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头状花序,种子上有白色冠毛结成的绒球,花开后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
生蒲公英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及钾,也含有铁、钙、维生素B2、维生素B1、镁、维生素B6、叶酸及铜。具体的元素含量主要是水分,每60克生蒲公英叶含水分86%,蛋白质1.6克,碳水化合物5.3克,热量约有.8千焦。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性味甘,微苦,寒。归肝、胃经。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治热毒、痈肿、疮疡、内痈、目赤肿痛、湿热、黄疸、小便淋沥涩痛、疔疮肿毒,乳痈,瘰疬,牙痛,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蒲公英可生吃、炒食、做汤,是药食兼用的植物。
夏季,蒲公英泡水,有四大好处
好处一:去火消炎、清热解毒
夏天炎热,人容易上火,嗓子疼,这时候,泡上一杯蒲公英水,可以很好的解决。
好处二:利尿、增强免疫
古代医典中记载,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誉,也就是说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比较适合水肿的朋友来食用。蒲公英中的菊糖、葡萄糖成分能显著增强增强体内抗毒功能,可以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
好处三:祛湿热
夏季脸上爱长痘、出油,大部分是体内湿热重导致的,蒲公英可清热解毒、利尿散结,而用其来祛湿是最为适宜的,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口臭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好处四:去肝火、去胃火
蒲公英入肝、胃经。擅长排肝毒,去肝火,修复损伤的肝细胞,对饮酒后的肝损伤修复效果很好。其清肝利胆作用十分好,对肝炎、脂肪肝等都有很好的保护效果。
蒲公英为治疗胃痛之佳品,食滞化热、脾胃湿热、肝郁化火及胃火炽盛等所致的胃脘痛、胀满、呕吐吞酸等皆可应用。《医林纂要》载蒲公英“补脾和胃,泻火”蒲公英泡水,有四大禁忌
禁忌一:一次不可大量饮用
物极必反,一次喝大量的蒲公英水,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禁忌二:低血压者慎饮
蒲公英根泡水,有一定的降压效果,所以低血压者要慎用。
禁忌三:阴寒证者禁用
阴寒患者的身体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病程长体质差,这个时候如果使用性寒的蒲公英来进行治疗,病情得不到好转反而会出现副作用,身体体质变差食欲也会下降。
禁忌四:脾胃虚寒者,不单独饮用
蒲公英性寒,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如果还想要蒲公英的养生效果,那么,不宜单独饮用蒲公英,可以添加温和之物中和一下后在饮用,如加点玫瑰花、红枣、姜片等,或者选择复方的蒲公英茶泡水喝。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