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徽县稻坪村高鞍子,有一棵千年药王树——辛夷树。还听说,很神,有美丽的故事,有神奇的传说,能为人畜治病、所祈都能所愿……听说了,就想去看,正好有车,随了人心。
也是巧,出发时,天沉着脸,到了稻坪,就突然放晴了。放晴的天很蓝很蓝,蓝得纯净,甚至很有些过分。没有一朵云。阳光在纯净的蓝天上,肆意地明媚,发出柔和的光,那光是有颜色的,淡淡的金,柔柔的黄。照在身上,干爽温暖。
树很粗大,树皮斑驳,如鳞甲,一片片龟裂凸起。树干在近两米处的地方,分成五条粗大分支,虬枝弯曲,一路曲折向上,尽力地向高处、向远处延伸,似乎要深入云霄,触摸苍天。
分支形成的树冠很大,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园,遮住了半边的天空。树的整体外形,怎么看都像是一只撑起来的右手掌。一手擎天!对,确实是。
站在树底下,仰头看。看得久了,就有一种眩晕的感觉,满枝丫顶着莲花状深紫色辛夷花的大树冠,就开始旋转,旋转成了一片湖,一片紫光涌动的湖。湖的四围,是瓦蓝瓦蓝的延伸,那延伸,蓝得没有边际。
辛夷,有很多别名,不过,唯木莲、旱莲,最能引人联想。一听这名字,自然就想到了圣洁的莲花,以及和莲花有关的佛教与菩萨。都说,佛祖和菩萨都喜欢莲花,我们见到的“西方三圣”,都坐在莲花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可以说佛就是莲,莲就是佛。
这样想的时候,恍惚间,满树的辛夷花上,都坐满了修道的菩萨。
辛夷是一种药材,为木兰科或玉兰科植物。先开花后长叶,生性强健,花质细腻,艳丽动人,香味清雅沁脾,树形婀娜多姿。它入药比较早,《神农本草经》列其为上品,为中国特有植物,有两千多年的栽植历史,是非常珍贵的花木。《本草纲目》上说:“……辛夷之辛温走气而入肺,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所以能温中治头面目鼻之病。”
辛夷花有收缩鼻黏膜血管,有通窍、消炎之效,是治鼻渊之专药,也有降血压及收缩子宫的作用。但为何又称为药王?而且还是千年药王树?
走访调查之后才知道,在稻坪高鞍子,称它为千年药王树,是非常恰当的。
最近的说法,要从五六十年代说起。那时候新中国刚刚成立,生活很困难,农业生产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而从事农业生产的耕牛,又是重中之重。然而某一年,稻坪村的上百头耕牛,一夜之间都得了一种怪病,走路摇摆打颤,不能耕地。村民们用尽了自己所知道的各种土办法,但病却总是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想请外面知名的兽医来看,却又没有一分钱。后来队长召集全村人开会商议,最后决定砍伐掉辛夷树的一个大分支,剥皮卖花,用变卖的钱,请高明兽医来给全村的耕牛治病。
后来,全村耕牛的病,真的就用辛夷树的一个大分支变卖的钱给治好了。从此,稻坪村的人都称大辛夷树为救命树。
远的,要从几百或者千年前说起。
先说爱情故事。相传在很早以前,永宁河里有一条修炼的漂亮小鲤鱼,她的洞府叫鲤鱼洞,在永宁鲤鱼滩河段上。鲤鱼洞旁边村子里,有一个高姓青年,从小父母双亡,靠吃百家饭长大,后以砍柴为生。常年的劳动,使得他很结实强壮,力大无比。闲暇时,他常在河边戏水玩耍,常常会看到在河水中游弋的漂亮小鲤鱼,很是喜爱,便经常拿食物喂养。小鲤鱼也很喜欢高姓青年。后来,青泥古道边黑龙潭里修炼的黑龙,垂涎小鲤鱼的美貌,想强娶她为妻。小鲤鱼极其讨厌黑龙,但又打不过,为了躲避黑龙魔爪,她幻化成一美丽少女,找青年帮忙。青年见着小鲤鱼变的美貌女子,有种非常亲切的感觉,仿佛故人,心不由得砰砰直跳。
那一刻,青年的心里眼里,只有小鲤鱼,满眼的水波,一层层涌起,潋滟了千里万里。
小鲤鱼在青年深情的注视下,羞涩地低下了头。秀眉如黛。那一眼,便定了他们千年的缘分。
于是,他们合力打败了黑龙。受伤的黑龙逃往黑龙潭养伤。小鲤鱼和青年为防黑龙骚扰,拿着生活家什,沿嘉陵江而下。行走的途中,在一个山湾处,丢了一个簸箕(这便是后来的簸箕湾)。走到稻坪,阳光明媚温暖。抬头便见大殿山对面的山顶,地势平坦开阔,祥云缭绕,仿佛神幻仙境。
小鲤鱼和青年相携上山,结为夫妇,生儿育女,过起了神仙眷属的生活。因为青年姓高,那里便叫高鞍子。
在高鞍子生活了几十年之后,青年渐渐老迈,变为一抔黄土。小鲤鱼也接到了天庭的召唤,但她舍不得离开埋夫土地和子孙,于是便跪拜于菩萨脚下,祈求能让自己长留凡间。菩萨感念她一片痴心,从自己的宝莲座上,摘下一个莲瓣,度化小鲤鱼变成了能够开出无数莲花般花朵的大树,并叮嘱她要为当地百姓消灾除难,庇佑一方人民。
后来,高鞍子就有了一棵开着无数莲花样花朵、能够为百姓消灾去难的大辛夷树。
小鲤鱼谨记菩萨的叮嘱,幻化成大辛夷树之后,竭尽自己所能,解决了老百姓的很多困难。可祈福,可怯病,尤其是恋人,只要俩人在树下诚心祈祷,便一定能结成眷属,还可以幸福恩爱,白头偕老。
因为每次都很灵验,所以老百姓亲切地称她为神树、爱情树。
听完故事,抬头再看满树盛开的辛夷花,让人疑惑,树上究竟是一朵朵的莲花,还是一尊尊的菩萨?
