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德教育每日一练回归了!每天中、西药4科有练习题!30多个核心考点,考前轻松掌握道核心考题,没准18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就出现在这里!灰色框可上下滑动,附答案与解析。
法规
16.药品在按规定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体现药品的()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均一性
17.药品的每一药物制剂或原料药的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要求,体现药品的()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均一性
18.在规定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体现药品的()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均一性
19.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
A.统筹兼顾
B.公平与效率统一
C.以人为本
D.立足国情
20.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A.统筹兼顾
B.公平与效率统一
C.以人为本
D.立足国情
16.药品在按规定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体现药品的(B)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均一性
安全性:药品的安全性是指按规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大多数药品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只有在衡量有效性大于毒副反应,或可解除、缓解毒副作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某种药品。如果某种物质对一些疾病治疗有效,但是对人体有致畸、致癌、甚至致死,那么该物质就不能成为药品。
17.药品的每一药物制剂或原料药的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要求,体现药品的(D)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均一性
均一性:药品的均一性是指药物制剂的每一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的规定要求。药物制剂的单位产品,如一片药、一支注射剂、一包冲剂、一瓶糖浆剂等。由于人们用药剂量与药品的单位产品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有效成分在单位产品中含量很少的药品,若含量不均一,就可能造成患者用量的不足或用量过大而中毒,甚至死亡。所以,均一性是在制剂过程中形成的固有特性。
18.在规定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体现药品的(A)
A.有效性
B.安全性
C.稳定性
D.均一性
有效性:药品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有效性是药品的固有特性。若对防治疾病没有效,则不能成为药品。但有效性必须在一定前提条件下产生,即有一定适应症、用法和用量。我国对药品的有效性按在人体达到所规定的效应程度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国际上有的采用“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来区别。
19.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A)
A.统筹兼顾
B.公平与效率统一
C.以人为本
D.立足国情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该原则强调:①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②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③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④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基本原则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医药卫生事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注重整体设计,明确总体改革方向目标和基本框架,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20.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B)
A.统筹兼顾
B.公平与效率统一
C.以人为本
D.立足国情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该原则强调:①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②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③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④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基本原则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医药卫生事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注重整体设计,明确总体改革方向目标和基本框架,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中药
1.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
