淫业,而免于果报!第三篇脑死因果例说观音菩萨降?4?20脑死现象,基本上是「一息尚存」,但脑部运作几近停顿,此一现象或谓「植物人」。论此病象,病者以至家眷悉皆磨苦灾难,甚至倾家荡产;不止病者苦难,近亲也是一场噩梦,此情此境殊堪可悯!因此,在《因果病象印证》中已有阐述,点出现世报律例之施行,乃有此堪称「苦磨厄难」之病灾。然则,全书中有完整阐述来龙去脉;今日新注解,吾再总彙(huì)整理出重点,并加以阐述及标点出新律所在,以平众怨,以释群疑!原文中,虽有列述其因与源头始末,但是一个报象,却必须有甚多因缘总结而成。如此一病象之因,其累世中必定有卖国或盗坟,或相关行为之因,及至今生缘熟之前,必先有二大现象:其一,身体异常;其二,运程晦暗。仅此,尚不足以形成报象,尚有「业引」。何谓业引?即为引爆此一因业之始。诸如喝酒(醉)开车;如与人相处不欢,甚至大打出手;及至医误,包含医疗错诊,药物疏误等等;如此始足致此病灾完全成熟显象。吾浅易而言:最常见是车祸,不论是自身受伤,乃致此病灾;或为撞及路人,致其重伤成此病灾;或为逞强鬪殴,乃至伤重成此病灾──均有其夙因今缘,加上运势低迷,乃致有此病灾。唯此一牵连,却有二大众生所不平及有所疑者,吾乃加注解:其一,若属现世报者,但牵连其家眷亦同受苦难,则天律失其公允至正,株连无辜家眷!乍看或是如此,但成为亲眷者,必有其因缘。累世造成今世成为亲眷之因,则成今生眷属;但是尚不足以必要承担其长年卧病在床,所必须付出之精神、心力、时间、财物等等,因此最重要关键是「共业」。意即此一病者之亲眷,累世间有共同之业因,今生始成为亲眷,而必须共同分担此一苦难(共业之论述,会有专章)。其二,运程暗晦之际,亦必不定会形成此一报象;所以在运程暗晦中,必要谨慎于前述「业引」之言行。需知,在因缘成熟之际,一点点小事件均足以引爆重业显成!因此重点在无辜之旁人,若因此遭受无妄波及,致成此一病灾,何其不公!是以故,因果律中有「新造因」所致,形成重大事件。(此一新造因,尤其新律特为重视,故亦有专章阐述。)类此脑死病象,在近世中相关病象亦多,诸如脑部有萎缩现象,或智能迟缓,更有相对应之过动等等病象;实则与此因果例证有其相关。唯既已成病象,语云:「往者已矣,来者可追」,是以故,若此病灾之家眷能心诚意正,立德行善,则依天律现世报化解,将比隔世报大!愿众生勉之。第四篇夫妻因果论证观音菩萨降?4?27俗谓:「无恩无怨不成夫妻、父子等眷属」,诚哉斯言!今生成眷属,其因缘也深,关键只在恩或怨之缘而已。从古至今,缘于儒家思想所主张之三从四德,因此妇女嫁夫即以夫为天,夫死即从子,是为美德。因此家庭风波绝大部分是父子、兄弟之间所起,甚少夫妻大动干戈;并且男子有权休妻,女子无权休夫,因而夫妻大多可以偕老。然则时至今日,女权意识抬头,讲究人人平等,加上欧美风气所致,故夫妻之间互有不和、乃致仳离时有所闻。而夫妻离异,有者好聚好散,有者却是告上公堂,甚而大动干戈、互有伤害,甚至闹出人命。因此夫妻因缘,已不再是单纯「恩与怨」而已。尤其如今现世报律例施行,更有恶业当下成熟,乃至夫妻原本仅是缘尽,可以好聚好散,却以现世报律例施惩标准(或以因果速审速决而促成报象,转趋激烈),乃使原本一对怨偶有机会形成二对佳偶之契机破灭,进而两造互有伤害,或名誉扫地、或破耗许多无谓财物,乃至心神、劳力、时间,更有造成严重后果之伤害等等。究其根源,家庭乃社会人群结构之最基本,因此「人伦」是为众生衍化进步不可或缺之精神支柱。