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睡不好摆脱安眠药,中医是这样调理的

失眠在中医学中又称为“不寐”,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病后及年迈,禀赋不足,心虚胆怯等病因,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从而导致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

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者睡眠浅,易醒,时睡时醒,重者彻夜难眠,或者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失眠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第二天出现眩晕、疲倦乏力、心跳过速或者健忘等症状。睡眠好的人,多半脸色很好,性格也都很不错。反之,睡不好觉的人则很容易烦躁、抑郁或情绪低落。

失眠在《内经》中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失眠原因除了其他病证影响外,主要是因为气血阴阳失和,使人不能入寐。失眠的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为原则。

实证宜泻其有余,如疏肝解郁、降火涤痰、消导和中。虚证宜补其不足,如益气养血、健脾补肝益肾。在此基础上,辅以安神定志,如养血安神、镇惊安神、清心安神等,并注意配合精神治疗,以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保持精神舒畅。

除了心理因素导致的失眠外,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病理性失眠大致有8种,下面介绍一下各种类型失眠的症状及常用方药。本文所列方药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1.心阴不足

症见:心悸健忘,心烦多梦,手足心热,口干少津,大便干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天王补心丸

组方: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制),酸枣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为安神剂,具有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效,主治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等。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湿热内蕴者忌用;用药期间忌辛辣、鱼腥、烟酒;不宜久服。

2.肝血不足

症见:失眠体倦,心神不安,头目眩晕,健忘心烦,面色苍白,舌红,脉弦细。

●酸枣仁汤

组方: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水煎服。

功效: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虚烦不得眠证。

注意事项:方中酸枣仁须先煎,方能取效。

●养血安神丸

组方:首乌藤,鸡血藤,熟地黄,地黄,合欢皮,墨旱莲,仙鹤草。

功效:滋阴养血,宁心安神,主治阴虚血少证。

3.气血双虚

症见:心悸易惊,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头晕目眩,面色无华,四肢倦怠,健忘,舌淡胖有齿痕,脉细弱或虚大无力。

●八珍汤

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炙甘草。水煎服。

功效:此方其实是补气的四君子汤和补血的四物汤的合方,具有益气补血之功效,主治气血两虚证。

●柏子养心丸

组方:丹参,当归,石菖蒲,党参,茯苓,五味子,麦冬,天冬,地黄,玄参,远志(制),酸枣仁(炒),柏子仁,桔梗,甘草,朱砂。

功效:为安神剂,具有补气、养血、安神之功效,主治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等。

注意事项:本品处方中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心脾两虚

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神疲健忘,面色萎黄,纳差便溏,气短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人参归脾丸

组方: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甘草(蜜炙),黄芪(蜜炙),当归,木香,远志(去心),龙眼肉,酸枣仁(炒)。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气血不足,心悸,失眠,食少乏力,面色萎黄,月经量少色淡等。

5.心肾不交

症见:失眠多梦,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气短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强心丸

组方:当归,紫河车,阿胶,牡蛎(煅),熟地黄,麦冬,党参,白芍,黄芩,陈皮,龙骨(煅),枸杞子,龙眼肉,酸枣仁等40多味药。

功效:滋阴补气,强心安神,用于气血虚弱、虚火上升引起的健忘失眠,心跳气短,惊悸不安,遗精盗汗,目暗耳鸣,腰酸腿软,午后发热,肢体倦怠。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本品为补益剂,痰热、瘀血等实证患者不宜服用。

●养心安神丸

组方:首乌藤,黄精,当归,五味子,磁石,酸枣仁,远志,合欢花,丹参,知母。

功效:补肾益智,养心安神,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少眠多梦,头晕心悸,耳鸣健忘,倦怠无力。

6.肾精亏损

症见: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神疲腰酸,喜温恶寒,头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安神补脑口服液

组方:鹿茸,制何首乌,淫羊藿,干姜,甘草,大枣。

功效:生精补髓,益气养血,强脑安神,用于肾精不足、气血两亏所致的头晕,乏力,健忘,失眠以及神经衰弱症见上述症候者。

7.肝火内扰

症见:心烦失眠,口苦咽干,性情急躁,胸胁满闷,惊悸不安,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泻肝安神丸

组方:龙胆草,黄芩,栀子,珍珠母,牡蛎,龙骨,酸枣仁等17味药。

功效:清肝泻火,重镇安神,用于失眠,心烦,惊悸及神经衰弱。

注意事项:本品适用于肝火旺等实证,心脾两虚、气血双虚的虚证患者不宜服用。

8.瘀血阻滞

症见:脸上有瘀斑,少腹急结,头痛或胸痛,至夜发热,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心悸怔忡,兼见血瘀闭经、痛经,脉沉实而涩。此证由于热在血分,所以入夜发热。这种失眠症常常被误认为是阴虚内热,故而用滋阴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好,辨证的时候可参看是否有其他瘀血的症状。

●桃核承气汤

组方: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水煎服,大黄后下,药汁滤净后溶入芒硝,温服。

功效:逐瘀泻热,主治下焦蓄血证。

●血府逐瘀汤

组方: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水煎服。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证。

本文图片来源于构思网

懒兔子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青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长春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zj/36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