A、与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B、与10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C、与1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D、与1g氯化钠成等渗的药物重量
E、氯化钠与药物的重量各占50%
2.注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导致()
A、红细胞聚集
B、红细胞皱缩
C、红细胞不变
D、药物变化
E、溶血
3.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是()
A、晶状体吸收
B、角膜吸收
C、结合膜吸收
D、虹膜吸收
E、视网膜吸收
4.下列关于眼用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眼用半固体制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
B、眼用制剂应不用避光贮存
C、滴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10ml
D、混悬型滴眼剂的沉降物不应结块或聚集
E、洗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ml
5.吸水性较大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剂药物渗透性的物质是()
A、氢化植物油
B、羊毛脂
C、凡士林
D、液态石蜡
E、硅油
1.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C)
A、与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B、与10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C、与1g药物成等渗的氯化钠重量
D、与1g氯化钠成等渗的药物重量
E、氯化钠与药物的重量各占50%
氯化钠等渗当量系指1g药物相当于具有相同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克数,通常用E表示。如硼酸的E值为0.47,即0.47g氯化钠与1g硼酸呈相等的渗透压。
2.注入大量低渗溶液可导致(E)
A、红细胞聚集
B、红细胞皱缩
C、红细胞不变
D、药物变化
E、溶血
凡与血浆、泪液渗透压相同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大量注入低渗溶液会导致溶血,因此大容量注射液应调节其渗透压。
3.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是(B)
A、晶状体吸收
B、角膜吸收
C、结合膜吸收
D、虹膜吸收
E、视网膜吸收
角膜吸收是眼局部用药的有效吸收途径,即药物与角膜接触后,透过角膜进入房水并经前房至虹膜和睫状肌,药物主要被局部血管网吸收发挥局部治疗作用。
4.下列关于眼用制剂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眼用半固体制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
B、眼用制剂应不用避光贮存
C、滴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10ml
D、混悬型滴眼剂的沉降物不应结块或聚集
E、洗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ml
除另有规定外,滴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10ml;洗眼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ml;眼用半固体制剂每个容器的装量应不超过5g;混悬型滴眼剂的沉降物不应结块或聚集,经轻摇应易再分散,并应检查沉降体积比;眼用制剂还应符合相应剂型制剂通则项下的有关规定;眼用制剂应避光密封贮存,在启用后最多可使用4周。
5.吸水性较大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剂药物渗透性的物质是(B)
A、氢化植物油
B、羊毛脂
C、凡士林
D、液态石蜡
E、硅油
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为淡黄色黏稠半固体,熔点36℃~42℃,因含胆甾醇、异胆甾醇与羟基胆甾醇及其酯而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甘油%、70%的乙醇40%。由于羊毛脂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近,故可提高软膏中药物的渗透性。
6.上清肺火,下滋肾阴的药物是()
A.沙参
B.玉竹
C.麦冬
D.天冬
E.石斛
7.清心安神,治虚烦惊悸、精神恍惚宜选()
A.桑椹
B.玉竹
C.百合
D.墨旱莲
E.石斛
8.哈蟆油的功效是()
A.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B.滋阴益肾,清肝明目,利尿
C.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D.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
E.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9.墨旱莲的功效是()
A.滋阴,润肠
B.滋阴,软坚
C.滋阴,清肺
D.滋阴,止血
E.滋阴,明目
10.两药相合,滋补肝肾之阴力增,多治肝肾阴虚之证,女贞子常配伍()
A.益智仁
B.何首乌
C.墨旱莲
D.百合
E.天冬
6.上清肺火,下滋肾阴的药物是(D)
A.沙参
B.玉竹
C.麦冬
D.天冬
E.石斛
天冬甘润补,苦泄降,寒能清,入肺、肾经,为清滋滑润之品。既润肺止咳、清肺降火,又滋肾养阴、生津止渴,还清润肠燥而通便,善治阴虚火旺诸证。故选D。
7.清心安神,治虚烦惊悸、精神恍惚宜选(C)
A.桑椹
B.玉竹
C.百合
D.墨旱莲
E.石斛
百合的功效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百合的主治病证为(1)肺虚久咳,劳嗽咯血。(2)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故选C。
8.哈蟆油的功效是(A)
A.补肾益精,养阴润肺
B.滋阴益肾,清肝明目,利尿
