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的中医理疗法,你知道吗
上期我们讲到柴胡,枳实僵蚕,蜂房叶下珠,虎杖这三组中药对的特殊调理,今天小编又给大家带来了两组对HBV有特殊调理作用的中药。一起来人认识一下吧~
哪些中药对HBV有特殊调理呢
一,白术、茯苓白术味甘苦,性温,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可以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在生理上,肝脾同位于中焦,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慢性HBV携带者临床上伴有胃脘胀闷不适、纳差、肢倦乏力等症状。
用法:常以白术15~30g、茯苓20g配伍,二药同用,白术可助茯苓增强其祛湿之功,茯苓可佐白术提高其健脾之力。
图1白术
二,菟丝子、淫羊藿
菟丝子味甘、微辛,性温质黏,功用滋补肝肾、益精缩尿、安胎止泻。
淫羊藿味辛甘,性温,具有补肾壮阳、祛风除湿、强筋健骨的功效。
临床中发现,大多数慢性HBV携带者为母婴垂直传播,可理解为先天不足。由于肾为先天之本,所以从内因来辨证,慢性HBV携带者多属肾虚。
用法:常以淫羊藿30g、菟丝子10g配伍使用,鼓舞肾气,助慢性HBV携带者正气提升以逐伏邪。
图2菟丝子
案例分析
黄某,男,41岁,年4月5日初诊。患者年体检发现HBsAg、HBeAg及HBcAb阳性,其母亲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患者平素工作压力大,嗜食辛辣,近1个月右胁隐痛不适,疲劳时加重,口苦口干,烦躁易怒,纳可,眠差,小便黄,大便溏结不调,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滑。查肝功能:谷丙转氨43.6U/L,谷草转氨酶32.3U/L;HBV-DNA4.16×IU/ml。HBsAgIU/ml,HBeAgS/CO,HBcAb6.3S/CO,考虑为慢性HBV携带者。
处方:柴胡、菟丝子、桃仁、白芍、枳实各10g,白术、淫羊藿、叶下珠各30g,虎杖、女贞子、墨旱莲各15g,甘草5g。1剂/d,水煎服。嘱清淡饮食,注意休息,调整情绪。
4月19日二诊:右胁隐痛、口苦口干缓解,余症基本同前,守方续服14剂。
5月3日三诊:口苦口干明显减轻,但右胁疼痛13问仍有反复,纳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滑。原方加僵蚕15g,蜂房10g,14剂后再诊。
5月17日四诊:诸症明显缓解,已无反复胁痛,守上方续服。
肝功能及肝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停药半年后复查肝功能等仍正常,HBeAg阴性,HBV-DNA1.67×IU/ml。
案例总结
患者守方治疗1年半后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和HBVDNA载量下降至低值,且随访时未发现HBV再活动,证实了中药在治疗慢性HBV携带者方面的疗效和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本文参考文献doi:10./j.issn.—..02.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您的点赞就是我们的动力,我们会再接再厉做得更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