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补益类:七宝美髯颗粒(冲剂)
七宝美髯颗粒(冲剂)
QibaoMeiranKeli
制何首乌g当归60g补骨脂(黑芝麻炒)80g茯苓60g等。
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涩。
滋补肝肾。用于肝肾足,须发早白,遗精早泄,头眩耳鸣,腰酸背痛。
开水冲服,一次8g,一日2次。
每袋装8g。
中成药——补益类:七味广枣丸
七味广枣丸
QiweiGuangzaoWan
广枣g肉豆蔻75g丁香75g木香75g枫香脂75g沉香75g牛心粉75g
本品为红色的大蜜丸,除去外衣后,显棕褐色;气香,味甘、苦、辛、微酸。
养心益气,安神。用于胸闷疼痛,心跳气短,心神不安,失眠健忘。
口服,一次丸,一日~2次。
每丸重6g。
中成药——补益类:十全大补丸
十全大补丸
ShiquanDabuWan
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蜜炙),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黄芪(蜜炙),肉桂党参80g白术(炒)80g茯苓80g炙甘草40g当归20g川芎40g等。
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甘而微辛。
温补气血。作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体倦乏力,四肢不温,月经量多。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丸,一日2~3次。
大蜜丸每丸重9g
外感发热、内有实热者不宜服用。感冒病人暂停使用。
十全大补膏(膏滋)温开水冲服:每次0~5克,每日2次。
十全大补酒口服:每次5~30毫升,每日2次。
十全大补颗粒(冲剂)开水冲服:每次5克,每日2次;或用本品30克,加白酒毫升化开,每次0~20毫升,每日2次。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此剂型。
十全大补丸(浓缩丸)口服:每次8~0丸,每日3次。
十全大补片每片相当于总药材.0克。口服:每次6片,每日2次。
十全大补口服液每瓶0毫升或00毫升。口服:每次0毫升,每日2~3次。
十全大补糖浆每瓶00毫升。口服:每次0毫升,每日2次。
中成药——补益类:七味都气丸
七味都气丸
QiweiDuqiWan
五味子(制)50g山茱萸(制)g茯苓50g牡丹皮50g等。
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甘、微酸。
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肾虚不能纳气,呼多吸少,喘促胸闷,久咳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外感咳嗽、气喘者忌服。
每40粒重约3g。
中成药——补益类:二至丸
二至丸
ErzhiWan
女贞子(蒸)g墨旱莲g
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味甘而苦。
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腰膝酸痛,月经量多。
口服,一次9g,一日2次。
中成药——补益类:二冬膏
二冬膏
ErdongGao
天冬g麦冬g
本品为棕黄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微苦。
养阴润肺。用于燥咳痰少,痰中带血,鼻干咽痛。
口服,一次9~5g,一日2次。
中成药——补益类:大补阴丸
大补阴丸
DabuyinWan
熟地黄20g知母(盐炒)80g黄柏(盐炒)80g龟甲(制)20g等。
本品为深棕黑色的水蜜丸;味苦、微甜带涩。
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中成药——补益类: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
WuziYanzongWan
枸杞子,菟丝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车前子(盐炒)
枸杞子g菟丝子(炒)g覆盆子g五味子(蒸)50g等。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蜜丸、棕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酸、微苦。
补肾益精。用于肾虚腰痛,尿后余沥,遗精早泄,阳痿不育。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丸,一日2次。
大蜜丸每丸重9g
⑴忌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⑵节房事。⑶性神经衰弱、精子缺少症见上述症状可服用。
五子衍宗片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
中成药——消导类:槟榔四消丸(大蜜丸)
槟榔四消丸(大蜜丸)
BinglangSixiaoWan
槟榔g 大黄(酒炒)g 牵牛子(炒)g 猪牙皂(炒)50g等。
