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滋阴中成药,改善自汗盗汗,烦燥失眠

生脉饮,又叫做生脉散,出自金元时期张元素的“医学启源”,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是益气养阴的著名古方。方中人参补脾益肺以生津,为君药;麦冬养阴消热以生津,为臣药;五味子固表止汗而生津,为佐药。“医方考”中谓之“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道备也,名曰生脉”。主治热伤元气、阴液亏耗的气阴两虚之证。历代医家均以其为益心复脉的代表方而广泛使用。

益气养阴名方生脉散

近年来,随着剂型的研究和发展,先后有生脉口服液、生脉胶囊、生脉注射液等应用于临床。在组方上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如生脉注射液是用红参替代人参,与麦冬、五味子组成;参麦注射液为生脉饮古方去掉五味子,由人参和麦冬组成。以生脉饮为基础方的中成药,也在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肿瘤患者化疗中的白细胞减少等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中成药均具有益气养阴之功。那么,哪些中成药与生脉饮有着亲缘关系呢?

在介绍生脉饮的亲戚前,首先认识一下生脉饮。生脉饮有两种组方,分别为人参方和党参方。生脉饮(人参方)药物组成为红参、麦冬、五味子;生脉饮(党参方)药物组成为党参、麦冬、五味子。那么,这两个组方的生脉饮有什么区别呢?实际上,就在于红参与党参的区别。红参味甘而厚,性偏温,补益之力较强,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之功,适宜于病势较重,虚损较重者;党参味甘性平,作用温和,健脾益气,养血生津,适宜于病势较缓,虚损较轻者。因此,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生脉饮(人参方)要比生脉饮(党参方)作用更强。另外,因为红参性温,因此生脉饮(人参方)更适宜于体质偏凉之人;而党参性平,因而生脉饮(党参方)适宜于体虚的大多数人群。

那么,哪些中成药是生脉饮的亲戚呢:

心脑舒口服液

由人参、麦冬、党参、黄芪、五味子共5味药组成。补气养阴的同时,还可发挥养心安神之功。临床用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自汗、盗汗的气阴两虚之证,以及失眠、健忘的治疗。值得注意的是,体实者及感冒期间慎用本品,在治疗失眠时,睡前勿吸烟、饮酒、喝茶及咖啡,以免影响药效。

心脑舒口服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ml,一日2次;短期突击用药:一次20ml,一日2-3次,竞技或工作前服用。或遵医嘱用药。

血复生片

血复生片,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凉血,化瘀解毒的功效。由黄芪、当归、白芍、熟地黄、川芎、女贞子、墨旱莲、茯苓、山药、天花粉、牡丹皮、泽泻、川牛膝、甘草、大黄、猪脾粉组成。用于气血两虚、阴虚津亏、自汗盗汗、烦燥失眠,出血紫斑等恶性贫血,癌症放、化疗后的血象异常;尤其是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升高或调整血象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片,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或遵医嘱用药。

,具有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的功效。由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组成。用于绝经期前后诸证。阴虚火旺者,症见潮热面红、自汗盗汗,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妇女卵巢功能衰退更年期综合症见上述表现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2-4周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猜你还想看:

自汗、盗汗,更年期心烦、失眠,单用味药,有效改善各种多汗

更年期:心烦失眠情绪差,老大夫给了个小方子,看完试试

06岁医生临死前透漏:湿气的“解药”找到了,不是红豆薏米,不是拔罐,早晚喝次,湿气自然消

生姜贴肚脐,一天一次,坚持5天,断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cs/6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