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里透毒法治痤疮

作者:米雄飞等

编辑:李邦源

导读:

久治不愈的痤疮,可试着从肝阳虚治疗欧阳卫权:六经论治认识痤疮

欧阳卫权:六经辨证治疗痤疮

三黄汤加味治痤疮

傅杰英:针灸治疗痤疮的经验

刘渡舟治面部痤疮案一则

痤疮(青春痘)的中医辨证论治

六味地黄丸治痤疮

钟以泽

运用托里透毒法

治疗痤疮的学术思想

四川省十大名老中医之一钟以泽主任医师,具有数十年的皮肤病诊治经验,笔下治愈无数疑难杂症,认为常见病多发病中的痤疮因多年不愈,反复发作,亦可认为是中医的疑难杂症,创造性运用中医基本理论“托里透毒”进行治疗,本文即从托里透毒法的运用,阐述其发挥中医辨证的独到思想,收效颇丰,供同道参考。

对痤疮病因病机认识

中医本无痤疮的标准病名,在中医学中有“痤”、有“疮”,如皶、皶刺、皰、痤、疪等名。《外科正宗》云:“肺风、粉刺、酒鼻三名同种。”但据前期古文研究发现,痤疮与中医所论肺风粉刺并非同一疾病,以痤疮来统领中西医病名符合中医对痤疮的认识规律。其病因病机较多如《外科正宗》云:“肺风、粉刺、酒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云:“肺风粉刺,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内经》云:“寒薄为皶,郁乃痤。”“痤”即为粉刺发展到较为重的一个阶段的表现,也可出现小疖、丘脓疱疹、囊肿等表现,表明郁热更甚。

钟老认为,上述对痤疮的认识,为常法,往往以清热解毒立法,选枇杷清肺饮、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清胃散等之属,但临床需考虑两个实际,其一为常法下的患者往往寒凉过甚,往往折杀人体阳气,导致气虚阳虚,不能托毒外出,致使毒邪入深,日久不去,甚至流毒。表现为痤疮的丘疹、脓疱反复发作,甚至脓疱相互融合,比较深在,部分可有瘢痕结节、囊肿等表现,全身表现为体质更为敏感,时有腹泻、胃寒、胃痛、胃纳不适等症状。其二,发病患者以青年男女居多,生活往往没有规律,动则熬夜加班,饮食肥甘厚腻,生冷无度,过伤脾胃,耗伤人体气血津液,气虚无以扶阳,阴虚无以制阳,表现为面黄、消瘦、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舌质红、少苔,时有腹痛、胃纳欠佳,月经量少、色淡、先后不定等紊乱现象。这种气虚无以扶阳,阴虚无以制阳的气阴两虚或阴虚火旺的状况更使毒气不能外出,日久不愈。治疗上宜托里透毒立法,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辨治思路要点

辨证上应依据患者具体的病情,临床表现综合选择,不能总以“疮”属热而论,当患者以病程日久,反复使用寒凉药物其疗效不佳,同时表现为丘疹、脓疱反复发作,甚至脓疱相互融合、比较深在,全身表现为体质更为敏感,时有腹泻、胃寒、胃痛、胃纳不适等症状,或面黄、消瘦、咽干舌燥、舌质红、少苔,胃纳欠佳,月经量少色淡、先后不定等紊乱现象时,当应考虑体虚不能托毒的情况,适合以气虚无以扶阳,阴虚无以制阳的情况。

治疗上着重扶助和保存人体阳气,滋养阴液以托毒外出,多采用补气之黄芪为君以益气,六味地黄丸、四物汤以补阴血为用。再辨病情轻重,而有用药缓急,同时针对脏腑辨证中何脏之虚,如肝肾阴虚以山茱萸、菟丝子、枸杞,胃肾阴虚以黄精、玉竹,心肝血虚以白芍、熟地、当归等,同时考虑虚瘀往往并杂,当以适度养血活血如丹参、当归、鸡血藤之类,等等具体情况加以选药。

当然配伍之中仍然不能忘记本病为肺经郁热、血热郁滞而成,加有毒邪内陷的病机,当以选白花蛇舌草、连翘、黄芩、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之品,同时借桔梗入肺经为引,清轻上扬以托毒外出,皂角刺攻坚破结,擅于透毒外出,总之,钟老灵活运用中医辨证精髓将本证型之痤疮的治疗更深入一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典型病例

例1:陈某,女,33岁,年10月13日就诊。

患者面部粉刺、丘疹、脓疱反复发作13年,面部可见3个约蚕豆大小囊肿结节,未破溃,自诉常熬夜加班,工作压力大,咽干口燥,大便秘结,小便少,月经量少、色淡,舌质红、少苔。