故形成夫妻,必先由夙缘牵引(不论恩或怨),及至组成家庭,再由许多因缘成熟,形成家庭各个成员。但是不论善恩缘或恶怨缘,在人生过程中,总有消磨殆尽之时,故夫妻在大半辈子过后,已非「因缘」可以维繫;最关键仍在亲情之相连。但是,文明物欲却如腐蚀剂,侵蚀此一亲情相连,因而有造成夫妻离异现象。故要奉劝众生:夫妻初始是有恩或怨缘而成,但不论恩或怨,后天努力维持仍是一大关键。若真不幸夫妻已到水火不容,必须离异始安,却也要各自心平气和相互协商。因为处于此际,有现世报律例,恐因两造互争失去理智,小小引爆,各自恶向胆边生,造成互相严重伤害之后果,悔之莫及矣!愿众生思量。第五篇解元辰病观音菩萨降?5?11在命理学上「元辰宫」主精神,亦即人之心神、意志等;故元辰病,多有人将之解释为精神上之疾病。当然,狭义上如此解释并无不当,但是于今众生之元辰病,非仅止于精神疾病;举凡精神、意志,乃至莫名无精打采、持续萎靡不振,乃至成为身体羸弱,多有病苦缠身,且多不易痊癒,悉皆是为元辰病。(当然其中有一项,以遭符或静坐等入魔现象亦是,此在下篇有接续)如此谓之「元辰病」,与命理学上,若人有元辰宫暗晦衰弱,则易多病,是有相互可证之学理。但本篇主旨,是在阐述彼时贵堂初创济世之时,甚多善众叩问莫名病象,身体不但多病,且莫名瘦弱、萎靡不振等等,因此加以阐述元辰病之原灵,受业力牵扰所致之事理。然则时至今日,有所谓「文明病」,乃致元辰病更加扩张。吾浅举一例:有位年轻人躭迷于电脑、手机之游戏,彻夜不眠,隔日昏沉,时日既久,头晕眼花、百病丛生,究其原由,是因果业力或自作孽?此中分判,即需清查其命象业报显现之时程始可知;但是可确定,即是此一「文明病」,确为果报之「药引」。因此元辰病,时至今日更加扩张,成为当下年轻人易有之病象。若加上:年少不知敬天畏地,不信神佛因果,不行善德,而以现世报之律例施行,将更为广泛!由此病象,是时在原文中,吾有提点如何避免及对治元辰病──吾举电池为例,蓄存能量充沛,则可避免及对应今时,加以列述于后:若将人身比喻为电池,若能按规定保养及使用,则可使此电池不易故障,而且能量源源不绝。应用在人身亦如此:妥善保养知所节制,则此身可以延长使用年限,更可以避免故障多病,当然元辰病即不易上身!毕竟「物必自腐,而后虫蛀之」,若能使此身时时保持在最佳状态,则疑难杂症、莫名病象当不易临身──可是若有业报缘熟,另当别论。愿众生思量!第六篇併发症、符之衍生观音菩萨降?5?18本篇乃延续前篇,但在此篇中,吾有邀聘桐君真人及医圣华佗仙翁降莅参著,因而主旨乃以阐述病之併发症;以及众生疑为遭人下符,所产生之莫名及幻虚游移等病象。就此医理及因果理论作深入阐述,并列举其病象延伸之併发症等,与因果相互关联与否。首先,桐君真人乃为医理精湛之医家,故以病象之病理阐述,并直指许多莫名病象,并非绝对由因果牵引而成;换言之,病之初始并非绝对是因果,乃至此病后续衍出併发症,亦并非直接即是因果讨报!因此吾在此甚愿诸众有缘,当应再深入研阅《因果病象析论与印证之合订本》,对此一现象,自然更可深入了然于心。然则桐君真人直指众生莫名游移之病象,并非绝对因果病象,则其确切源头,除以医理剖析之现象之外,犹有一个关键点,真人以医理阐述故未述及,今在新注解,吾乃加注说明。其关键因素,仍有命程||意即由病象乃至併发症造成伤害损碍,尤有丧命等等,悉皆「命程」现象。