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甜、苦、微辛。
同槟榔四消丸。
口服,一次丸,一日2次。
孕妇忌服。
每丸重9g
中成药——消导类:槟榔四消丸(水丸)
槟榔四消丸(水丸)
BinglangSixiaoWan
槟榔g 大黄(酒炒)g 牵牛子(炒)g 香附(醋制)g等。
本品为浅褐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辛。
消食导滞,行气泻水。用于食积痰饮,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大便秘结。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孕妇忌服。
中成药——消导类:消食退热糖浆
消食退热糖浆
XiaoshiTuireTangjiang
柴胡黄芩知母青蒿槟榔厚朴水牛角浓缩粉牡丹皮大黄等。
本品为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清热解毒,消食通便。用于小儿瘟疫时毒,高热不退,内兼食滞,大便不畅,小儿呼吸道、消化道急性感染。
口服,一岁以内一次5ml;一至三岁一次0ml;四至六岁一次5ml;七岁至十岁一次20ml;十岁以上一次25ml;一日2~3次。
脾虚腹泻者忌服。
中成药——消导类:消食退热糖浆
消食退热糖浆
XiaoshiTuireTangjiang
柴胡黄芩知母青蒿槟榔厚朴水牛角浓缩粉牡丹皮大黄等。
本品为棕色的澄清液体;味甜、微苦。
清热解毒,消食通便。用于小儿瘟疫时毒,高热不退,内兼食滞,大便不畅,小儿呼吸道、消化道急性感染。
口服,一岁以内一次5ml;一至三岁一次0ml;四至六岁一次5ml;七岁至十岁一次20ml;十岁以上一次25ml;一日2~3次。
脾虚腹泻者忌服。
中成药——清喉利咽类:健民咽喉片
健民咽喉片
JianminYanhouPian
玄参麦冬蝉蜕诃子桔梗板蓝根胖大海地黄西青果甘草等。
本品为糖衣片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黄褐色;气香,味甜,具清凉感。
清利咽喉,养阴生津,解毒泻火。用于咽喉肿痛,失音及上呼吸道炎症。
含服,一次2~4片(小片)或2片(大片),每隔小时次。
()小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0.29g(2)大片每片相当于原药材0.44g
密封。
中成药——治牙痛类:牙痛一粒丸
牙痛一粒丸
YatongYiliWan
蟾酥g 朱砂50g 雄黄60g 甘草g
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辛、有麻舌感。
镇痛消肿。用于各种风火牙痛,牙龈肿痛,龋齿引起的肿痛。
每次取~2丸,填入龋齿洞内或肿痛的齿缝处,外塞一块消毒棉花,防止药丸滑脱。
将含药后渗出的唾液吐出,不可咽下。
每25丸重0.3g
中成药——治牙痛类:补肾固齿丸
补肾固齿丸
BushenGuchiWan
熟地黄地黄鸡血藤紫河车漏芦丹参(酒炙)五味子(酒炙)等。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味咸、微苦、辛。
补肾固齿,活血解毒。用于肾虚血热型牙周病,牙齿酸软,咀嚼无力,松动移位,牙龈出血。
口服,一次4g,一日2次。
每30丸重g
中成药——清喉利咽类:冰硼散
冰硼散
BingpengSan
冰片50g 硼砂(煅)g 朱砂60g 玄明粉g
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味辛凉。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吹敷患处,每次少量,一日数次。
中成药——清喉利咽类:西瓜霜润喉片
西瓜霜润喉片
XiguashuangRunhou
西瓜霜冰片薄荷素油薄荷脑
本品为淡红色的片;气芳香,味甜而辛凉。
清音利咽,消肿止痛。用于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喉痹,喉痈,喉蛾,口糜,口舌生疮,牙痈;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病。
含服,每小时含化小片2~4片,大片~2片。
每片重()0.6g(2).2g
密封,避光。
中成药——清喉利咽类:玄麦甘桔颗粒
玄麦甘桔颗粒
XuanmaiGanjüKeli
玄参g 麦冬g 甘草g 桔梗g
本品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
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开水冲服,一次0g,一日3~4次。
每袋装0g。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重磅消息!医师考试分数线已出!成绩查询即将到来!
卫计委主任李斌今日公布:基层医改我们要这样做!人社部公布:执业药师等40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其他一律不认!
版权声明:编辑:医学姐
责编:六六
素材来源:文都教育
所有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