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经方/偏方--轻松治鼻炎、鼻塞
治疗过敏性鼻炎,一般的中、西医都没有什么好方法。而在很多人看来,过敏性鼻炎只不过是发作时有点痛苦而已,过后仍和健康人一样,治不治无所谓。事实上,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长期治疗不当,还会导致中耳炎、嗅觉丧失甚至诱发哮喘。切切大意不得。本病中医称为“鼻渊”,爷爷在世时,常用下方治愈了无数患者。并让我要抄录了药方及治疗方法,现我公开出来,让更多的鼻炎患者早离病痛。
方药:辛夷5克,藏红花2克,牛黄克,蛇胆枚(阴干),川芎5克,叶下珠20克,龙胆花0克、白芷0克。
将上八味药共研成细面待用,将7根6厘米左右长,带须葱白捣烂除去杂质,以0克药面加入伴匀,加香油调成浆状,以能自然下滴为度,不宜过稀,每天3-4次滴鼻,每次3-5滴。
一般4次后鼻塞立通,5、6次会伴有粘稠、色黄白相兼鼻涕流出。多数用药0来天左右便痊愈,少数严重用药个把月也可断根。
====================================
干祖望教授:“脱敏汤”治“过敏性鼻炎”
下面这则“脱敏汤”,用药简洁,方便易取。它是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方。疗效可靠,确实。深受此病之苦的朋友,不妨一试。
药物组成:紫草0克、茜草0克、墨旱莲0克、蝉衣3克、干地龙0克
功效:凉血疏风脱敏止嚏
用法:水煎服,每日剂.
文章来源:中国医药报作者:刘晓华
=================================================
经方治愈二十年顽固鼻炎作者:释仁慧
男,农民,40岁,上初中时患上鼻炎,反复发作,发作时流眼泪打喷嚏,开始时流清鼻涕,之后流黄鼻涕、绿鼻涕、粉鼻涕,每次都要靠抗生素才能结束。几十年来鼻子总是有一个孔不通气,睡觉时侧身下面的鼻孔不通气,翻过身来还是下面的鼻孔不通气。治鼻炎的药吃了无数,千百鼻炎片守方0瓶也没管用。
年接诊,当时没有大发作,与麻黄9,杏仁2,桂枝6,炙甘草3,黄芩9,6剂。
服一剂鼻孔即全通气,自诉感觉头目清爽,呼吸特别顺畅,6剂服完,观察至今没有复发。
=================================================
清代御医黄元御,奇方妙治鼻炎病
黄元御是清代的高人,乾隆皇帝的御医,他认为鼻炎是身体阴阳失调造成的气机升降失调。这个桔梗元参汤的方子是:桔梗九克、元参九克、杏仁九克、橘皮九克、法半夏九克、茯苓九克、甘草六克、生姜九克,可以升降气机,祛除寒邪。专门治疗鼻涕清那种类型的鼻炎。
如果鼻涕是黄的,他的方子就换成了五味石膏汤:五味子三克、生石膏九克、杏仁九克、法半夏九克、元参九克、茯苓九克、桔梗九克、生姜九克。里面加了点清热的药。
有鼻炎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尝试一下。注意孕妇不要服用。一般服用三副就该见效,如果没有任何效果,就不要服用了,那说明不对症。如果见效了,服用六副就差不多了。
文章节选于《阴阳一调百病消》一书作者:名医罗大伦博士
=================================================
风寒感冒的鼻塞,经常用葱豉汤,喝下去后,微微出点汗,鼻子马上就通了。葱豉汤的组成非常简单,而且是厨房常备——小葱和豆豉,都不用跑药店了。----分享者:传统中医唐略(节选自本期第三篇文章:《被误解的中医:一篇不被刊发的答记者问》)
附:葱豉汤的简介
葱豉汤,乃微辛微温之剂。葱白虽性味辛温,但辛而带润,温而不燥。豆豉是黑豆蒸而成,苦寒的性味已转微温。所以葱白和豆豉结合微辛微温,发汗不伤阴,无凉遏的顾虑。伤寒初起,邪在卫分者,用之最为合度,即新感引动伏气的证候,也可促伏邪由里出表,获得从速透达的机会。
《肘后方》卷二。
葱白豉汤(《类证活人书》卷十九)。
葱白3枚豉6克
用水毫升,煮取00毫升,顿服取汗。
通阳发汗。
外感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者。
服药后未出汗,加葛根6克,升麻9克,如仍不汗,更加麻黄6克。
最近陆续向小编求助鼻塞、鼻炎的微友非常多,小编做了如上整理。慢性鼻炎鼻塞的朋友可首选试试第一个滴鼻方(中药研粉可以让出售中药饮片的药店帮忙,或者在淘宝等网店让店家研粉),风寒感冒、鼻子不通气的注意一下最后一个葱豉汤(更多关于感冒、发烧的简便防治办法,请向本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