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氧沙林 http://m.39.net/pf/a_4341462.html
一、国医大师张磊教你如何做明医
笔者有幸成为国医大师张磊弟子,侍诊期间,张磊老师常常告诫我们“欲做名医,先做明医”,面对病患自己要先明明白白,不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如何才能成为“明医”?结合多年临证思考和对名医成才之路的探究,笔者认为,欲做“明医”,须树牢“一个前提”,做到“六个方面”,具备“一个关键”。
“一个前提”即德为先。医者仁心,古圣先贤对医德论述颇多,振聋发聩。孙思邈《大医精诚》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面对病患必须“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六个方面”,即博古今、谙医道、师名家、多临证、参西技、知人事。
博古今,就是要有广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人文素养。中医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离开了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医药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河图洛书、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诸子百家、棋琴书画等都当涉猎。张磊老师本人在私塾时期就做到了熟背四书五经,并在书法、乐器、收藏、诗词等方面皆有建树。
谙医道,就是要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功底。必须下大功夫,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读甚至熟背《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针灸甲乙经》等历代医家著作,明白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明堂流注》、六淫七情等医理真传。
师名家,即师从名师。名师不仅医术精湛,医德更令人敬仰。要做到趁早跟师、长期跟师、真实跟师、专心跟师。学好用好中医,重要的是“有中医思维,当铁杆中医”,张磊老师寄语门人曰:“医者必须要信中,信中方可大无穷。寻真先立愚公志,拨去浮云见太空。”而跟师,尤其是跟名师,会让初入中医之门的学子少走弯路,通过老师言传身教能对中医药临床疗效有更深刻认识。同时,老师的德、行、技、效会更坚定弟子传承中医药的信心。
多临证,就是学以致用,把从书本、临证中学习感悟到的名医大家教诲化为自己的经验。实践出真知,一个好中医至少要临证多年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建树。
参西技,就是要善于借助现代医学诊疗仪器,使中医四诊更精准。张磊老师主张衷中参西,中西医结合,但反对中医西化。他多次强调“中医人要信中,中医院要姓中”。信“中”,不是否定“西”,是要求中医人在面对患者的时候要运用中医思维,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去四诊合参、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现代医疗仪器检查可作为四诊的延伸,检查结果可作为诊疗效果评价参考依据。
知人事,就是要有社会阅历,了解人情冷暖,洞悉世事百态,通晓饮食居处、七情六欲、居处环境、四时气候等皆可致病,亦可治病。人是社会动物,不是孤立存在,只有做到天人合一,见微知著,方能少失偏颇。
具备“一个关键”,就是会融通、有悟性,能把所闻、所思、所悟、所用融会贯通,做到知行合一。
张磊老师经常教诲门徒要“读懂无字书,开好无药方”。临证中,所遇患者体质各异、证候表现多端,个人表述千差万别,医者如不能知常达变、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执中有权,就无法“从心所欲,不逾矩”,也很难在岐黄大路上,做好中医药精深大文章。
中医药是国粹,既然入身其中,就须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上有博古通今之略,下有经天纬地之才”,才有可能成为“明医”“名医”。(来源:中国中医药报官方号)
二、中医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医
(作者叶旭,来源:明医小安中医)
有文献报道,70%-75%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患过一次霉菌性阴道炎,约10%-15%的无症状女性中阴道有念珠菌的定植。其中50%的人经历过一次以上的复发,且各个年龄阶层都会有发生。
其发病因素比较多,如:抵抗力下降身体虚弱(病菌也是欺软怕硬的)、其它疾病导致(如糖尿病等)、滥用抗生素、欠缺生理卫生知识、感受湿热、寒湿等等,其病原体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属于单细胞真菌。
其发病特点主要有:一是症状比较重,瘙痒为主、疼痛和白带异常,严重时坐卧不安;二是大部分女性会出现反反复复,迁延不愈。
西医治疗此病主要就是采用输液或者口服抗真菌药物,临床患者有些有效,有些效果不明显甚至毫无效果。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要想减少复发的机会,就只有调整自身身体状态,增强正气,就是我们中医所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其实这个疾病是中医的优势病种,采用中医治疗,能够极大地改善身体的内环境,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发作,明显改善症状。
中医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以前西医没有出现在中国的时候,人们得了此病也都是采用中医药治疗的,疗效也是杠杠的。
在实际临床中我们也屡屡用实际疗效证明了这些,下面就举一个叶旭医生采用纯中医治疗阴道炎的案例给大家参看。
医案
王XX,女,60岁。
既往史:子宫内膜癌术后2+年,经过放化疗
现在症:医院检查出阴道炎,经过西药输液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寻求中医帮助。自诉外阴有灼热感(但我检查时未发现红肿),瘙痒夜间严重影响睡眠,白带不多,检查见外阴前部分稍有裂口。人比较疲倦,唇色偏淡黯,近日胃口欠佳。口干自主饮水但不解渴。大便日解成型偏软,小便可。
舌象:舌淡红苔白腻
脉象:寸关弦滑缓尺脉稍弱
辨证:脾气虚清浊不分湿浊下流郁热
治疗:健脾益气化湿
炒白术茯苓人参葛根
姜厚朴石菖蒲土茯苓
薏苡仁当归地肤子神曲
5付,自煎,一日一剂。
二诊:服上药之后瘙痒明显减轻,自觉疲倦感减轻,检查视裂口已经愈合。在服用抗癌药物,胃口还稍微欠佳,胃部隐约不适,近日觉有一些头晕。上方稍作更改。
炒白术茯苓人参葛根
姜厚朴石菖蒲土茯苓
薏苡仁当归地肤子神曲
鸡血藤川木香麦芽
5付自煎,一日一剂。
三诊:瘙痒基本上没有了,但因为服用抗癌药物有些损伤脾胃,近日感觉下腹部有微微胀感(具体不舒服形容不出来),自居白天有点尿频,无夜尿。胃口较之前好转,头晕好转。大便日次,舌淡红苔薄腻,脉弦滑缓。
辨证:病久体虚,不耐抗癌药物的攻伐,气血亏损
治法:健脾理气血化湿
人参鸡血藤石菖蒲麦芽
隔山撬炒白术合欢皮薏苡仁
当归制吴茱萸香附桂枝
牛膝
5付,自煎,一日一剂。
服完后特意到门诊处告知我上诉症状已经基本没有了,希望再开几幅巩固一下,所以以上方稍微调整一下,开具4副,嘱其一副服用2天,服完一副可隔日再服另一副。后有碰巧遇到,诉继续服用抗肿瘤药物,尚未见特别不适。
按语
1、我们中医治疗这个疾病不是着眼于“真菌感染”“细菌感染”这些,不是像西方医学那样简单粗暴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我们讲究的是“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我们着眼的是这个病的病机,它产生的原理是怎样的,是脾虚夹湿,那我们就是健脾祛湿为主;是寒湿阻滞下焦,那我们就温散下焦;是湿热下注,就采用清化湿热的方法;属于阳气不足、气虚抗邪无力导致的,我们就采用扶正祛邪的方法。只有这样找到疾病的根源,将身体内环境改善,才能祛除病根。
2、关于治疗的时间:这个要根据病情来看,如果疾病是急性期的,病情较轻浅,那么治疗起来相对就快。如果是得病日久,身体比较虚弱,发作频繁的慢性期,那么治疗就会有一个过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