文中已有提及如医圣所云,在小病中有外力、第三者造成,诸如自身轻忽不以为意,或照料之人未能细心体察,乃至其人适有因果缘熟缠扰,诸般凑巧之下所造成併发症。所以最关键原因,是其人有无「併发症之命程」,攸关其人后续是否因病伤碍之最重要关键。复次,众生常疑自身遭人下符,因此竟日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稍有物体晃动,辄见黑影掠过眼前,乃至日久神经紧绷,终致崩溃;甚至有人形成忧鬱(yù)、燥悒及至精神病象,悉皆有之。在二十馀年前著作宝书之际,当世擅长下符者仅一位;时至今日,此人已登仙,当世已无所谓「符仔仙」,故众生所疑遭人下符,实乃根深柢(dǐ)固之古早传说而已。(尤其符法早已由当今玉皇关圣明令收回,因此符法早已未再传世。只是新法已无,旧法仍在,有不肖者或能依样画葫芦,但不具符法之威力,充其量只是有其雏形而无能量,众生切勿自己吓自己!)职是故,由众生自心所疑,乃致造成身心伤碍之病象。医家有云:「心病犹要心药医」,因此众生只要坚信世上已无害人之符,则其病祸自消。最后,仍要说明一项重点,《因果病象析论与印证之合订本》在二十馀年前时空背景,是天律现世报犹在宣导期间;但时至今日,现世报律例已施行,因此夙业加上现世业,则命程之急遽(jù)变动是众生要深切体认!相对然符害之心,众生则可由莫名恐惧,转成坦然释怀。第七篇静坐因果病象观音菩萨降?5?25静坐与因果,乍看之间南辕北辙,几无牵连。但是关键在我人灵神平素中受假体所束缚,亦是受保护;但是一旦静坐时假体放松,亦即约束保护力大幅减退,此际灵神复甦(sū),因而容易接受法界灵讯,甚至干扰。因此,容易产生两大现象:其一,静坐不当,产生入魔现象──但其眼神是炽热而涣散。其二,受灵界干碍,不论是因果冤亲,乃至邪祟等,其象则眼神冷煞而凌厉。际此末法时期,诸大正教、各宗各脉协同大开普度,因此诸众有情各得依缘皈依道场;亦有甚多自立门户,别创教法之人,是以故佛魔併降,诸佛圣早有警示。虽然佛、道正教亦有坐工之传授,但是法是正法,授者却不免有疑虑之虞;受者,更有自身起心动念,即有不正确之处。因此学坐导致入魔或受祟者,早已时有所闻。故在此末法中,诸众有缘必需在学坐之前,即有健全之心理认知:其一,先了解授法者或其道场宫坛是否正信?尤其教坐之理论是否别出心裁、另闢蹊径?最重要关键:是否有护法能力?在学坐者略有异常即能加以导正或解除。其二,学坐者必要清楚认知:学坐所为何来?我佛教法之坐工,不外是禅坐及入定,悉皆有明确目标。道门亦是由坐工、练气,乃达飞昇之境,悉皆明确并且按部就班。最可虑者,是诸众有情学坐是求神通!此一观念不但不正确,更是导致入魔邪祟,乃迄因果讨报,终致可怕后果。因此,静坐是修行中许多教法悉皆明载,但是因修坐工导致严重后果,不可不防!而最关键即是慎选授师,及自身健全心理认知,始得受法之益,不受其害。第八篇缘生缘灭──物质不灭,万有引力观音菩萨降?5?25在本书新注解中,吾将标题增加为:缘生缘灭──物质不灭,万有引力。「缘」在因果论中佔了贯穿全部之角色,因此吾在本篇,以物质不灭及万有引力作解释。何谓「万有引力」?即一切万物相互吸引之力;举凡物体或物质之微粒,彼此相互均有吸引之力,此一相互吸引之力即万有引力。牛顿之万有引力亦称「平方反比律」(其公式算法吾即不再赘述)。通常物体对于地球而言,其质量甚微小,以沧海一粟为形容,尚且远远不及,故物体物质均会呈现向地球坠落之倾向,而非向外太空飞甩,此即万有引力之作用。