想起菩萨,隐隐地,耳边似乎传来了修禅的佛音,声音清旷入心,弥漫着稻坪的山梁沟坎——
还有一个关于治病的传说,说很早很早以前,四川有一殷实而又乐善好施的人家,祖孙三代都是一脉单传,在孙子这一辈,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头昏头痛,鼻子流脓流涕,腥臭难闻,四处求医,均无效果,一家人都十分苦恼。
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相貌清丽的女子,说自己可以治好那病,说着她便从自己高高的发髻上,取下一朵莲花状粉紫色的美丽花朵,叮嘱那人每天用花朵泡水喝,连喝七七四十九天,病就会痊愈。说完,她转身便走。那家人追赶着问那女子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女子边走边说,名叫辛夷,家住河池稻坪高鞍子。
这家人按照女子所言,天天用花泡水喝,四十九天之后,流脓流涕的鼻患好了,头也不疼不昏了。
后来,那家人为了感谢治病女子,便携家人沿路走访,一直到徽县稻坪高鞍子。但是他们问遍了村里所有人,都说村里根本就没有那样一个人。
天色将晚,询问无果。一家人困乏不已,想找个歇脚的地方,走着走着,迎面一棵三四人合抱的大辛夷树挡在了眼前,树上开满了莲花状粉紫的花,花香入脾,心旷神怡。那花,远望近看,都是一片紫色的烟云,美得惊心动魄。
那人连忙从怀中拿出泡着喝了四十九天的花。那花,竟和这棵辛夷树上的一模一样。他端详着手中的花,不料,花却从手中飞了起来,缓缓的上升,最后,竟然稳稳地站在树顶最高的一个枝干上了。
此刻,他终于明白,那个清丽女子是谁了。他们全家人立刻跪地,向着大树连连叩头。后来,辛夷树下就多了一座庙,守庙的,便是那个被辛夷花治好鼻疾的青年。那青年,从修建好庙宇之后,就再也没用离开过,一辈子也没有成家,终老于庙。
自从有了小庙,便自然地有了香火,香客囊括了陕甘川三省临近之人。
传说的版本很多,但不管哪一种,都丝毫不影响人们对这棵大辛夷树的热爱和敬畏。于是人们亲切地称它为药王树、神树。
是香火灵验了树的神性,还是树的灵性延续了香火?随着时间的叠加,辛夷树的神奇越来越显现了出来。听村里有年纪的人讲,周围十里八乡的乡亲,有什么难以治愈的顽疾,或者小孩不明所以的哭闹等等,只要来树下,或者小庙里,上香祈祷一番,不出两日,病就会渐渐好转,直至痊愈,小孩也不再哭闹。
这时候,人们眼中的辛夷树,不再是一棵树,彻底变成了神奇灵验的神树、无所不能的药王树了。
蜕变始于什么时候,村民们也说不清楚。都说,祖祖辈辈都这样说,也都这样做,他们也不清楚准确的时间。
现在稻坪村里,还有一个人,因为小时候夜里常常哭闹,家里人就领到辛夷树下,拜给了辛夷神树。说来也怪,自从拜给辛夷树之后,她就再也没有哭闹过。直至现在四十多岁,身体都很是健康,也很少生病。
关于辛夷树的年轮,稻坪的老辈人都说,自己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说,在他们很小很小的时候,辛夷树就这么大,现在还是这么大。据研究者考证,千年药王树,应该是全国最大的一棵。它的树龄,可以追溯到唐代中晚期。查阅资料也得知,辛夷树在中国,有几千年的栽植历史,远在先秦时期,战国时期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诗词中曾多次咏叹辛夷,“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等等,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紫粉笔含尖火焰,红胭脂染小莲花。”、唐代诗人王维说:“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等等,这些诗句足以证明,辛夷在中国悠久的栽植历史。
若从唐代中晚期来计算高鞍子辛夷树树龄的话,它少说也有好一千多年了。生长这么久的树,一定是很灵验的。我一直坚信,万物均有灵性,尤其是生长年代很久的,吸自然之灵气,承天地之精华,是会成精成仙的,不管山石、还是树木。
稻坪高鞍子这棵生长了千年以上的辛夷树,一定有了灵性。要不,怎么会有三省的人来上香供奉?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传说故事?
(文/李亮)
相约诗画稻坪助力乡村振兴·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