C.滋阴补血,生津,润肠
D.滋肾补肝,清虚热,明目乌发
E.滋阴益肾,凉血止血
哈蟆油的功效是补肾益精,养阴润肺。故选A。
9.墨旱莲的功效是(D)
A.滋阴,润肠
B.滋阴,软坚
C.滋阴,清肺
D.滋阴,止血
E.滋阴,明目
墨旱莲的功效是滋阴益肾,凉血止血。故选D。
10.两药相合,滋补肝肾之阴力增,多治肝肾阴虚之证,女贞子常配伍(C)
A.益智仁
B.何首乌
C.墨旱莲
D.百合
E.天冬
女贞子配墨旱莲:女贞子甘苦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墨旱莲甘酸寒,滋补肝肾、凉血清热。两药相合,滋补肝肾之阴力增,多治肝肾阴虚之证。故选C。
11.易变色的中药饮片是()
A.芫花
B.辛夷
C.密蒙花
D.旋覆花
E.金银花
12.含淀粉多的饮片易()
A.泛油
B.腐烂
C.变色
D.潮解
E.虫蛀
13.下列饮片中最易吸潮变软发黏的是()
A.炒白术
B.炙甘草
C.煨葛根
D.酒当归
E.醋香附
14.以下药物,易发生变色的中药饮片是()
A.芒硝
B.陈皮
C.牛膝
D.乳香
E.红花
15.以下药物,易发生粘连的中药饮片是()
A.芒硝
B.陈皮
C.白芷
D.乳香
E.红花
11.易变色的中药饮片是(E)
A.芫花
B.辛夷
C.密蒙花
D.旋覆花
E.金银花
变色,是指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各种饮片都有其固有的色泽,这也是中药饮片检查中的主要质量标志之一。饮片变色,是由于所含色素受到外界影响(如温度和湿度.日光.霉变.化学药剂的使用.硫黄熏蒸等)使饮片失去了其原有的色泽,影响饮片质量。比如硫黄熏后,产生的二氧化硫遇水成亚硫酸,具有还原作用,可使饮片褪色;再如由于保管不善,某些饮片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有些饮片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等;有些饮片由鲜艳变暗淡,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花类药。因此,色泽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其内在质量。
12.含淀粉多的饮片易(E)
A.泛油
B.腐烂
C.变色
D.潮解
E.虫蛀
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是有利于蛀虫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质,故含上述成分较多的饮片最易生虫,如白芷.北沙参.薏苡仁.柴胡.大黄.鸡内金等。
13.下列饮片中最易吸潮变软发黏的是(B)
A.炒白术
B.炙甘草
C.煨葛根
D.酒当归
E.醋香附
有些蜜炙饮片,如炙甘草、炙黄芪、炙枇杷叶等,特别容易吸湿粘连,吸湿后饮片表面也容易霉变。
14.以下药物,易发生变色的中药饮片是(E)
A.芒硝
B.陈皮
C.牛膝
D.乳香
E.红花
变色:是指药材、饮片的色泽起了变化,如由浅变深或由鲜变暗等。各种药材或饮片都有其固有的色泽,也是中药饮片检查中的主要质量标志之一。饮片变色,是由于所含色素受到外界影响(如温度和湿度、霉变、化学药剂的使用、硫磺熏蒸等)使饮片失去了其原有的色泽影响饮片质量。由于保管不善,某些药物的颜色由浅变深,如泽泻、白芷、山药、天花粉等;有些药物由深变浅,如黄芪、黄柏等;有些药物由鲜艳变暗淡,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花类药。因此,色泽的变化可以直接反映其内在质量。
15.以下药物,易发生粘连的中药饮片是(D)
A.芒硝
B.陈皮
C.白芷
D.乳香
E.红花
粘连:是指有些固体饮片,由于熔点较低,遇热则发黏而粘结在一起,使原来形态发生改变的现象,如芦荟、没药、乳香、阿魏、鹿角胶、龟甲胶等。
西药
1.滴丸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周期短和生产率高
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
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
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E.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
2.以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的冷凝液是()
A.水与醇的混合液
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
C.液状石蜡
D.液状石蜡与乙醇的混合液
E.以上都不行
3.滴丸的非水溶性基质是()
A.PEG
B.水
C.液状石蜡
D.硬脂酸
E.石油醚
4.滴丸的水溶性基质是()
A.甘油明胶
B.虫蜡
C.羧甲基纤维素钠
D.聚乳酸
E.聚丙烯酸钠
5.以PEG为基质制备滴丸剂时,不能选用的冷凝液是()
A.轻质液状石蜡
B.重质液状石蜡
C.二甲硅油
D.水
E.植物油
1.滴丸剂的特点不正确的是(B)
A.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工艺周期短和生产率高
B.工艺条件不易控制
C.基质容纳液态药物量大,故可使液态药物固化
D.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
E.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
本题考查滴丸剂的特点。包括生物利用度高、疗效迅速;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滴丸,便于携带和服用;可制成不同给药途径的滴丸或具有缓释、控释性能的滴丸;设备简单、操作容易;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工艺周期短、生成效率高;车间无粉尘,利于劳动保护。故选B。
2.以水溶性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用的冷凝液是(C)
A.水与醇的混合液
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液
C.液状石蜡
D.液状石蜡与乙醇的混合液
E.以上都不行
常用的冷凝液有:水溶性基质可用液状石蜡、植物油、甲基硅油等。故选C。
3.滴丸的非水溶性基质是(D)
A.PEG
B.水
C.液状石蜡
D.硬脂酸
E.石油醚
滴丸的非水溶液(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蜂蜡。故选D。