所谓「物质不灭定律」(此亦有其公式,吾亦不作赘述),物质会增减,但并非灭失,而是融解与结合之化学变化。所以增加,是结合所致;减少,是融解所致,并非灭失。综此解释,回归因果论之「缘」。我人夙世所造,不论善、恶缘,基本上此一元素已存在,将之譬喻为「地球之母体」;众生在累世中不论多少次轮迴,其因缘均存在,即如地球上之物体与物质,均会受到万有引力──地球母体之引力向下坠落。此足以说明我人在无数轮迴中,所造作之业缘是母体,具备万有引力。任一众生在轮迴中,以物质不灭定律,因此难以逃脱此一因果业缘。此亦足以说明:为何任何因果,可以精确、毫髮不差、绝无有误,可以找上因果当事人?此一关键力量,即在「缘」。而此一「缘」所产生之业力,则与造作者息息相关。然则既是物质不灭,又何能缘生之后而缘灭?此在因果论中是为「相对应」。既然造下业缘,当然产生引力;亦即造作者与因果形成相互吸引力。所以要使缘灭,当然即要断除此一引力。所谓:「解铃犹需繫铃人」,在业缘既造形成引力之后,基于物质不灭定律,当然是不能将此业缘消灭,亦即不能断除其引力;但是却可融解或复作结合,简易而言,即是「消因果、弭业力」。当此一母体不复存在,则所谓任何物质之相互吸引力即不复存在。用更浅易白话解释,即是我人身上或多或少悉皆揹负因果业力,因此会吸引其因缘而成为报象。所以既造其因,又不能灭除其业力,只能藉融解(意即行造功德化冤释结),或再结合(意即广造仁善,以此新增善福化解旧夙恶业);此亦吾在因果书中一再强调之「因果业,功德解」!本篇主旨是在阐述解释众生所疑:因果报在无数轮迴中为何不灭?又为何能精准无误找上当事人?第九篇明因畏果观音菩萨降?6?22所谓因果,在往昔众生之认知,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并且视为隔世报,因而产生许多不平:许多今生未造恶,却有坎坷不平之事运;反之,有今生不善之人却能享福,甚至为恶而祸未至。因此关皇掌天运而改天律为「现世报」,以速审速结;乃至为恶者即速谴报,以昭炯戒,此为天运大原则之律例。但是基本上,众生却应明因而畏果,始能在夙世因业缘熟形成果报之际,能不尤怨;及至在报业尚未缘熟之前,因果已了然,而能戒慎恐惧,进而励行善德。际值此时,现世报律例已由施行有司严于执行之末法,历经上天迭降因果宝书以启悟众生;是以今时众生纵然未能深谙因果理论及其架构、依据,当也不致仅知「种因得果」之简易对比而已。一直以来,诸天佛圣常以「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加以阐述提点:为何成就菩萨尚且畏因?为何芸芸众生仅知畏果,却不知戒慎其因?今鸾门不但以砂盘阐述文字因缘,更以鸾门善刊广佈,俾使众生从中了知因果之牵连,乃至影响一生之起伏盛衰。所以在本书著作期间,有藉单一事例加以析解,是为以时事而解释果报之因,使众生在事例中,轻易明白:是何因致其果,而能心生警惕戒慎!在原书中,上下合辑业已完书,故在末篇以「明因畏果」而勉众生。但是在原书中,吾已在本篇述及关皇登基改天律为现世报,因此在末法时期关皇铁面施重典,一则缘于未登玉皇之前为众生请命于金阙,乃深知众生劝化不易,不但自身请命于上任,今时自身更为掌理天运之玉皇,因此不能不加强警恶扬善,挽回上任玉皇赐允收回成命,众生免于玉石俱焚!再者,众生既有「我未行恶,却未有福报,乃至他人不善却有福报」不平之鸣,乃需藉由现世报而平息。