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中药药方 http://m.39.net/news/a_5939656.html
1
4月3日,刘强东卸任京东法人代表。随着京东年实现净利润亿元,完成上市以来首次盈利的小目标后,刘强东已开始逐渐转居幕后。
用户端:服务下沉,新增活跃买家数触底反弹;收入端:拓宽品类,增加业务;成本端:毛利率提高,京东能有多少盈利空间?三个维度,三个解析。
01
用户端
1.立足自营正品,成国内最大B2C自营电商
主打“多快好省,品质生活”,成为中国最大自营电商。年占国内B2C电商市场份额的25.3%,仅次于天猫。按京东最新的GMV统计口径,京东的GMV从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复合增速37%。
年GMV同比增长24%。需要注意的是年京东调整了GMV口径,年和年GMV追溯分别增加了32%和43%。
3C自营起家并向全品类拓展,开放第三方平台进一步完善SKU。京东自营业务以电脑产品起家,年引入手机数码品类,年在3C基础上增加家电和日用百货商品,开始向综合百货商城转型。
截至Q2日用百货及其他GMV占比达到51%,超过3C和家电。另外立足于直营优势,公司于年开放平台服务,吸引第三方卖家入驻,第三方电商GMV平台服务收入占比逐步提升,截至Q2占比达到42%。Q3开始公司不再披露GMV占比数据。
营业收入平稳增长,广告收入和物流收入等服务收入占比提升。营业收入从年的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复合增速31%,年同比增长25%。
另一方面服务收入的占比提升,广告收入占比从年的6.61%提升到的7.40%,物流收入的占比从年的1.27%提升到的4.07%。年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7.28%,物流收入同比增长89.63%。京东快递拓展外部业务的成效显著。
年Non-GAAP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公司迎来盈利拐点。Non-GAAP归母净利润从年的35亿元增加到年的亿元,同比增长%,毛利率从年的5.45%提升到年的14.63%。公司迎来盈利拐点。
从季度来看,年前三个季度的Non-GAAP归母净利润高于30亿元,同比年前三个季度大幅提升。Non-GAAP归母净利润提升主要是因为降本增效,成本控制增强,盈利能力改善。
4QNon-GAAP归母净利润下降是因为四季度有“双11”、“双12”等大促,所以折扣、优惠券等营销费用增加。
4Q的活跃买家数也大幅增加,从3Q的3.亿增加到4Q的3.62亿,单季度增加了万,是从1Q以来活跃买家数增加最多的一个季度。
成本控制改善,盈利能力改善。营业成本方面,毛利率稳步上升,从年的13.69%提升到的14.63%。主要是服务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拉高整体毛利率。考虑到京东的业务分为自营和第三方平台,自营业务的仓储、配送、客服成本计入了履单成本。
如果考虑履单成本,京东的履单成本从年的7.19%下降到的6.41%。所以总体而言,京东的营业成本率在下降,盈利能力改善。销售费用率也从年的4.16%下降到年的3.85%,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
京东能在降低销售费用率的同时,提高活跃买家数,说明京喜APP、C2M、物流下沉等措施,有效地触达了低线城市的用户,新增用户中有七成来自低线城市。
2.下沉战略起效,新增活跃买家数触底反弹
新增活跃买家数触底反弹,4Q单季新增万。京东的活跃买家数从1Q的万增加到2Q的3.14亿。3Q活跃买家数下滑到3.05亿。从单季度来看,2Q-1Q单季度新增活跃买家数出现明显的周期变动。
第四季度因为有“双11”、“双12”等大促,所以单季新增活跃买家数最多,平均在万左右。第一季度因为有“”,所以新增活跃买家数也较多,平均在万左右。一季度和三季度是电商的淡季,所以新增活跃买家数在万左右。
但是到了2Q,单季新增活跃买家数下降到了0万,3Q减少了万,活跃买家数增加陷入危机。之后京东推出了京喜、物流下沉等诸多措施,提高获客效率,单季度新增活跃买家数从4Q的0增加到4Q的万。我们认为京东的下沉战略起效,新增活跃买家数开始进入正常增长。
下沉是目前电商的普遍选择,阿里巴巴、拼多多都在向低线城市扩张。拼多多通过社交裂变,有效调动了低线城市的人际关系,进而在低线城市有效扩张。同时推出“多多果园”等小游戏提高留存率,打造低价爆款提高转化率。
另一方面,拼多多也加大低线城市的生态布局,扶持农产品,“拼农货”计划建立超过个农产品供应链品牌。阿里巴巴利用直播、交叉销售、重启“聚划算”等措施向低线城市渗透。阿里巴巴的新增活跃买家数在4Q降到最低,单季度新增万。
之后反弹,1Q新增万,4Q新增3万。4Q新增万,活跃买家数达到7.11亿。拼多多的单季度新增活跃买家数较高,3Q新增万,总活跃买家数达到5.36亿。
深耕产业带和物流下沉,京东以服务品质触达低线城市用户。产品方面,京东依托自己在供应链上的优势,推动C2M定制,深耕产业带,目前已经和个产业带合作,为低线城市用户开发高性价比商品。另一方面推出了“京喜”,“京喜”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