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旱莲草为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因为搓揉它的茎叶时,可见黑色的汁液流出,所以又叫“墨旱莲”。茎园柱形,绿褐色或带紫红色,有纵棱。叶对生,近无柄,线状矩圆形至披针形,全缘或稍具齿,基部楔形,先端短尖或钝,两面密被白色粗毛,浸水后搓揉茎叶呈黑色。花序头状。
六味原产地组方方解之,益肾阴之宝——墨旱莲:
中文学名:墨旱莲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亚纲:菊亚纲
目:菊目
科:菊科
亚科:管状花亚科
族:向日葵族,马鞭菊亚族
属:鳢肠属
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概述
干燥全草全体被白色茸毛。性味:甘、酸,寒。归经:归肾、肝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用于牙齿松动,须发早白,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血热、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用法用量:6~1g。外用鲜品适量。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分布范围分布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主产江苏、江西、浙江、广东等地。
药品简述
性味:味甘;酸;性凉。
归经:肾经。
功能:补益肝肾;凉血止血。
主治:肝肾不足;头晕目眩;须发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30g;或熬膏;或捣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捣绒塞鼻;或研末敷。
生态环境:生于路边、湿地、沟边或田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药材基源: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
采收储藏: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净泥上,去除杂质,阴干或晒干。鲜用或随采随用。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闷透,切段晒千。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