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它来了,它来了hellip

1.天冬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肺阴虚证、肾阴虚证、热病伤津之食欲不振、口渴及肠燥便秘。

2.石斛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

胃阴虚证、热病伤津证、肾阴虚证。

3.玉竹

养阴润燥,生津止渴。

肺阴虚证,胃阴虚证,热伤心阴,烦热多汗,惊悸。

4.黄精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5.枸杞子

滋补肝肾,益精明目。

虚劳精血亏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6.墨旱莲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7.女贞子

滋补肝肾,乌须明目。

肝肾阴虚证。

煎服。本品以黄酒拌后蒸制,可增强滋补肝肾作用,并使苦寒之性减弱,避免滑肠。

8.龟甲

成、甘、微寒。归肝、肾、心经。

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

(1)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虚风内动。

(2)肾虚骨痿,囟门不合。

(3)阴虚血亏,惊悸、失眠、健忘。

(4)崩漏经多。

此外,还能止血,可治阴虚血热,冲任不固之崩漏、月经过多。

煎服,9-24g,先煎。砂炒醋淬后,更容易煎出有效成分,并除去腥气,便于制剂。

孕妇及胃有寒湿者忌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xt/6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