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顺丰与京东物流对比研究报告

北京治痤疮的好医院 http://m.39.net/pf/a_9125685.html
导读

本报告发表于5月31日,全文共43页,数据图表共27张。报告主要观点分析如下。市场综述:物流企业将随快递行业的良好发展而获得机遇,头部物流企业逐步向供应链服务转型;顺丰与京东:对比运营模式、基础设施与细分业务等方面,未来二者均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综合分析:顺丰与京东均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前者强在物流干线与时效快递市场,但弱在无商流,后者强在仓储与商流,但其业务与网点覆盖面尚待提升,同时二者均受到加盟制物流企业的一定冲击。

核心观点

观点一

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消费活动持续增加,近五年中国快递量、快递收入均呈增长态势。物流总支出、外包物流支出、一体化供应链支出均持续上升,物流企业在此背景下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物流企业50强门槛上升,行业企业竞争加剧。头部企业规模大,头部与尾部收入差距较为明显,头部企业地位稳固,尾部企业竞争较为激烈。头部物流企业正逐步由单一业务向综合供应链服务转型。

观点二

运营模式:顺丰采取“端到端分拣中转”物流模式,依靠提高货运速度提升物流效率,同时其采用直营模式把控全产业链,对各环节与核心资源具有控制力;京东采取“区域仓-前置仓-末端配送”的仓配模式,省略发件到分拣中心的流程,提高物流时效与用户体验。

观点三

基础设施:顺丰打造“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资源,是其未来业务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京东物流逐步完成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和跨境网络六大网络的构建,形成较好的协同作用。

观点四

细分业务,(1)快递快运:从价格、时效等方面,顺丰快递快运业务总体优于京东,在个人件方面,预计未来3年内京东无法对其造成较大冲击。(2)供应链:顺丰结合自身在数字化、标准化、产品化的优势,与头部企业联合打造“一盘货”模式,已逐步形成较强的护城河;京东持续投入物流系统的研发,现已建成全面的智能物流系统,逐步打造完善的智能化供应链。(3)冷链业务:顺丰冷运优于京东物流,顺丰冷运依靠自身庞大的网络物流发展冷链业务,而京东主要依赖仓储与物联网技术保障运输产品质量。(4)跨境业务:顺丰跨境业务强于京东物流,顺丰具备双向国际物流链路能力,而京东物流主要提供海外货物运往中国的物流服务。

观点五

截至年,顺丰已拥有13万余条干/支线,在中高端时效件方面具备优势,但无自有商流,需依赖第三方用户提供业务。京东物流已拥有余个仓库与1,余个云仓,京东商城可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物流业务。而顺丰与京东物流均采用直营制模式,受到通达系等加盟制物流企业的制约。加盟系企业的规模效应更显著、成本管控能力更强。如中通日均快递量已突破4,万件,成本低于顺丰与京东,且时效性不断提高,因而可吸引更多用户,对顺丰与京东物流均造成一定冲击。

报告节选

市场综述

(一)中国快递行业现状

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居民经济水平持续提升,消费活动持续增加,因而近五年中国快递量、快递收入均呈增长态势,物流企业将可随快递行业的良好发展而获得机遇。

快递业务仍呈上升趋势: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居民经济水平持续提升,消费活动持续增加,近五年,快递量、快递收入均呈增长态势,年快递量达.6亿件、快递收入达8,亿元。

中国人均快递支出与使用量均持续增加:受机构设备提升(邮政行业拥有快递专用货机架,比上年同期增加8架;快递服务汽车25.4万辆,同比增长7.1%)、通信网络增强(快递服务网路条数20.7万条,单程长度共4,.4万公里)、服务能力增加(邮政行业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面积27.5平方公里,平均每一营业网点服务人口为0.4万人)等因素驱动,近五年中国人均快递支出与使用量均持续增加,年分别为元,59件。

受中国消费及贸易活动持续良好发展驱动,中国对物流的需求日渐增加,物流总支出、外包物流支出、一体化供应链支出均持续上升,物流企业在此背景下将迎来良好发展机遇。

中国物流行业仍处于增长阶段:

