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功效植物原料
1.植物染发成分的历史与发展
人类利用色素植物进行染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多年。根据历史记载,古代印度人、埃及人、罗马人、日耳曼人、中国人很早就已经开始植物染发。散沫花(Lawsoniainermis)是一种优质高效、资源丰富的色素植物。其染发历史最悠久,染色功效最齐全,全球最流行。散沫花英文名为henna,通常译为海娜,其提取物染色功效成分是2HPN(2-羟基-1,4-萘醌)。在古代欧洲,有用植物草木灰汁和羊脂混合将白发染黑,用胡桃(Juglansregia)果皮提取物将头发染成浅棕色,用春黄菊(Anthemistinctoria)提取物将头发染成美丽的黄色的记载。
天然植物染发剂在中国已有将近年的使用历史了。有文字可考的中国首例用植物草药染须发的是汉代的王莽。据《汉书·王莽传》记载,王莽篡夺王位自称新朝皇帝,公元23年他册立淑女史氏为皇后,时年58岁的王莽已是皓首白须,为掩饰其衰老的形象和岌岌可危的心态,欲外视自安,乃染其须发。在东汉时期,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百草经》中已记载了一些可使白发变黑的植物,如黑桑、墨旱莲等。我国自唐代至清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唐《千金翼方》、宋《太平盛惠方》、元《御药院方》、明《本草纲目》和清《本草类方》等经典药物专著中记载了大量的天然植物染发方剂,为我们研究开发色素植物原料和植物染发剂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和参考文献。
当今人们崇尚天然,出于安全考虑,乐用天然植物染发剂,因此天然植物染发剂再度复兴,重新崛起。近年来,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及地区根据各自传统优势的色素植物资源相继推出了具有典型特色的植物染发剂新产品。例如,德国推出了以春黄菊(Anthemistinctoria)提取物为特色的春黄菊植物染发剂,法国推出了以泽苏木(Caesalpiniasappan)提取物为特色的泽苏木植物染发剂,英国推出了以西洋茜草(Rubiacoudifolia)提取物为特色的西洋茜草植物染发剂,美国推出了以西洋接骨木(Sambucusnigra)提取物为特色的接骨木植物染发剂,日本推出了以金合欢(Acaciaconcinna)树皮提取物为特色的金合欢植物染发剂,印度推出了以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提取物为特色的余甘子植物染发剂等。
2.植物染料的相关法规
我国对于植物染料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自古以来,人们从黑桑、黑莓、黑芝麻、紫苏、紫草、紫芝、诃子、栀子、金樱子、菘蓝、蓼蓝、苏木、接骨木、茜草、鼠尾草等植物中提取染色功效成分,将其广泛地应用于染发、美甲、染布以及食品上色等方面。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天然来源的色素就一定安全。我国最新的《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中就明确地规定了98种禁用的天然来源植(动)物组分。一些在过去古方中常用的植物染发原料,由于对人体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已经在化妆品中被禁止使用。如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乌桕子油涂头,变白为黑;但乌桕子油绝对禁用于植物染发剂产品中。此外,在早期的一些植物染发剂发明专利中也不难看到乌桕和含羞草的身影。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年版)中禁止使用的植物原料中的植物染料如表2-7所示。
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21世纪初,在全球性绿色革命浪潮的影响下,欧盟及一些发达国家对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