职是之故,众生更应深体因果之意旨──明其因则不造因,不造因则不招其果;纵然累世因缘成熟而现果报,亦能知其因而解其因,减轻果报。众生勉之!附注:原书至此篇上下合辑完书,但是为何开著此书新注解?即乃因应天律更改,故本书新注解尚未完书,吾将在往后以补续而著述,再将之合辑成书。补续第一篇观音菩萨降?6?29为何有因果?首先必要说明,因果并非上天罗织架构而以规范众生;反之,是众生自造其因,乃致牵引其缘而成果报。试言,在阎浮提地尚未形成天上、人间之际,众生悉皆佛性,并无造作善恶因缘;既无其业,何来其果?因此,因果并非由无始以来制定,乃是众生在阎浮提地间:清轻者日愈上升,重浊者日愈下坠,乃形成天上、人间两个世界。在重浊世界中,众生开始产生欲望,开始互动,因而开启善、恶之造作。从造作间形成因缘,职是故,由其「因」牵引轮迴中之「业缘」;是以故,人世间诸般「现象」即为果报。因果律,在无数众生之造作中,千头万绪,每一因源,如蛛丝般与其他因源纠结,即是形成「报象」。芸芸众生有善因、有恶业,各自牵引自身人生过程中诸般际遇。俗语有云:「一生吃多少饭注好好!」但是究其根源,有多少福报吃下多少饭粒,即是要夙世间造作多少善因转成福报。复次,今生坎坷病灾甚至凶厄,有此报业,其牵引力量即乃夙世恶业所招致。历经无数轮迴,结合无数因源,在此错综纠葛之因缘,绝非平行线,因此必有交集,产生结果──亦即将其因源了结。总此而言,所谓「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因果之于众生,绝非上天惩罚,乃係众生自造其因,始有因果。甚愿戒慎而惕勉!第二篇沦入畜道是何因?观音菩萨降?7?6畜生道,在六道轮迴中虽非最为悲惨,但是于人道而言,畜生道是仅次于阿鼻地狱而已;换言之,即是在人道中造作罪大恶极之辈,乃有此畜生道之惩罚。吾将先列举往昔律例加以说明,再列新律同时做说明。旧律中,以「不忠不孝、不公不义、强盗、杀人、掳掠」等罪恶判入畜道。旧律所列载,其字面意义众生悉皆可以一目了然;其中只有「不公不义」较有模糊空间,因此特加说明:所谓不公不义,乃指在上位者或有权势、或有财势,或仗武技、或有邪术等等之辈,其行为不公义,则所株连必较广泛。易言之,即是受害者将更为广泛,普及于各层面,故以此罪恶乃判入畜道。新律,并无删减旧律所列载,于今仍是适用;今更增条文列载,得判入畜道如下:一、所行畜生不如者。所谓畜生不如者,以乱伦之辈;更有甚为恶癖之行为,如目前甚多之侵犯年纪幼少之少年、童男女,甚至有对长辈等侵犯者。二、丧心病狂者。诸如狂乱随机杀人,造成甚大伤亡者,此辈亦将得判入畜道。三、仗智慧行巧思诈骗,牵连广泛,受害者甚多,此辈亦得判入畜道。语云:「人身难得,一失人身,再复已几何?」人生在世,不知珍惜此有用之身,却仗藉此身所得之智慧、技能或家势,却迫害无辜(纵然此身在当世已受阳法制裁),一身却绾繫无数冤怨,一身如何偿?因此只能将之判入畜道,使其身受(实际上肉身只短痛,灵神却长痛)在畜道受刀割、火烹之煎熬,以此释袪众怒之怨戾。有者其罪恶更深大,受害者多严重、悽惨,则更可以将其灵打散成残灵投入水族,则一灵受千百种刀厄苦难以消罪恶!今日阐述列载沦入畜道之律,实乃目下人世间甚多符合此一律例者(虽在芸芸众生中係属少数,但新闻报出,仍然让人触目惊心!)因而特加详列其条例,俾以警勉众生相互为戒,并广为劝善!