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味常用中药名释义横向对比

数以万计的中药名,蕴藏着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信息。通过对常用中药名的分析和研究,有助于我们加深了解古人对中药的认知方法,同时也帮助我们对中药的特征形状进行联想记忆。

今日列出「补虚药」的药名释义,同学们可以边看,边回想下列中药的功效、主治、性味归经,想不起来时,要立即翻阅资料,才能加强记忆。

补虚药·药名释义

黄芪

原名“黄耆”。《本草纲目》云:“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因颜色、功用而得名。

人参

本品药用其根,因“根如人形,有神”(《本草纲目》),故名。

太子参

本品原在南京明孝陵所发现,故名。又因其块茎很小,多用于小孩,又名“孩儿参”

党参

本品“原出山西上党,而根形如参,故名”(《中药材品种论述》)。因产地、形状而得名。

西洋参

因产于大西洋沿岸的美国、加拿大,功似人参,故名。

山药

原名“薯蓣”,因避讳而得名。“因唐代宗名预,避讳改为薯药;又因宋英宗讳署,改为山药”(《本草衍义》)。

甘草

本品因味甘而得名。旧时有“国老”之称誉。甄权云:“诸药中甘草为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本毒,调和众药有功,故有国老之号”。陶弘景云:“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而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

百合

“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也。或云专治百合病故名,亦通”(《本草纲目》)。因形状或功用而得名。

淫羊藿

陶弘景云:本品“服之使人好为阴阳,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盖服此藿所致,故名淫羊藿”。《本草便读》谓:“淫羊藿一名仙灵脾。其叶似藿,羊食之则喜淫”,故名。

肉苁蓉

本品“补而不峻,故有从容之号。从容,和缓之貌”(《本草纲目》);其质“似肉”(《本草经集注》),故名。

仙茅

《海药本草》谓,因“其叶似茅,久服轻身,故名仙茅”。因形和功用而得名。

杜仲

“昔有杜仲服此得道,因以名之”(《本草纲目》)。根据传说和人名而得名。

续断

本品长于活血疗伤,续筋接骨,故名。

益智仁

“脾主智,此物能益脾胃故也”(《本草纲目》),药用其种仁,故名。

蛤蚧

本品“因声而名”(《本草纲目》)。雄者鸣声如蛤,雌者鸣声如蚧,雌雄相随,鸣声相续,故名。

阳起石

《本经》谓其主“阳痿不起”,《别录》谓其“疗男子茎头寒”。证诸临床,本品能起阳之不能起,质为矿石,故“以能命名”(《本草纲目》)。

当归

李时珍云:“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当归活血补血,能使气血各有所归,因功用而得名。

何首乌

“其药本草无名,因何首乌见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为名尔”(《大明本草》)。根据发现者而得名。

阿胶

本品为驴皮经漂洗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又名“驴皮胶”。《图经本草》云:“出东阿,故名阿胶”。因产于山东省东阿县者为最好而得名“东阿胶”、“阿胶”。

玉竹

原名“葳蕤”。因“其色白如玉,根节如竹也”(《医学真传》),故名“玉竹”。

枸杞

品因形而得名。“枸、杞二树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茎如杞之条,故兼名之”(《本草纲目》)。又因其果实色红入药,故又名“红枸杞”。

龟甲

本品药用乌龟的腹甲及背甲而得名。

鳖甲

本品药用鳖的背甲而得名。

墨旱莲

本品药用植物的地上部分,“此草柔茎,断之有墨汁出”,又因其“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莲名”(《本草纲目》)。因形状、颜色而得名。

女贞子

“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本草纲目》),本品药用其果实,故名。

补虚药·横向对比

一、补气药

1、参芪山术枣扁豆

人参

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

西洋参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气阴两虚多用

党参

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

补气生津

黄芪

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玉屏风散)

白术

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白扁豆

健脾化湿,消暑解毒

大枣

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2、甘饴止咳蜜绞蓝

甘草

益气补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

绞股蓝

健脾益气,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蜂蜜

补中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解毒

饴糖

补脾益气,缓急止痛,润肺止咳

3、心血管有关:红景天,刺五加

红景天

益气活血,通脉平喘

刺五加

补气健脾,益肾强腰,养心安神,活血通络

__

二、补阳药

鹿茸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紫河车

温肾补精,益气养血

1、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巴戟天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仙茅

有毒;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寒除湿

2、安胎:杜仲,续断,菟丝子

杜仲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

补肝肾,行血脉,续筋骨

菟丝子

补阳益阴,固精缩尿,明目止泻,安胎,生津

3、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肉苁蓉,锁阳

肉苁蓉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锁阳

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

4、固精缩尿,温脾止泻:补骨脂,益智仁

补骨脂

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纳气平喘

益智仁

暖肾固精缩阳,温脾止泻摄唾

沙苑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蛤蚧

补肺气,定咳喘,助肾阳,益精血

冬虫

夏草

益肾补肺,止血化痰

骨碎补

补肾,活血,止痛,续伤

核桃仁

补肾,温肺,润肠

狗脊

补肝肾,强腰膝,祛风湿

海马

补肾助阳,活血散结,消肿止痛

__

三、补血药

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熟地黄

补血滋阴,补精益髓

白芍

酸,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

何首乌

生首乌,解毒,截疟,润肠通便。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阿胶

补血止血,至阴润燥

龙眼肉

补心脾,益气血,安心神

__

四、补阴药

1、肺有关

南沙参

清肺养阴,祛痰,益气

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麦冬

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天冬

滋阴降火,清肺润燥,润肠通便

玉竹

滋阴润肺,生津开胃

百合

养阴润肺,清心安神

龟甲

滋阴潜阳,益肾健骨,养血补心,凉血止血

鳖甲

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2、明目

石斛

养胃生津,滋阴除热,明目,强腰

黄精

(与山药类似)滋阴润肺,补脾益气

枸杞子

滋补肝肾,明目,润肺

墨旱莲

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女贞子

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

桑葚

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蛤蟆油

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楮实子

滋阴益肾,清肝明目,利尿

获取完整内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xt/5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