1.物流支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物流支出市场,年中国物流支出总额达14.9万亿元,预计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5.3%。随着中国消费及贸易活动持续增长,中国对物流将有更大需求。尽管市场规模庞大,但中国物流市场效率仍较低,年中国物流支出占GDP百分比为14.7%,高于美国的7.6%及日本的8.5%,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物流环节仍较为冗余,这也为物流服务商通过一体化解决方案来减少冗余、提高整体物流效率提供机会。

2.外包物流支出:中国外包物流服务市场发展快速,预计由年的6.5万亿元增至年的9.2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1%,高于同期的物流支出总额年复合增长率。中国外包物流服务渗透率预计由年的43.9%上升至年的47.8%,意味着中国外包物流服务的普及程度日益提升。

3.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支出:受不同垂直领域的用户需求日益复杂、供应链制造端效率持续提升等因素驱动,中国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行业快速发展,年其市场规模达20,亿元,预计年增至31,亿元,同时其渗透率预计将由年的31.0%上升至年的34.6%。

(二)中国物流行业综述——竞争格局

中国物流企业与民营物流企业50强门槛均逐年上升,意味着物流行业企业竞争逐步加剧。同时,50强企业中,供应链企业数量逐渐增加,表明头部物流企业逐步向供应链服务转型。

企业概况

(一)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基本信息

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同属物流行业,但二者定位不同,前者定位为综合物流服务商,后者定位为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流服务商。

(二)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发展历程

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发展历程有所不同,前者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公司主体运营,经历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现进入战略转型期,而后者从企业的事业部转为独立的主体进行运营,现已进入快速发展期。

运营模式与基础设施

(一)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运营模式对比(1/2)

顺丰控股采取“端到端分拣中转”物流模式,依靠提高货运速度提升物流效率,同时其采用直营模式把控全产业链,对各环节与核心资源具有控制力,有利于战略自上而下保持统一,保障战略与目标的实现。

顺丰控股对全网络采用强有力管控的经营模式,可保障其稳定性与灵活性:

顺丰控股采取“端到端分拣中转”物流模式,依靠提高货运速度提升物流效率。其属于第三方物流直营企业,可对全网络进行强有力的管控,总部掌握整体物流网络的关键环节及核心资源。

在关键环节方面,顺丰控股掌握关键环节,有助于其战略自上而下高度统一,保障自身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保持其经营的稳定性、可控性、规范性、合规性,从而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及其品牌美誉度。

在核心资源方面,顺丰控股采用多样化的资源获取及运营模式,有效补充整体网络的灵活性与弹性拓展空间,持续延伸其服务范围。

(二)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运营模式对比(2/2)

京东物流采取“区域仓-前置仓-末端配送”的仓配模式,省略发件到分拣中心的流程,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最终提高物流时效与用户体验,实现“人、货、场”的良好结合。

京东物流采用仓配模式提升物流效率:

京东物流采取“区域仓-前置仓-末端配送”的仓配模式,省略发件到分拣中心的流程,有助于提升物流效率。相较顺丰,京东物流在仓储及配送、大件物品配送等业务上更具优势,其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京东物流注重仓储的枢纽作用,通过在全中国构建多种仓储网络推动商家(包括自营商城和第三方商家)将货物运入仓库,使商品储存在离用户较近的地方,最终提高物流时效与用户体验。年,京东集团通过京东物流处理的线上零售订单中,约90%可在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其中超过60%的订单为限时达(当天早上11点前下单,当日送达;当天晚上11点前下单,第二天下午3点前送达)。

(三)顺丰控股与京东物流基础设施对比(1/2)

顺丰控股已逐步完成“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资源打造,这是当前中国独特且稀缺的智慧物流网络,将可为其未来业务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顺丰控股打造“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的网络资源,是其未来业务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

天网:在“全货机+散行+无人机”的天网体系下,顺丰控股拥有中国最大的货机机队,未来顺丰控股将以鄂州货运机场为中心,持续打造覆盖全中国、辐射全球的航空网络。在机场建成后,预计年其货邮吞吐量万吨、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万吨、旅客吞吐量万人次

地网:顺丰控股对终端网点、中转分拨、运输等地面网络端到端进行强有力管控,确保服务网络的稳定性和执行力。同时其领先于行业的客服服务体系及服务策略,为用户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信息网:顺丰控股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智能设备、智慧服务、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组成“信息网”。

报告来源

头豹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cs/9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