第三篇智能迟钝之因果观音菩萨降?7?13时值人心唯利是图,有利可图之机,无不用尽心机──或巧取、或豪夺,甚至设陷诈骗等等,无所不用其极!目下诈骗集团之猖獗,随时随处可见、可闻,轻者受害仅为些许财物而已,重者却可能因此三餐不继;或为救命治病之钱财,更有因此想不开,乃至忧鬱(yù)或轻生等事,悉皆此类仗巧思设陷阱,甚至同伙诈骗等等,食髓知味,长此以往害人不浅!积此罪业,其果报必然是使其不再能仗心思巧慧,更甚至使智能比诸常人更为低下。但是仅此报业,犹不能消弭其所造之因果业债──因其牵连甚广,故在新律,乃有将各方之因缘总彙,形成一次了结。吾作简易说明:有一位智能迟钝者,在其发育成长过程,父母亲长发现之后,开始费尽心思、精神、体力、财物,悉皆耗费不赀,犹要牵肠挂肚,忧虑是否可以治癒如常人;再者,此人之人生历程,受尽亲友及同侪(chái)乃至周遭人等之轻视、冷淡以待,甚至有欺凌等情事,此一过程现象,悉在新律因果之了结。意即此子自身夙业,注成此一命程报象;但父母之付出,即是在夙世间有亏欠此子,因而藉其报象而成亲子因缘,併为了结。当然周遭人等,则有在其造因时之受害者(唯吾必须说明:亦有『新造因』。意即此一事件中人,有者并无因缘,但却无端欺其弱势,甚至霸凌,则是新造因。)际此天律改为现世报,而目前人心之不善,思欲不劳而获、多行诈骗情事。切莫以为今生已不报,他未必相信有未来世报象,因而怙恶不悛(hùèbùquān),持续造恶。但自身未受此智能迟钝之报,但新律却可以总彙因缘,使其育得智能迟钝之下一代。故奉劝众生,切宜谨慎戒惕天律现世报可以加速──纵然自身未受报,却可以由至亲之人使你偿抵此恶业!第四篇考道与因果观音菩萨降?8?3际今末法时期,虽曰因果大清算,但是末法时期,上天亦是大开普度之门,因此各大正教之宗脉无不尽力代天宣化,协同此一大事因缘;故众生可以轻易亲近道场,皈依善知识修行。故在此期间,不论皈依或修行之人,比诸无信仰、无神论者,约以二分之一强。所以修行在众生心中,已是一大精神支柱,加强自身心灵寄託之动能;尤其深入教义、勤于教法之修持者,亦有与日俱增之趋势。但是佛、魔併降自古皆然!尤其末法因果清算,对于修子而言,更乃一大阻道之动力。所以诸家修子在修行历程中,很容易遇上「考道」,此一考道,排除自身之退堕,以及自身之凡业(诸如事业、家庭、亲长之负担)压力而外,一切考道,其关键两大因素──魔障与因果而已。所谓魔障,又分内、外:内魔──即所谓心魔。由自心从非正道、正信之教法中而起魔性,因而偏离大道。外魔──乃属甚多修罗魔众投入人世,仗藉魔性断章取义于正教教法,称师作主,祟惑修子。因果──修子虽然精进道程,但仍不能摒除因果缘熟讨报。故修行历程中,因果报象会针对修子各自缺失或弱点;譬如修子贪财,则显财考;若不能戒色,则显色考;若家庭问题重,则显家庭考;若亲长眷属间不融洽,则显亲子考。尤有修子受「法考」甚重者,乃缘于执于教法而争,乃易受因果报象所牵引,更易受魔考。是以故,在末法期中,众生只要有善发心,即可亲近道场修行大道,但亦因此在魔扰及因果清算中;要从修行道程自始至终坚恒不退之修子,可要历经重重关考!因而必要勉诸修子:凡在修程中遇上诸般横逆,切要冷静思考,万勿小不忍而退失道心,枉费修行之前功!第五篇因果业功德解观音菩萨降?8?31在因果系列书中,一再强调「因果业只有功德解」;唯因业之造立,是明确可见知,然功德如何解其业?尚未尽说明其始末,因此今日将其列入专章阐述。因业造立之时,由人间司神,乃至诸天巡司、神祇作登录,乃至通报冥司等确立其业因。