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可以加糖吗

服用中药时,我们的服用食忌有:一般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有刺激的食物。热性病应忌食辛辣、油腻、煎炸类药物;寒性病应忌食生冷;胸痹患者应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烟、酒;脾胃虚弱者应忌食油炸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应忌食鱼、虾、蟹等腥膻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有人说了,“上述食忌没有明确提及糖,中药那么苦,我们可以加糖服用啊”,那么,服用中药到底可以不可以加糖呢?

我的回答是可以遵中医医嘱酌情加糖,但不宜滥用。

不宜滥加糖的几点原因

1各种糖均属于常用中药,均味甘而具有补虚的作用,若所致病症为邪实之证,若盲目加糖送服中药汤剂,则不能驱除体内邪气,反而有可能致邪入里,加重病情。

2中药的化学成分极其复杂,其中的一些蛋白质、鞣质能与糖,特别是与含铁、钙等无机元素和其他杂质较多的红糖发生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某些成分凝固变性,进而混浊、沉淀,不但能影响药效,甚至变质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3糖可抑制某些退热药的疗效,干扰药液中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的吸收。

4糖能降解某些药物,如马钱子的有效成分,使汤液的疗效降低。

5某些健胃的中药,其之所以健胃,就是利用其苦味或其他异味来刺激消化腺的分泌而发挥疗效的,加入糖后势必会消除这一作用。

中医可加糖的经典剂型——膏方

现在有人提出疑问,不能滥加糖而要咨询医生,那么中医药中就没有加入糖服用的经典名方吗?答案当然是有,中医传统且一些经典的膏方一直流传至今,亦称膏滋,它们是经过一些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蒸发浓缩,然后加入一定量糖或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剂型。目前膏方针对的主要病症一般是慢性虚损性疾病的长期调理以及滋补养生。

膏方均有糖吗?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膏方,膏方都是加入糖制备而成的吗?答案当然是并不是。

我们根据加工途径的不同,把内服膏方分为成方膏滋和临方膏滋两大类。其中成方膏滋是选用一些疗效确切的膏方方剂,由药厂成批生产加工成膏滋。这些膏方的组成虽然比较简单,甚至仅一味中药组方,但疗效确切、针对性强,经生产制成膏滋成品,便于消费者对症选用。这些品种中有一些就是加糖制成的膏方,如益母草膏、枇杷膏、秋梨膏等等。而临方膏滋是医生针对患者身体状况进行辨证处方,一人一方,医院药房定制加工制成膏滋,又称定制膏方。在配伍中药材品种根据患者体征予以变化,并且补益药中的人参,收膏用的糖、胶等物料均视患者病情需要用不同的物料。用于浓缩收膏的糖有冰糖、饴糖或蜂蜜,药胶有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鳖甲胶等,人参类有生晒参、红参等。上述这些物料既能单独使用,也可数种并用。故临方膏滋可能是含糖也可能不含糖。

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组成膏方的物料应按照辨证施治的需要选择配伍,如糖尿病患者服用的膏方,应根据病情需要加工成不含糖的膏滋;或者选择一些低热量的甜味剂制备膏方替代蔗糖,可以增加膏滋的甜味,但不会提高血糖水平,从而起到矫味的作用。如市售常见的有元贞糖等糖尿病用糖,以及在辅料试剂商店中销售的甜菊糖、木糖醇、阿斯巴甜等天然物提取制剂或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必须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按量取用,不得随意超量,以免产生副作用。

认识加糖膏方

在膏方配伍中,冰糖、白糖、红糖、饴糖、蔗糖、蜂蜜是膏滋加工中常用的各种糖,我们根据所选糖的种类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糖膏、蜜膏两种不同类型,其中加入糖制膏的称为糖膏,加入蜂蜜而不用糖的称为蜜膏。各种糖的品质和功效略有差异,应根据辨证需要,在膏方配伍时选择制成糖膏还是蜜膏。但是无论是糖膏还是蜜膏,我们均可认为是加糖膏方。

