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墨香第39期
致力于打造中医盛宴
皮肤病专辑③
导读
黄褐斑可谓是“美丽杀手”,虽然靠着“遮瑕”“修暇”的化妆品可以体面出门,可回家后......范瑞强教授中医辨证,调理身心,祛除黄褐斑,给你卸妆自信!
黄褐斑是常见于面部对称性淡褐色或黄褐色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发生于中青年女性,男性亦可见,无明显自觉症状。因妊娠发病者称“妊娠斑”,因肝病而起者称“肝斑”。本病属中医学“面尘”“黧黑斑”范畴。
虽然现在的化妆品遮瑕的效果都老好老好了
可谁会拒绝自然的美白
中医帮你祛除黄褐斑
范瑞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获医学硕士学位。医院原皮肤科主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性病学组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及《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编委。对痤疮、皮肤真菌病、性病、红斑狼疮、湿疹有较深入研究。年获“羊城好医生”“岭南名医”“医院名中医”称号。
范瑞强教授中医治疗黄褐斑
临床表现
临床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皮损常对称分布于颜面、以颧部、前额和两颊,不累计眼睑。特点为黄褐色、淡褐色、深褐色或淡黑色色素沉着斑,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形状不规则,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常无自觉症状。
病因病机
范瑞强教授认为本病总因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因情志不畅,肝气瘀滞,肝气乘脾,中焦失建,颜面失养所致;或因素体肝肾阴虚,虚火上蒸,致颜面气血不和所致;或肝气郁结,气滞则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络,瘀于颜面皮肤所致。
辨证论治
根据病因病机,范瑞强教授治疗黄褐斑主要分虚证之肝肾阴虚,实证之气滞血瘀和虚实夹杂证之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证以补益肝肾、养颜消斑为法;气滞血瘀证以理气活血、化瘀消斑为法;肝郁脾虚以疏肝解郁、健脾利湿为法。外治法以氢醌乳膏和祛斑露外擦。
1.肝肾阴虚证
斑色褐黑,面色无华;伴有头昏耳鸣,腰膝酸软;苔薄舌淡,脉沉细。
补益肝肾,养颜消斑。
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
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
茯苓,泽泻,女贞子,墨旱莲
若阴虚火旺明显见面部烘热、五心烦热者,加之知母、黄柏。
2.气滞血瘀证
面色黧黑,斑色灰褐;或伴有胁肋胀痛;舌紫或有瘀斑,苔薄,脉弦细。
理气活血,化瘀消斑。
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熟地,川芎,白芍
桃仁,红花
胁肋胀痛明显者加川楝子、郁金;面色黧黑者加白蒺藜、白菊花、白芷。
3.肝郁脾虚证
多见于女性,面色无华,斑色黄褐或污黄,如尘土附着,伴有胸胁胀痛,神疲纳呆,舌红苔薄白,脉弦。
疏肝解郁,健脾利湿。
逍遥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柴胡,当归,白芍,白术
茯苓,甘草,白扁豆,莲子
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
除了以上中医内外治法调理身体外,范瑞强教授认为本病与情志不畅密切相关,注意疏导患者情绪,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减轻精神负担。
本文参考了《范瑞强·当代中医皮肤科临床家丛书·第三辑》
主审:范瑞强主编:陈信生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本书在当当、亚马逊、京东、天猫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旗舰店均有销售,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购买
再仔细看看还有木有~p(^O^)q
只要小小再修饰下~↖(^ω^)↗
呀~~美美的呢(づ ̄3 ̄)づ╭?~
(以上内容,由“杏林墨香”订阅号独家发布,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刘昉《幼幼新书》
绿色中医是通往健康最近的路
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购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