斯人归空,若在世未足修行,超证上生天界淨土,则必入幽冥地府。此时,各殿阎君审断其一生善、恶:善者登注福因,恶者登注业报;然有受人欺辱等等,亦可併向阎君申控。待阎君审断定谳,则有冤报冤、有恩报恩,待其转轮之后,命程注定一生际遇。所以在世善、恶,归空总结因果定论。至于冤亲讨报则是有二:其一,其累世中所造作诸善诸恶已经定谳,到此际,相关业主若已到报业缘熟,则阎君准敕派令(即在因果书中所列述『五色令旗』,以区别因业轻重),亡灵得令,可入阳世讨报其业。此际,阳人受因果缘熟之冤亲领令前来讨债,又将如何面对──即是因果业,功德解。但是此一功德解,绝非我付出一些善款或造些善事,乃至末法时期因果大清算,上天悲悯特开方便之门,处处道场可以造功德迴向而解;如此解法仅是治标,尚难根本解决!因为不论任何善功德迴向,包含人间道场之迴向,均止于彙报冥司阎君,注销此一因果业而已。诚然冥司阎君若注销此因业,撤回讨报令旗,亡灵冤亲纵然是以黑令讨报,一旦收回,即不能对业主再有实质讨报。可是众生若有受讨报之实质经验,即能感知此冤亲亡灵在迴向、和解,乃至保调灵修之后,亦即此一讨报结案之后,仍有人察感:似乎仍受冤亲亡灵之影响!此中关键,即在功德如何解?析论至此,众生切勿以为一定要功德很大,亦即要拿出许多钱、造很大功德,才是正解,此为迷思及谬误之认知!实际上是在「发心」。总合前述,冤亲由冥司阎君敕令讨报,芸芸众生、茫茫人海,此冤亲亡灵如何找到业主讨报?关键即在「因缘」。换言之,冤亲与业主两造有一条「因缘线」在彼此手中,所以冤亲不用找,凭因缘即可来到业主面前;而受报业主也不用躲,因为天涯海角凭此一线因缘,冤亲亦是立现眼前!故一切功德迴向和解,均是流程所必要──即是注销因果业之程序而已,冤亲亡灵仍可凭藉「因缘感知」,而影响受报业主。所以欲求完全了断此冤亲亡灵之讨报,即是阻绝其因缘之牵连(引)。那麽如何阻断?只有一个方法:至诚忏悔。当一位受报业主得知因果冤亲显现时,立即至诚忏悔,此心一起,犹如绝缘体可以隔阻电流一般,立即将此因缘阻断,再依道场流程办理化解因果,如此即可圆满完善了结此一业债。吾在因果书系列中强调「因果业,功德解」,今日详尽列述,冀期对众生了结因果业报有所助益!第六篇阿赖耶识与因果观音菩萨降?9?21所云阿赖耶,梵语义为「藏」;因此阿赖耶识,中土译为「藏识」。此识名亦多,但广泛称为「第八识」。其义有三:其一、能藏,以是能摄藏「法种子」之故。其二、所藏,以是一切杂染法所薰、所依之故。其三、执藏,以是有情执为「自我」之故。故此识乃为业用,实为「业报主」。我佛教法传入中土,对此八识,一切凡俗乃至二乘圣者犹不开示,缘以其理奥义涩之故;唯阿赖耶识与因果有密切关连,乃至息息相关,因此,吾在本书择要阐述,俾以有善慧根器者能缘此而明悟。云何阿赖耶识与因果如此紧密,又息息相关?吾浅举一例:我人之身,犹如终端显示器,而此显示器内建接收电波讯号之晶片──即为阿赖耶识,将累世一切法、一切受薰、杂染悉皆依止,最后成为执此有情为「自我」。是以故,当一件因果业缘熟之际──亦即冥司定谳之公案,冤亲、灵障等敕准讨报,则有如基地台放射电波讯号,在茫茫人海之阎浮提地,其「受报主」藉此阿赖耶识──即晶片,及假身──即终端显示器,只要频道正确,即可投影显示于画面。故其「业报主」凭藉阿赖耶识,即可轻易找上受报主(此段理论与上回之『因缘线』实则同义,只是更深入剖析我人阿赖耶识如何使因缘成熟)当我人之阿赖耶识在一切所受、依止,及受薰染之习性触动「我执」之际;而在法界中业报主之讯号,即如电视开关已开,转动正确频道,则此一因果立即显现于眼前!