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脱发常用的辨证施治八法

目前,在临床辨证诊治各种脱发患者,主要应用八种治法。

头发是人体健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医认为毛发的生长与脏腑经络气血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隋《诸病源候论》云:“诸经血气盛,则眉髭须发美泽”。

在生理状态下,青壮年人精血旺盛,毛发生长而有光泽,年老体弱者精血虚衰,毛发干枯而脱落。临床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脱发,主要有斑秃,包括普秃、全秃,中医称为油风;男性型脱发、女性弥漫性脱发、早秃,中医称为蛀发癣、发蛀脱发;以及药物引起的生长期脱发,产后、重病后、手术后发生的脱发等。

目前,在临床辨证诊治各种脱发患者,主要应用八种治法,现概述如下。

1

中医辩证治脱发

疏肝散风止脱

现代社会工作高效率、生活高节奏,人的情志活动、精神状态易超过正常限度,引发疾病。

很多脱发患者发病前有精神紧张、情志因素刺激等病史,因此,在脱发的早期疏肝散风法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情志抑郁、急躁易怒、过度紧张、意外刺激等精神因素可影响肝之疏泄功能,导致人体气机紊乱,气血运行不畅,头皮局部血虚,风邪乘虚而入,引起脱发。症见:头发突然成片脱落,发根松动,局部头皮发麻发痒,伴烦躁或郁闷,胸胁胀满,善太息,夜寐不安,舌边尖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散风、调理气血,可选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常用药:柴胡、枳壳、赤白芍、川芎、香附、当归、羌活、荆芥、菊花等。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还可伴肝郁化火、肝阳上亢、气血瘀滞、肝木乘脾土等多种症候,临床应随证加减。

如局部头皮发红,周围毛发松动,为肝火上冲,灼伤毛窍,可加黄芩、丹皮、龙胆草;若局部头皮发麻、刺痛,为头皮气血运行不畅,气血瘀滞,可加当归、红花、牛膝;若伴头晕头胀失眠,为肝阳上亢,可加灵磁石、生龙牡等。

2

中医辨证治脱发

凉血祛风止脱

血分蕴热,外受风邪,外风与内热相搏,上犯巅顶;或情志不遂,五志过极化热化火,热盛生风,上犯巅顶,热伤阴血,灼伤毛窍,则毛发失养而脱落。清代《冯氏锦囊秘录》曰:“发乃血之余,枯者血不足也。忽然脱落,头皮多痒,须眉并落者,乃血热生风,风摇木动之象也”[3]。

此证多见于青壮年人,头发突然大片脱落,头皮微红痒痛;或头发干细少泽,散在脱落,头屑多而细碎干燥,头皮瘙痒。伴心烦急躁,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治疗可选用凉血四物汤、凉血消风散。常用药:生地黄、赤芍、当归、川芎、黄芩、地骨皮、蔓荆子、侧柏叶等。

凉血祛风止脱法常用于脱发早期,头发松动易脱落时。血热风燥易耗伤阴血,煎熬血液成瘀。若患者经过治疗血热风动证候减轻,头皮恢复正常,脱发停止,而新发生长缓慢,应加用养血益阴、活血化瘀等药物,以改善毛囊营养状况,促进毛发生长。

3

中医辨证治脱发

除湿通窍止脱

患者多为湿盛体质,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体内蕴湿生热,湿热上蒸巅顶,侵蚀毛根,阻滞毛窍,影响毛发生长而导致脱发。症见头发油腻光亮,脱发多,新发生长缓慢,头顶毛发日渐细软稀少,两鬓角及前发际上推。伴口臭、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爽,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疗可选用平胃散

加味。常用药:苍术、厚朴、陈皮、苦参、泽泻、茵陈、生山楂、蚕砂、菖蒲等,大便秘结加生白术、生首乌。

除湿通窍法主要用于治疗伴有皮脂溢出的男性型脱发、女性弥漫性脱发(旧称脂溢性脱发)。湿热蕴久,阻滞脉络,损失脾胃,导致气血生化和运行障碍,头顶毛窍失于濡养,毛囊萎缩,新发难生。

因此,患者经治疗后若湿热症状减轻,可酌加活血化瘀、健脾益气药物,如川芎、牛膝、桃仁、红花、生黄芪等。

男性型脱发常有家族遗传史,辨证多属阴虚湿热证,治疗可酌加滋阴药物,如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等。

