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提升梅核气癔球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1-94)。

梅核气是因情志波动,气机不畅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感为特征的疾病;本病以咽中似有梅核或炙脔,或其他异物梗塞感,并随情志波动而发作为主要症状,一般见于成人,多见于女性,对咽喉、食道及其他有关器官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中癔球症的诊断标准:

(1)喉部持续或间断的无痛性团块或异物感;

(2)感觉出现在两餐之间;

(3)没有吞咽困难或吞咽痛;

(4)没有胃食管酸反流导致该症状的证据;

(5)没有以组织病理学为基础的食管运动障碍;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二)证候诊断

1.痰气互结证:咽中异物感,咽之不下、吐之不出,时作嗳气、呃逆、恶心、泛泛欲吐,胸脘胀满。舌苔白腻,脉弦滑。

2.肝郁气滞证:咽中梗阻感,嗳气频频,或作呃逆,胁下胀闷,嗳气后稍舒。舌苔薄白,脉弦。

3.心脾两虚证:咽中异物感,不思饮食,口中无味,面白神疲,少气懒言,或时时悲伤欲哭,夜寐不实,易惊醒或惶恐不安,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弱。

4.肺胃阴虚证:咽部干痒,咽干,口渴喜冷饮,咽中有堵塞感,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可有头晕,耳鸣,口苦,小便黄。舌质红无苔或少苔,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痰气互结证

治法:理气化痰,降气和胃。

推荐方药:半夏厚朴汤加减。厚朴、紫苏、半夏、茯苓、生姜、香附、佛手片、苍术、竹茹、瓜蒌、黄连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橘红化痰丸、舒肝丸、沉香疏郁丸等。

2.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理气,解郁利咽。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当归、白芍、柴胡、薄荷、香附、茯苓、半夏、陈皮、郁金、绿萼梅、苏梗、生姜、乌药、牡丹皮、栀子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越鞠丸、舒肝丸等。

3.心脾两虚证

治法: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推荐方药:归脾汤合甘麦大枣汤加减。党参、龙眼肉、黄芪、升麻、柴胡、木香、炙甘草、陈皮、生姜、大枣、白术、浮小麦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归脾丸、参苓白术散、越鞠保和丸等。

4.肺胃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理气利咽。

推荐方药: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生甘草、女贞子、墨旱莲、百合、枸杞等。

注意:该方是中医药管理局推荐方药,因无具体剂量,如有相关病情,切勿盲从,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中成药:养阴清肺膏、养胃舒颗粒等。

(二)针灸疗法

主穴:内关、神门、太冲、水沟。

配穴:痰气郁结者加丰隆,阴陵泉,天突;肝郁气滞者加膻中,期门;气郁化火者加行间,侠溪,外关;兼血瘀者,加内关,期门,膈俞;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肺胃阴虚者,加肺俞,尺泽,太溪,中脘,三阴交,廉泉,梅核气穴。

操作:内关,太冲用泻法;水沟可用雀啄泻法;神门用平补平泻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留针15至20分钟。

(三)特色疗法

1.推拿疗法

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左手中指置于天突穴,右手中指按于巨阙穴;左手向下按揉天突,则右手随之抬起,使气下行,右手向上振按巨阙穴,左手向上抬起,使气上行,两手协调,反复操作,调顺胸中之气。

2.耳穴贴敷疗法

选穴:咽喉、食道、神门、枕、心、胃、脾、交感、肝、脑,每次取3~4穴,放置王不留行籽,3~5天换一次,每日稍加力按摩3次,每次10分钟,每3次轮换穴位1次,双耳交替使用。

3.穴位注射疗法

本法主要适用于梅核气虚证患者,应根据患者证型酌情使用。心脾两虚证型患者,采用当归注射液合黄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每穴0.3~0.5ml,黄芪注射液每穴0.5~1ml;肺胃阴虚证型患者,采用生脉注射液,每穴1~2ml。

操作方法:取患者双侧足三里穴,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物推入。以上操作皆隔日一次,三次一疗程,实施1~2个疗程。

(四)其他疗法

1.音乐疗法

采用感受式治疗为主,参与式治疗为辅,隔日1次,每次2小时,10次为一个疗程。

感受式治疗是指患者佩戴可调式立体声耳机聆听乐曲,根据患者证型选择相应的乐曲;参与式治疗包括跳舞、做操、太极拳、唱歌等。

2.情志疗法

嘱患者调整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若患者自行调节效果不显,可在治疗期间请心理科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心理科医师每周定期与患者进行2次沟通交流,探讨相关问题,使医生逐步掌握患者的情绪,并及时找到调节的方法,并建立有效的应对策略。

(五)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结合。

2.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忌肥甘厚腻、辛辣温热之品。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一切诱发因素,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情绪稳定,多进行户外活动和社交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少忧思,注意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培养乐观主义精神。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单项症状改善评价标准:目前关于梅核气(癔球症)的单项症状疗效评价无统一的标准,经本协作组讨论拟定。

梅核气(癔球症)的主要症状为咽部异物感,但进食吞咽顺利,咽不疼痛。

治愈:咽部异物感消失;

显效:咽部异物感改善2级及以上者;

有效:咽部异物感1级者;

无效:咽部异物感无改善或加重。

其中症状按程度分为4级:

无症状;

轻度:咽部异物感轻微,只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xt/62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