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血奇方四物汤上

作者:杨承岐

编辑:初夏

四物汤是中医补血养血的经典处方,也叫“地髓汤”。最早见于唐朝的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历代医家都把它看成养血调经的代表方剂,主要用于血虚经少或经闭,被奉为“妇科第一圣药”。

从本方的药物组成和配伍法度来看,它不仅仅适用于妇科疾病,而是男女通用,临床凡与血虚有关的任何病症它都适用。《蒲辅周医疗经验》中说:“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

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二倍。”这是当代名医运用四物汤的经验之谈。

本文,笔者将自己临床应用四物汤治疗妇科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心得体会与同行分享。

四物汤治疗偏头痛

患者主诉左半边头痛已经一年多了,基本上没有停止过,轻则头晕头昏,重则头晕眼花、恶心呕吐。

笔者马上对患者做了详细诊查:患者年龄40岁左右,面色无特异色泽,精神萎靡,语音低怯,食欲不振,二便正常;眼睑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笔者记得进修学习时,老师有偏头痛“左血右气”(左边痛属血虚,右边痛属气虚)的训诫,这位患者又有精神萎靡、眼睑苍白、舌淡脉细等血虚的征象,于是就开了一张养血止痛的方子:

当归5钱(15克)、川芎5钱(15克)、熟地4钱(12克)、白芍3钱(10克)、羌活3钱(10克)、柴胡3钱(10克)、全虫3钱(10克)、僵蚕3钱(10克)、蔓荆子3钱(10克)、甘草2钱(6克)。

服药3剂后,患者复诊:“我原想我的病时间久了,多处治疗效果不好,来找您也就是想试试,并没抱多大希望。没想到这个方子还挺管用,才吃了3付,头痛就好多了,其他症状也减轻了,就是头晕不怎么见轻,你再看看怎么处理吧!”

笔者又为患者做了复查,舌脉如故。于是,在原方基础上加草决明15克,让患者再服5剂看看疗效。

服药后,患者头痛基本消除,未再继续治疗,病好后多次感激,走到哪里都宣扬笔者的医疗技术,成了“活广告”。

四物汤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比较常见、顽固、难治的血液病。

患者,女性,月经过多,淋漓不断,几乎没有休止期。医院治疗无效,并经多位名中医用大量补血、补气药及胎盘粉、三七粉治疗,疗效甚微。小便频数色黄、尿急尿痛,贫血面容,眼睑苍白,舌淡脉细数。

辨证:血热妄行,下元不固,湿热下注。

治疗:宜凉血止血补血、兼益脾肾并随症加减:当归10克、白芍10克、生地45克、黄芪30克、元参30克、白术30克、仙鹤草30克,并酌情用阿胶、黄柏、生石膏、川续断、补骨脂、白茅根、茯苓随症加减。

前后治疗一年有余,患者血红蛋白上升到10.5克/分升,恢复半日工作。又继续治疗半年,血红蛋白继续上升到11.5克/分升。恢复全日工作,随访至今,患者健康如初。

此例患者属于血热妄行、下元不固,以致阴道出血、淋漓不断、日久不止,必发血虚气弱诸症;加之湿热下注,小便频数色黄、尿急尿痛在所难免。

治疗时若单纯清热凉血止血、清利湿热,则气血逾虚,病情更加难以恢复;单纯补血固下元,则血热、湿热更甚,病固难解。

唯一的正确途径是凉血止血与补血同施,补益脾肾与清热利湿兼顾,才有可能使这一正虚邪恋,虚实夹杂的顽固病症慢慢恢复。

方中以当归、白芍、阿胶补血;黄芪、白术、茯苓益气健脾;生地、元参、仙鹤草、白茅根凉血止血;川断、补骨脂补肾固下元;黄柏、石膏、茯苓清热利湿。

诸药相合,凉血补血止血、健脾益肾、清热利湿。药证合拍,所以可取得理想的疗效。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zj/53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