4.滴丸的水溶性基质是(A)
A.甘油明胶
B.虫蜡
C.羧甲基纤维素钠
D.聚乳酸
E.聚丙烯酸钠
滴丸剂的水溶性基质包括:聚乙二醇、硬酯酸钠、甘油明胶、泊洛沙姆、聚氧乙烯单硬酯酸酯等。
5.以PEG为基质制备滴丸剂时,不能选用的冷凝液是(D)
A.轻质液状石蜡
B.重质液状石蜡
C.二甲硅油
D.水
E.植物油
本题考查滴丸冷凝液的选用。滴丸是指固体或液体与适当的物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形成的小丸状的制剂。常用的基质有PEG、PEG和泊洛沙姆,常用冷凝液有轻质液状石蜡、重质液状石蜡、二甲硅油、植物油和水等。故选D。
6.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机制为()
A.抑制血小板中TXA2的合成
B.抑制内皮细胞中TXA2的合成
C.激活环氧酶
D.促进内皮细胞中PGI2的合成
E.促进血小板中PGI2的合成
7.主要用于预防静脉血栓的口服药物是()
A.尿激酶
B.链激酶
C.华法林
D.低分子肝素
E.肝素
8.关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B.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C.调节血脂
D.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
E.阻止白细胞的贴壁
9.下述可用于治疗甲氨蝶呤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是()
A.维生素B12
B.叶酸
C.叶酸+维生素B12
D.亚叶酸钙
E.红细胞生成素
10.华法林治疗窗窄,使用时应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理想的INR应维持在()
A.0.8~1.5
B.1.5~2
C.2~3
D.3~4
E.4
6.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机制为(A)
A.抑制血小板中TXA2的合成
B.抑制内皮细胞中TXA2的合成
C.激活环氧酶
D.促进内皮细胞中PGI2的合成
E.促进血小板中PGI2的合成
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酶乙酰化,减少TXA2的生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地抑制作用。
7.主要用于预防静脉血栓的口服药物是(C)
A.尿激酶
B.链激酶
C.华法林
D.低分子肝素
E.肝素
华法林为口服抗凝药,主要用于预防静脉血栓。
8.关于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C)
A.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B.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C.调节血脂
D.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
E.阻止白细胞的贴壁
阿司匹林无调节血脂作用。
9.下述可用于治疗甲氨蝶呤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是(D)
A.维生素B12
B.叶酸
C.叶酸+维生素B12
D.亚叶酸钙
E.红细胞生成素
由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所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亚叶酸钙治疗。
10.华法林治疗窗窄,使用时应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理想的INR应维持在(C)
A.0.8~1.5
B.1.5~2
C.2~3
D.3~4
E.4
应用华法林时,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维持INR在2-3之间。
11.血栓性疾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可能短于()
A.18秒
B.12秒
C.8秒
D.16秒
E.10秒
12.老年人应该控制总胆固醇测定值低于()
A.6.2mmol/L
B.5.2mmol/L
C.4.2mmol/L
D.6.1mmol/L
E.5.1mmol/L
13.可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检查项目是()
A.血淀粉酶
B.肌酸激酶增高
C.淀粉酶增高
D.尿淀粉酶
E.碱性磷酸酶增高
14.医学指标血肌酐(Cr)增高,则提示病人可能患()
A.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B.糖尿病
C.高血压
D.中毒性肝炎
E.黄疸
15.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区间是()
A.~g/L
B.~g/L
C.~g/L
D.~g/L
E.~g/L
11.血栓性疾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可能短于(B)
A.18秒
B.12秒
C.8秒
D.16秒
E.10秒
正常参考区间12~16s
12.老年人应该控制总胆固醇测定值低于(B)
A.6.2mmol/L
B.5.2mmol/L
C.4.2mmol/L
D.6.1mmol/L
E.5.1mmol/L
正常参考区间<5.2mmol/L。
13.可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检查项目是(B)
A.血淀粉酶
B.肌酸激酶增高
C.淀粉酶增高
D.尿淀粉酶
E.碱性磷酸酶增高
肌酸激酶增高可产生:心肌梗死、各种肌肉疾病、脑血管疾病等。
14.医学指标血肌酐(Cr)增高,则提示病人可能患(A)
A.急慢性肾小球肾炎
B.糖尿病
C.高血压
D.中毒性肝炎
E.黄疸
血肌酐增高见于:肾性疾病(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
15.新生儿血红蛋白正常参考区间是(B)
A.~g/L
B.~g/L
C.~g/L
D.~g/L
E.~g/L
血红细胞的正常参考值:男性~g/L;女性~g/L;新生儿~g/L
往期每日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