4

中医辨证治脱发

养血生发

中医有“发为血之余”之说。隋代《诸病源候论》曰:“血盛则荣于须发,故须发美。若气血衰弱,经络虚竭,不能荣润,故须发秃落”[2]。

素体虚弱,或病后产后,血虚不能荣养毛发,而致头发大量脱落,枯黄无光泽,伴面色萎黄、心悸、头晕、失眠、健忘,舌质淡,苔白,脉细弱。治疗可选用当

归补血汤、四物汤、二至丸、神应养真丹。

常用药:黄芪、当归、生熟地黄、首乌、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天麻、羌活等。

养血生发是中医治疗脱发的传统常用疗法,用于血虚不能荣养毛发之证。其他证型的脱发患者,只要没有明显的湿热瘀等有形之邪,均可加用养血生发药物,给毛发以充足的营养,促进头发生长。

5

中医辨证治脱发

化瘀生发

清代《医林改错》曰:“伤寒、瘟病后头发脱落,各医书皆言伤血,不知皮里肉外血瘀,阻塞血络,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无病脱发,亦是血瘀”[4]。血瘀阻络常因跌打损伤、情志内伤、以及久病入络所致。症见:头部圆形脱发,或头顶秃发,病程较长,伴情志抑郁、头痛、夜寐不实,妇女月经不调,舌质暗有瘀斑,脉沉涩。治疗以活血

化瘀,通窍生发为法,常选用通窍活血汤、桃红四物汤。

常用药:麝香(可用菖蒲代)、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川芎、丹参、大枣、郁金、鸡血藤等。

有研究表明:斑秃患者血液流变性异常,微循环瘀滞,经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参数明显改善,且疗效优于单纯外用药组。

6

中医辨证治脱发

益肾生发

《素问》:“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肾气衰,发堕齿槁”。肾气不足,肾精亏虚,则毛发不能正常生长。症见:头发大片脱落,甚至全秃、普秃;小儿毛发稀少细软,生长发育迟缓;或老年体弱,毛发干枯少泽脱落,伴腰膝酸软、牙齿松动、耳鸣,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

治疗以补肾益精血为法,常选用七宝美髯丹、左归丸、二至丸。常用药: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潼蒺藜、补骨脂、女贞子、墨旱莲等。

肾藏精,肝藏血,精血互生,肝肾同源。毛发的润养来源于血,其生机根源于肾。故临床治疗时常配合应用滋补肝肾、养血生发药物。益肾生发是

中医治疗脱发的传统常用疗法。不少人认为脱发就是肾虚引起的,很多生发的保健品也都宣传有补肾的功效。

但补肾的中药大多性温,不适合有内热、湿热的人服用。

肾虚脱发一般病程长,脱发严重。很多初期为风湿热、肝郁等其他证型的脱发,日久可伤及精血肾气。治疗时可在相应疗法中加用益肾养血生发药物。小儿肾虚常伴脾气不足,老人肾气不足常伴阴血亏虚,临床贵在准确辨证,随证加减用药。

7

中医辨证治脱发

健脾生发

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毛发得到充足的水谷精微的滋养,就能生长旺盛。若脾失健运,气血津液生化不足,则毛发失养,枯槁脱落。多见于久病脾胃功能虚弱,或思虑过度伤脾者。

症见:斑状脱发反复发作,或头顶头发稀少、干枯、细软,伴纳呆、腹胀、大便溏泄、完谷不化,舌淡胖、舌边齿痕,脉濡。治疗以健脾益气,养血生发为法,常选用补中益气汤、归脾汤。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茯苓、远志、升麻、柴胡等。

8

中医辨证治脱发

宣肺生发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是指肺有“主一身之气,朝百脉,主宣发”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将体内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输布到体表,以滋养皮肤毛发。若肺失宣发,不能输精于皮毛,则会出现皮肤憔悴枯槁,毛发干枯易脱落等症状。宣肺生发常用桑叶、枇杷叶、白芷、蔓荆子、浮萍等。

临床上很少单独用宣肺生发药物来治疗脱发,常与养血、祛风、疏肝、化瘀、益肾等法配合应用。如《医方集解》桑麻丸,以嫩桑叶末、黑芝麻、白蜜为丸,宣肺养血生发,治疗毛发脱落和白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xt/80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