诊断为痤疮,气虚毒恋证(气阴两虚,毒邪留恋),治宜补气养阴,托里透毒,治疗方药:

黄芪30g,当归10g,熟地黄10g

山茱萸12g,菟丝子15g,桔梗10g

皂角刺10g,白茅根10g,丹参10g

白花蛇舌草30g,连翘15g,黄芩12g

7剂,水煎服,日服1剂。

二诊(年10月20日):患者自诉明显好转,无新发脓疱和结节,大便明显好转,服用3天后未有秘结症状,囊肿性结节已不充血疼痛,有所好转。舌质红,脉虚,苔少。患者显效,守方不便,但加白芷15g祛风托毒。7剂,日服1剂。

三诊(年10月27日):患者囊肿结节缩小一半大小,无红肿疼痛和破溃,脓疱和粉刺有少量新发,但原有皮损明显好转,月经量有所增加,颜色淡,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考虑患者月经期间导致有所新发,仍守前法,方药如下:

女贞子15g,墨旱莲15g,当归10g

熟地黄10g,山茱萸12g,菟丝子15g

桔梗10g,皂角刺10g,白茅根10g

丹参10g,连翘10g,白芍10g

14剂,日服1剂。

四诊(年11月10日):患者面部粉刺,偶有小的脓疱发生,囊肿结节明显消退,面部色素沉着较多,二便正常,舌质淡红,少苔,脉细。续用透毒之法以清散余毒,加强养血疏肝减少郁结以巩固疗效,方药如下:

黄芪15g,当归10g,麦冬15g

北沙参15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

熟地黄10g,山茱萸12g,桔梗10g

皂角刺10g,丹参10g,白芍10g

守方1月,日服1剂而获痊愈。

例2:姜某,女,29岁,年9月10日就诊。

患者面部粉刺、丘脓疱疹15年,可见数处脓疱融合,部分破溃,以额部和颊部为主。色素沉着较多,鼻部、口周较油腻,自诉常腹痛腹泻,胃纳欠佳,自诉口服中药治疗2年月,每服中药腹痛加剧,饮食忌口已1年余,仍然反复发作,口咽干燥、舌质红、厚苔白腻,月经先后不定,情绪欠佳。

诊断为痤疮,气虚毒恋证(气阴两亏,毒邪内陷证,偏于胃肾阴虚),治宜补气阴,托毒,治疗方药:

北沙参30g,麦冬15g,黄精15g

黄芪25g,菟丝子10g,枸杞10g

桑椹10g,白花蛇舌草30g,生地10g

玉竹10g,车前草15g,皂角刺10g

7剂,水煎服,日服1剂。

二诊(年9月17日):诸症同前,有新发,更有烦躁、睡眠不佳,继前方加连翘10g,白芷15g,黄芩10g,去生地10g,玉竹10g,枸杞10g。7剂,日服1剂。

三诊:患者自诉明显好转,仅有少量新发,原有脓疱消退明显,睡眠情绪好转,舌质红,苔腻,加白芍10g续前方7剂。

四诊:患者自行再次服用上述方1月后复诊,面部已无脓疱疹,色素沉着较多,黑头明显,鼻部口周偏红,二便正常,月经周期较前明显好转,舌质红,苔薄,予下方:

北沙参10g,麦冬15g,黄精15g

菟丝子10g,桑椹10g,益母草10g

丹参10g,当归10g,鸡血藤10g

皂角刺10g,白芍10g

14剂,日服1剂。巩固疗效和色素治疗而收工。

综上,托毒法虽为治疮疡之法,但不仅限于疮疡,运用于痤疮本证型的治疗,钟老创造性的治疗方药体现在“托”、“扶”、“透”、“解”四字之中,宜为其数十年的学术经验的总结。

托为托里,里有阴阳气血的不同,扶与托类似,但有所不同,包含引的意思,托扶和引导所补之虚到达病所以发挥疗效,透乃助其托的含义,痤疮疮毒内陷,初期肿痒不能外透,使用消肿排脓之皂角刺、白芷以穿透。解为清热解毒之意,解和透必须同时并举不能偏废,以孰轻孰重以及阶段不同而灵活运用。此治疗方式的提出,极具匠心,大大的提高了痤疮久治不愈的痊愈率,解决了患者的疾苦。以上是对钟老治疗痤疮的学术思想的一点认识,请同道参考指教。

摘自《四川中医》

-07-15

点击下方图文或者文末“阅读原文”,即可了解哦

赞赏

长按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
卡泊三醇 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zj/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