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至丸
一、概述
二至丸出自《扶寿精方》,原名“女贞丹”。原方组成:冬青子(去梗叶,酒浸一昼夜,粗布袋擦去皮,晒干为末),旱莲草捣汁熬浓,与前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夜酒服送下一百丸。功效:乌发,健腰膝,强阴不足。
在被调查的位医家中有3位擅用本方。主要为江苏、四川等地的妇科、内科医家。
主治病症主要有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崩漏、带下;内科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等。
本方的使用指征包括:①出血证:如月经先期,量多,经期延长,崩漏不止,或小便出血,血色多鲜红。②阴虚火旺征象:目涩,口干欲饮,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酸乏力,带下不止等。③舌脉征象:舌红少苔;脉细数。
3位医家使用本方多作加味,并改为汤剂。出血者,加茜草、蒲黄、大小蓟、仙鹤草等止血药;合并气虚者,与生脉散同用。
两药用量情况:女贞子多用15g,旱莲草15~30g。
关于本方的禁忌证,多认为气虚、阳虚,及湿甚者不宜使用本方。
二、各家经验
■四川·叶傅惠
女贞子15g,旱莲草30g。
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
湿热较重者不宜使用本方。
慢性肾小球肾炎镜下血尿持续不消者,有肝肾阴虚症状,症见口干,目涩,腰酸者使用本方,疗效更佳。需配合活血止血药,如茜草、蒲黄、大小蓟、仙鹤草等使用,疗效更佳。
■四川·杨家林
女贞子15g,旱莲草15g,太子参30g,麦冬12g,五味子10g,乌贼骨24g,茜草12g。
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辨证为气阴两虚兼血热者。
阴道出血量多,色鲜红,伴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口干欲饮,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气虚、气损伤阳或脾虚便溏者不用。
对月经过多、崩漏的治疗应以塞流止血为主,因失血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标证明显。气能摄血,在止血方中加入益气之品,能明显地增加止血疗效。益气养阴摄血常选用生脉散,二至丸滋肾养阴止血,乌贼骨收涩止血,茜草凉血化瘀止血,一收一活,止血而不留瘀。气阴两虚,兼血热所致的崩漏,月经过多必定有效。
■江苏·姚寓晨
肝肾不足引起的月经先期,量乡,并伴有头昏耳鸣,潮热,腰脊酸痛等症;肝肾不足所引起的带脉失约,带下不止。
头昏腰酸,耳呜,经事先期,量多,舌偏红,苔薄,系肝肾阴虚,血热扰冲所致的病证。
肝肾阳虚疾患一般不用。
此方具有滋阴清热,补益肝肾之功。墨旱莲有止血作用,宜重用至30g为佳。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名中医论方药:国家级名中医临证经验实录
图书作者:黄煌等主编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年08月
图书简介本书资料来源于编者参与的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调研课题的问卷资料。问卷由老中医药专家亲自填写或由继承人协助填写而成。为保证名中医经验不失真,本书尽量保持原貌不变,仅对部分体例以及药名、方名、病名等医学名词术语作了尽可能的规范和统一,有少部分做了文字上的精简。
该书适合中医专业人士及其业余爱好者阅读使用。全书共分方剂与中药两篇。每篇以方名与药名为条目,每个条目下分概述与各家经验两部分。概述是编者对参与问卷调查的位老中医药专家们应用方药的经验所作的统计和归纳,可使读者大体上了解该方药的应用范围及指征、加减、用量、禁忌等情况。各家经验则将各位医家的经验分列,以便于读者了解该方药各家独特的应用经验。全书共介绍了位老中医药专家的经验。
版权申明以上文章来源搜集于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