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的作者:痛经医生,不太正常的痛经终结者,你可以为他点赞或者打电话给最好闺蜜举报。反正有了他也就没有痛经啥事儿了。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行经时间超过了7天以上,甚或淋漓2周方净者,称为经期延长,又称经事延长、月水不断、月水不绝。若终月不尽者,则为“漏下”。本病最早见于《诸病源候论》,称为月水不断。指出其病是劳伤冲任经脉,冲任之气虚损,不能制其经血所致。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黄体萎缩不全、盆腔炎、子宫内膜炎等引起的经期延长。宫内节育器和输卵管结扎后引起的经期延长也按本病治疗。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发病主要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常见的病因病机有气虚、虚热和血瘀。
1气虚素体虚弱,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中气不足,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以致经期延长。
2虚热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产多乳众,或忧思积念,阴血亏耗,阴虚内热,热忧冲任,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致经期延长。
3血淤素体抑郁,或大怒伤肝,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或经期交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邪与血相搏成瘀,瘀阻冲任,经血妄行。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本病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以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或淋漓半月始净为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由于经水难尽,应与漏下和赤带相鉴别。漏下是经血非时而下,淋漓不断,绵延数十日至数月不等。赤带是月经周期和月经量均正常,经净后流出似血非血的赤色黏液,或臭秽、绵绵不绝。本病是经血拖延时日或淋漓不尽,所排出主要是血,不是黏液,与赤带不同。
辨证论治以经期延长而月经周期正常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重在缩短经期,使达正常范围之内,故以止血为要。治疗以固冲调经为大法。气虚者重在补气升提,阴虚血热者重在养阴清热,瘀血阻滞者以通为止,不可概投固涩之剂,犯虚虚实实之诫。
1气虚经行时间延长,量多,经色淡红、质稀,肢倦神疲,气短懒言,面色咣白,舌淡,苔薄,脉缓弱。
气虚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故经行时间延长,量多,气虚火衰,不能化血为赤,故经色淡而质稀;中气不足,故肢倦神疲,气短懒言;气虚阳气不布,故面色?白。舌淡,苔薄,脉缓弱,也为气虚之证。
补气升提,固冲调经。
举元煎(《景岳全书》)加阿胶、艾叶、乌贼骨。方药:人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艾叶10克,阿胶(烊化)10克,乌贼骨15克。
方中人参、白术、黄芪、炙甘草补气健脾摄血;升麻升举中气;阿胶养血止血;艾叶暖宫止血;乌贼骨固冲止血。全方共奏补气升提,固冲止血之效。
若经量多者,酌加生牡蛎、五味子、棕榈炭;伴有经行腹痛,经血有块者,酌加三七、茜草根、血余炭;兼血虚者,症见头晕心悸,失眠多梦,酌加制何首乌、龙眼肉、熟地黄。
2虚热经行时间延长,量少,经色鲜红,质稠,咽干口燥,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大便燥结,舌红,苔少,脉细数。
阴虚内热,热扰冲任,冲任不固,经血失约,故经行时间延长;血为热灼,故量少,色红而质稠;阴虚内热,故颧红潮热,手足心热;热灼津亏,故咽干口燥。舌红,苔少,脉细数,也为虚热之证。
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清热养阴汤(《妇科临床手册》)。方药:生地黄15克,牡丹皮15克,白芍10克,玄参10克,黄柏10克,女贞子10克,墨旱莲10克。
方中黄柏、牡丹皮清热凉血;生地黄、玄参、墨旱莲滋阴凉血止血;女贞子滋肾阴;白芍敛肝阴。全方共奏滋阴清热,凉血调经之效。
若月经量少者,酌加熟地黄、丹参;潮热不退者,酌加白薇、地骨皮。
3血瘀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舌紫黯或有小瘀点,脉涩有力。
瘀血阻于冲任,瘀血不去,新血难安,故经行时间延长,量或多或少;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故经行小腹疼痛拒按,经血有块。舌紫黯或有小瘀点,脉涩有力,也为血瘀之证。
活血祛瘀,固冲调经。
棕蒲散(《陈素庵妇科补解》)。方药:棕榈炭10克,蒲黄炭15克,当归身10克,炒白芍15克,川芎10克,生地黄15克,牡丹皮10克,秦艽10克,泽兰15克,杜仲10克。
方中当归身、川芎、泽兰活血祛瘀;牡丹皮、生地黄、白芍凉血和阴,清泄血分之热;秦艽、杜仲壮腰补肾,固摄冲任;蒲黄炭、棕榈炭活血止血。全方活血祛瘀,凉血止血,故月经可调。
其他疗法1针灸体针血海、足三里、地机、三阴交、百会、太冲。
行间、太溪。
针刺应按如下的顺序;先针刺血海、足三里穴用补法,其次针刺地机、三阴交穴用平补平泻法,再针刺百会穴用补法,最后针刺太冲穴用泻法。阴虚内热加太溪穴。一般每日1?2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
耳针子宫、内分泌、卵巢、皮质下、肾、肝、脾。
先在以上耳穴用耳穴探测仪或探针找准所需要的穴位,每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或用耳穴压丸疗法,每3?7日换1次,左右耳穴交替使用。从月经干净后开始治疗,到下次月经来潮为止。
头针生殖区(双)。
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
2食疗月季花鸡蛋牛奶酥鲜月季花瓣克,面粉克,鸡蛋3个,牛奶克,白糖克,食盐1撮,沙拉油50克,发酵粉适量。将鸡蛋清、黄分开,蛋黄中加入糖、牛奶,搅匀后拌入面粉、油、食盐、发酵粉轻搅成面浆,蛋白用筷子搅打至起泡后对人面浆;花瓣加糖渍30分钟,和入面浆;汤勺舀面浆于五成热的油中炸酥。做早晚餐或点心食。适用于血瘀之经期延长。
小蓟益母草汤小蓟(全草)、益母草各60克。两者洗净,同加水煎汤,去渣再煎,至浓稠服。适用于血瘀导致经期延长。
麦冬百合饮麦冬、百合各15克,白茅根12克。水煎,代茶饮。适用于阴虚内热导致经期延长。
生地黄粳米粥生地黄、黄精(制)、粳米各30克。生地黄、黄精水煎去渣取汁后,人粳米同煮为粥。适用于阴虚内热导致经期延长。
病案举例羽某,女,24岁,仓库保管员。初诊日期:年7月8日。
经期延长12年。
患者自12岁月经初潮即出现周期紊乱,经期延长,量多,医院诊治,效果不显,今阴道流血1月余,开始几天量少,后量多1周,继而淋漓不断,至今经血淡红,伴头晕胸闷,小腹胀痛,面色晄白,纳谷欠佳,二便尚调。
舌质淡黯,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
经期延长,为气虚血瘀型。
党参30克,白术15克,黄芪30克,升麻6克,女贞子15克,墨旱莲12克,白芍15克,茜根炭10克,煅牡蛎30克,益母草30克,菟丝子15克。
8年7月14日。用药5剂,阴道流血未止,急则治其标。改方为:桃仁10克,红花10克,益母草15克,当归12克,川芎6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生地黄15克,炙甘草6克。
用药2剂,阴道流血止。拟方以益气健脾为主:党参2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淮山药15克,熟地黄20克,炙甘草6克,五味子10克,麦冬15克,茯苓15克,杜仲15克。
继续用上方调理,追踪3个月,月经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