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胎政策放开以后,不论是同学聚会还是家庭聚会,他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啥时二胎呀?”二胎,已成为大家打招呼套近乎的一个必说话题。于是小编也就经常听到周边的人说:“哎,想怀、怀不上、十几年了身体没养料、正在做中医调理”........
这让我想起了前些日子看到的大医精诚-广东名中医视频,知名妇科专家李丽芸的一个采访。女性到了35岁以后,生殖功能开始走下坡路,卵巢功能开始下降,有不少人怀孕很不容易。李丽芸教授认为不孕症跟气血有密切的关系,除此以外,不孕还跟阴阳、脏腑、经络都有密切关系。从中医来讲,气血要充沛,无论气虚,气滞,血虚,或血瘀等,都会使妇女出现月经失调,从而影响孕育,所以气血要达到调和状态,疾病则少发生。
李丽芸教授说,从中医的角度讲,女性到了35岁以后,肾精没有之前那么丰盛,建议:
首先,要调好“肾”。肾为先天之本,主生殖,肾跟肝、心、脾都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调肾实际上也是调五脏。其次,精神心理要健康,不受情志之扰。到了这个年龄,女性想怀孩子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因为她们的肾气不足,卵巢功能下降,心理压力大。首先调好肾精,使月经能够正常,那么怀孕就容易。最后,要注意生活规律,无不良生活习惯。其中饮食方面,中医注重健脾,因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调好则起到后天(脾)养先天(肾)的作用。另外注意锻炼,适当运动,控制体重,以及怀孕以后注意做孕期检查,有利于生一个健康的宝宝。
下面小编把李教授的原视频奉上,听听专家怎么说
▲李丽芸教授谈不孕症的调养。节选自《大医精诚——广东名中医系列视频》
所以,无论是想二胎或是一胎的高龄女性想要生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注意啦!《黄帝内经》早有提及“气血足、百病无”的观点。但是很多人简单的把气血不足理解为贫血,只要血红蛋白等指标正常就没事。中医理论中的气血,它们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气对于血,具有推动、温煦、化生和统摄的作用;血对于气,则具有濡养和运载的作用。气血一旦失衡,我们的身体就要出现问题,对准备待孕的妈妈来说,调理好孕前这几个月的身体,将带给宝宝一个好的先天身体。
那我们看看气血两虚怎么预防:
比如气血两虚:是指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多由术后产后、经期崩漏气血俱伤,以致气血两虚。此类女士多短气懒言、乏力、自汗、失眠、白色苍白等表现。
比如气虚血滞:本证多由年老体虚、久病体弱,气不足以充分推动血液的运行,以致血不畅行而淤滞。患有此证的朋友经常不锻炼,稍微运动就会常出现短气、心悸、乏力、自汗等气虚的症状。
比如气不摄血:主要是指气虚不足,固摄血液的功能减退,而致血不循经,从而导致的各种失血的病理状态。此证多由女性朋友经期失血、饮食紊乱、导致中气不足。
气滞血瘀:如果一个人工作、生活上过的不如意,经常抑郁不得志,或者湿热、寒湿蕴结等,会引起脏腑经络的气机淤滞,随之血液的运行也会发生障碍,就出现了气滞血瘀之证。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为病变部位胀满、疼痛,或有肿块、瘀斑等症状。其实通过李教授说的调整好“身、心、规律作息”这3点,最重要的就是调理好自己的身体,也就是给宝宝一个好的身体。小编推荐的生血宝颗粒,此方由国家著名中医大家,有“国医圣手”之称的欧阳奇研究员精心研制。生血宝颗粒主要由制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墨旱莲等药物组成,具有益肝肾、生气血、且补而不腻、清润滋养人体五脏。比起阿胶等大补滋腻之物,能更好吸收利用,又不担心滋腻引起脾胃消化,不能吸收反至血滞。故临床用于各型贫血及神疲乏力,腰膝疲软,头晕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等症。
通过小编介绍,想必大家知道孕前调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心情愉悦、规律作息的同时,早九(点)晚五(点),一天冲泡两袋生血宝颗粒,美美的调理好身体,给宝宝一个更好的将来!
湖南康寿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