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涩,平。归脾、肾经。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天道贵涩
一老头须发由白转黑,面目肌肤由皱转顺,人皆以为老树吐新芽,枯木逢春意。但不知为何?
原来老爷爷教这体衰病弱的老头子一个服食方子。
小指月说,是不是服食像核桃这些补肾补脑之品呢?
老爷爷笑笑说,张锡纯讲,天道贵涩,人持百年之寿命,功夫全在于敛。
我没有教他去补,而是教他收涩精神的服食之药。
小指月不解地问,什么可收涩精神呢?
老爷爷笑笑说,一味芡实就能健脾除湿,益肾固精,收涩精华。而芡实就是符合天道贵涩精神的一味药。所以我教他每天用10粒芡实,放在饭上蒸熟来嚼服,必须细嚼慢咽,如蚁食,待津液满口方才咽下。
而这老人平素就脾虚气弱,尿频短气,消瘦不长肉,乃精华走泄太过,一旦通过芡实加强身体收涩之功,使精华不外流太过,那么五谷皆为补益。
随后小指月便在小笔记本中记道:
苏东坡经验苏东坡虽非专业行医,但亦通达医术养生之道。所以屡屡遭贬谪,却能靠豁达的精神,跟丰富的医药常识,度过各种人生的困境跟身体的病苦。他弟弟的身体比他还差,苏东坡便叫他弟弟服食之法,以强身益智,延年抗老。而他弟弟认为养生之法,如果要搞得很复杂就很麻烦,长期坚持不容易。苏东坡便教他最简便的嚼食芡实,每天十粒左右,必须细嚼慢咽,等到津液满口时,才分多口咽下,这样便有春风化雨,润燥去枯,和调五脏,洒陈六腑之功。也可以煮成芡实粥服食。
劳身逸心之道
有一个白领,平时思虑过度劳伤心脾,稍微懂点中医常识的人都知道,久坐不动,压迫生殖系统,就会导致排尿异常,加上久坐伤肉久坐伤气,久思伤脾,这样长期坐办公室前,又用脑过度,很快脾虚气弱,难以运化湿浊,这些湿浊便纷纷掉落,或小便频数,或白带增多,或腰酸腿软,或大便不成形。
医院,妇科去过,泌尿科去过,神经科也去过,周身什么病都有,但什么病都不好治。
老爷爷说,你看起来这么多病,在中医看来就只有一个病。
病人困惑地说,一个病是什么病?
老爷爷说,脾虚湿盛。
病人问,那该怎么办?
老爷爷说,少动心脑,多动手脚。
这病人笑笑说,平时很少动手脚,却多动心脑。
老爷爷笑笑说,这就是你得病的原因,真正健康的人,应该时时劳身逸心。而现在之所以那么多亚健康疲劳综合症的人群,以及各类莫名其妙的疾病,是因为他们跟常道相反了,他们都在劳心而逸身。过用心脑,导致神思枯竭,身体过度安逸,导致气堕血懒,所以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不振病痛多。
这病人听后豁然开朗,难怪他们单位里很多人病症都跟她相似,哪里有个好医生都走访个遍了,都没办法。你想想你自己制造出来的疾病,岂是医生能替你背负病果的,只有断其因,方能断其果。
随后老爷爷便教她每天用芡实加点白糖蒸熟来做点心服用,再教她去练五禽戏、八段锦,把每天坐在电脑前的时间抽出一两小时,用到操场上去运动健身,挥洒出汗。
不到半个月各种烦人的疑难杂病,纷纷就像瓜熟蒂落一样脱掉了,又像秋天的落叶一样,被风扫走。
小指月说,这一味芡实这么妙,加点白糖蒸熟,居然对慢性泄泻,小便频数,白带偏多,腰酸腿沉,体虚气弱,都有帮助。
老爷爷笑笑说,因为这些情况都属于脾虚湿盛所致。芡实加白糖能引入脾中,健固脾气,这样脾能兜收住,化湿浊为津气,诸症自愈。同时芡实又偏涩,能固涩精神,使思虑过度者不会耗散太厉害,身体也会转好。
更多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点击查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1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2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目录3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仙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杜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续断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苁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锁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补骨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益智仁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菟丝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苑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蛤蚧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核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冬虫夏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葫芦巴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韭菜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阳起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紫石英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狗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羊红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当归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熟地黄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白芍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阿胶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何首乌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龙眼肉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楮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沙参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百合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麦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天冬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斛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玉竹(葳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黄精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枸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墨旱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女贞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椹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黑芝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龟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鳖甲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麻黄根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浮小麦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糯稻根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味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乌梅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五倍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罂粟壳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诃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石榴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肉豆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赤石脂、禹余粮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山茱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覆盆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桑螵蛸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金樱子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螵蛸(乌贼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莲子(莲子心、荷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