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袋里嗡嗡响,可能是“心”、“肝”的事!
脑鸣是一种极其常见的症状,据国外统计数据显示,脑发病率高达15-20%。
据统计,我国脑鸣患者超过1亿,而且至少有4千万人受脑鸣的严重困扰,生活质量下降,有万患者因中老年脑鸣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并伴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在中老年人脑鸣的最主要类型是肝肾阴虚型脑鸣。肝肾阴虚者往往会容易造成慢性脑鸣。
特点是脑鸣声细,如蝉声持续,时常发作午后更严重;还会伴有腰酸、面目憔悴,体重减轻,经常有疲劳感等。
脑鸣在中医称为“颅鸣”“头鸣”。是指以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为主要表现的脑神疾病,多因脑髓空虚,或因火郁,痰湿阻滞所致。最早见于《医学纲目·肝胆部》古医籍中多称之为天白蚁。是指患者自觉头脑中有鸣响或如蝉鸣、鸟叫或如潮声、雷轰多为持续性影响思维注意力不能集中。常伴有头痛、眩晕、耳鸣、失眠、健忘、乏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
脑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脑鸣可以单独发生,也常常与耳鸣同时存在,以40-70岁的中、老年人均多,女性多于男性,但随着社会水平的发展,就业、生活压力加大,加之不按时饮食作息,发病年临段偏向于年轻化、青年化发展。自觉脑内如虫蛀、鸣响,常伴耳鸣、腰膝酸软、目眩等症状。检查时多无特殊发现。
西医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本病凸显出一定的优势将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的一些方法进行总结。答案是否定的。
西医学讲,脑鸣是由于大脑内12对脑神经中的第八对脑神经(听神经)损伤所致。根据神经学所描述的,神经一旦受损很难自愈,恢复的办法就是促使神经加速分裂,产生新的神经触点。若不及时治疗,受损部位的神经会继续扩展,时出现,自我分裂的速度大大低于损伤发展的速度,所导致结果就是病情加重,其他并发症相继出现。其次会认为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采用扩充血管的药物刺激治疗,最终结果是贻误病情。
肝肾阴虚的脑鸣中医怎么调理?
对付肝肾阴虚引起的脑鸣,有一味中药能滋阴润燥,非常合适,它叫女贞子!
关于它的名字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女贞子的:“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故以女贞状之。”.
以女贞子为主药,中医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方子,专门针对肝肾阴虚,这个药叫做二至丸。
本方出自清代《医方集解》,书中载本方“补腰膝,壮筋骨,强肝肾,乌须发。”为什么叫“二至丸”?
因为“二至”是采药的季节,指冬至、夏至,女贞子采于冬至前后,旱莲草采于夏至前后,所以叫二至丸
二至丸能滋补肝肾,治疗因肝肾阴虚导致的脑鸣、口苦、口干、头目眩晕、视物昏花、须发早白,腰酸背痛、失眠多梦、体倦、下肢痿软等一系列症状。
药味少而平和,补而不腻,可作为四十岁以后的人们的保健药品而日常服用。
(药方仅供参考,使用请咨询医生)
二至丸有来历
关于二至丸的发明,曾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明末安徽地区有位叫汪汝桂的名医,从小体质较弱,弱冠之年,仍长得羸瘦单薄,但却聪明过人,诵诗及经史百家过目不忘,深得父爱,不料父患重病,医治无效,临终遗命:“不为良相,且为良医。”
汝挂遂弃儒习医,专心精研医书。由于他临证善于发挥,常独出新意,遇危殆之证,每能化险为夷,在当地颇有名气。
但汪汝桂多年苦读,加上先天不足,未到40岁便未老先衰,须发早白,头目昏花,时常腰酸背痛,浑身没有力气。
他带门生去采药,投宿寺院,遇到一位百岁老僧,此老翁耳聪目明,须发乌黑,步履矫健,便向其请教养生之道,老僧指着院中一株高大的女贞树说:“取女贞子,蜜酒拌,蒸食即可。”
汪汝桂医师反复琢磨,觉得很有道理,为增加疗效,他取滋补肝肾的墨旱莲配伍,将旱莲草捣汁熬膏掺合女贞子末制成药丸,试服了半月,觉得效果很好,便连续服用。
半年后,完全恢复了健康,并显得精力过人,生机勃勃。他就把这个方子制成丸药命名为二至丸。
脑鸣其实挺复杂
除了中老年最常见的肝肾阴虚型脑鸣,脑鸣的原因其实挺复杂,比较常见的有肝经风热型脑鸣、心阳亏虚型脑鸣。
曾经有一位中年妇女,与老公吵架怄气之后,突发左侧脑鸣,响如夏日燥蝉,半日后耳聋,两耳堵闷如塞物,胀痛不已。
这个突发的耳疾,就是典型的肝经风热或火热上攻导致的肝经风热型脑鸣,需要用清泄肝经风热的药物。
还有一种心阳亏虚型脑鸣,典型症状是晚上开始脑鸣,并觉得心悸乏力,恶风畏寒,舌淡红,罩淡黄舌苔。可以用桂枝甘草汤加石菖蒲调理。
脑鸣大体病因:
肝肾亏虚:由于身体空虚营养不良加上青少年长期手淫导致肾虚从而引起了脑鸣,这个比较多。一定要戒掉。
脑供血不足:长期血压低营养不良导致的脑袋供血不足所引起。可以营养方面多补充,多运动。多吃补血的食物药物。
高血压:高血压很容易引起脑鸣,其原理是血液循环过快,脑袋细小血管膨胀所刺激中枢神经紊乱发出各种鸣响。饮食少盐多青菜可改善此症状。
如有以上症状中的任何一种请不要忽视,因为任何一种都有可能会早成不可避免的疾病和麻烦,及早防御有助于大家。一般脑鸣就是这三方面引起。
目前问卷及我院患者情况来看,一般患有此病者大多数在于年轻人。而很多中年人患有此病也是在年少时,只是由于对于病情的疏忽以及病症的不了解延误了治疗,才导致的治疗极其困难。
还是那句话,身体是自己的,要懂得心态自己。下期见。
通鸣生髓汤专家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