阐述至此,众生当应明白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因果业虽在自身无知之夙世所造,但是它却时时刻刻在你身边,只要阿赖耶识启动对号入座之机制,则业缘即时显现,丝毫绝无误差!以梵义阐述阿赖耶识与因果,众生或有略为模糊不清,吾以汉译阐述,众生当可一目了然!阿赖耶识虽然名目繁多,但汉译直指──心,是以故,一切由心造、一切由心引:「心之所欲」,其造作之下,与所含藏之累世一切相互契合,立即显现因果──故我佛教法《三世因果经》开经明义即有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甚愿众生勉而研悟!第七篇天律与因果观音菩萨降?9?21「天律」乃为评断众生善、恶之准绳,是为防止众生偏差言行之律法。「因果」乃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结论,是属执行天律、评断善恶之依据,俾以众生在天律与因果中,可以不触犯天律,而得免除因果之报业。然则,是天律为重或因果为重?基本上,天律乃一切善恶之仲裁评断,是为天运乃至众生轮迴之最终原则。是以故,明悟天律之条例,不予触犯,基本上是可以免除因果报业!故而因果,是在天律条例中解释众生因何「轮迴果报」之现象。既如是,有天律又有因果律,是否有叠床架屋之嫌?实则不然。天律,是最高奖善罚恶、仲裁之标准;因果,则属于个人造下其因,必要承受其果必然之现象。因而在天律与因果,乃属相互为表裡,虽息息相关,却是二者各有其用,且不牴触。阐述至此,是否天律与因果:俱皆众生一事而有干犯二律,有一罪二罚之虞?却也未必!浅而言之,一人造恶触犯天律,则其恶,沉沦坠落地狱、冥司而受审判,此乃天律之大原则。再次,其人之恶,虽受天律仲裁、冥司惩处,是其个人造罪、触犯天律所要面对。但其恶行若伤及无辜之第三者,则为两造之因果,施者必要面对受者在因缘成熟之际讨报,故并无一罪二罚;实乃自身一事,造成无辜伤害,所要补偿而消弭其恶因。总此而言,天律在众生之言行中,处处监察以作约制,俾使众生知之而惕,惕之而慎,慎之不犯,则无因果可言!一旦造有触犯天律之言行,轻者,或可免除因果;重者,则将面对因果缘熟之际之报象。换个角度而言,会形成因果必然触犯天律,而触犯天律则有轻、重之分,不必然会成因果。观音菩萨降?10?12为《因果病象印证新注解》作完结总论因果实为明确!只要有因,必有果。不论善恶、不论权贵,乃至男女老幼,悉皆一视同仁;既造其因,必要承受其果,关键只是在时程而已。自古以来,不论修行者,乃至一般凡俗,岂非即在因果轮迴之中?我佛睿智,勘透生老病死苦,觉证圣佛,却也有数十万年之果报,现于觉智之佛身!则如我等凡庸之辈,又岂能免于因果之外?时值末劫,昊天悲悯降著因果书于贵堂,是乃藉鸾门大开普化之门,广颁文字因缘,而作有缘之引渡。于兹新律已颁,新注解亦阐述完结,乃在书后勉诸众有情善缘,各自应机惜缘,俾以本书有助开解因果枷锁,是为衷心所盼!南无观世音降于新社懿敕拱衡堂岁次己亥年九月十四日免费赠送邮寄天降善书通知欢迎添加金龙咨询个人工作室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