在膏方中配伍糖不仅能减轻药物的苦味,使膏滋口味较好利于服用,而且糖有一定的补益作用。同时,糖与药胶同用更有助于膏滋制剂的固定成形。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一些成方膏滋属于加糖膏方,疗效确切,广泛受人们的喜爱。

川贝枇杷膏——它是以水果枇杷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川贝粉和红糖等多种物质一起熬煮成的中成药,能清热解毒,也能化痰止咳,对人类的上呼吸道感染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

益母草膏——它是益母草加红糖制备而成,具有活血通经的功效,适用于闭经、痛经及产后瘀血腹痛等症。而由它延伸的复方益母草膏为复方制剂,用益母草、当归、川芎、红花、木香、白芍、元胡煎制出清膏,然后加入红糖而制成的煎膏剂,增强了活血祛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夏枯草膏——它是夏枯草加炼蜜和蔗糖制备而成,具有清火,散结,消肿的功效。用于火热内蕴所致的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病见上述证候者。

秋梨膏——它是以水果雪梨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川贝粉、红枣、生姜、罗汉果、蜂蜜、冰糖一起熬煮成的中成药,具有生津、降火、养阴、润肺、止咳血等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症。

肝肾膏——它是由女贞子、熟地黄、墨旱莲、桑叶、玉竹等5味药加入蔗糖制备而成,能滋补肝肾。用于肝肾阴虚之精神不振,头昏目眩,五心潮热,咽干少津,腰膝酸软。

桂龙药膏——它是由肉桂叶、土茯苓、红药、过岗龙、红杜仲等28味煎取膏汁然后加蔗糖收膏而成,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肾补血的功效。用于风湿骨痛,慢性腰腿痛,肾阳不足气血亏虚引起的贫血,失眠多梦,气短,心悸,多汗,厌食,腹胀,尿频等症。

参茸大补膏——它目前是国家保密配方,其公开药材有红参、党参、鹿茸、肉桂、白芍、黄芪、当归、熟地黄、茯苓、五味子、白术、陈皮、甘草、远志14味,然后煎取膏汁加入蔗糖收膏而成,能滋阴补肾,益气养血,强壮筋骨。用于成人体虚,腰膝酸软,食减肌瘦,气短心悸。

十全大补膏——它是由党参、白术(炒)、茯苓、炙甘草、当归、川芎、白芍(酒炒)、熟地黄、炙黄芪、肉桂共11味加蜂蜜收膏制成的蜜膏。具有温补气血的功效。用于气血两虚,面色苍白,气短心悸,头晕自汗,四肢不温。

现代大多数人喜欢养生,因此在季节更替,时令更改时,传统膏方已成秋冬季进补新宠,人们通过服用膏滋来达到辨证施补、疗疾补虚的养生之法。而且很多膏方尤其现在市面上的膏方大多属于加糖膏方,口感良好,很多人盲目当成保健品长期进补食用;但是,我们需要强调的是膏方虽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滋也应具有暂时性、阶段性,以治疗疾病、调整人体阴阳之偏为目的,治病调养适可而止;一般都是一人一方,遵循医嘱使用;当然,市面上的这些常见加糖膏方,虽然是千人一方,但是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慎重选择,遵医嘱使用。

结语

服用中药到底能不能加糖呢?我们的结论是在未经医师允许的情况下是不能随意加糖的。其实,中药不能“甜蜜蜜”,专家指出,食用蔗糖依然有一定的禁忌范围,凡是舌苔厚腻者,或腹胀中满、湿热内阻的人不宜吃蔗糖。因此,除了我们专门使用一些加糖膏方滋补治疗之外(因其本身含糖),我们在服用其他中药汤剂时,均需要专业医师来给我们辨证论治及用药指导,如果我们实在嫌味道难喝的话也可以问一下医生,如果医生允许的话我们方可加糖服用。

作者简介

李露,医院药学部中药师。

来源:《中国药房》网络版年第3期

◆“中国药房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zj/57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