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宝ldquo喝茅台看瀑布贴

苗药起源历史悠久

在贵州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乌蒙山脉、武陵山脉等地区生长着漫山遍野的珍贵的中草药材。依赖山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温度、土壤等自然条件,造就了这里的中草药材与其他地方的中草药材截然不同的属性。

苗药历史悠久,除了地理因素外,还与苗族人的历史文化分不开。

历史上,由于战乱和天灾人祸,苗族人不断被迫迁徙,穿过大半个中国,最后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在苗族历史上五次大迁移中,苗族人民在生产活动和与疾病、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医疗经验。

千年苗族的生存智慧,既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又传递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为以科技见长的都市人类提供了美好生活的样板。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独特的高原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其素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全省现有药用资源种,其中植物药种;动物药种;矿物药77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种重点药材品种中,贵州有资源的达种,占89.6%。

如别具特色的苗药观音草、米槁、艾纳香、八爪金龙、仙桃草、旱莲草、活血丹、大丁草、重楼等。

苗族医药文化以天然绿色、方法奇特、简练实用和疗效确切而著称,又因同时具有文化价值、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而成为最具魅力的文化之一。苗医药也是我国民族医药中的一朵奇葩,被誉为“大山深处的瑰宝”。

苗药外敷奏效最捷

云南《马关县志》卷二《风俗篇》记:“苗人……有良药,接骨生筋,其效如神”。光绪《凤凰厅志》记载:“苗医用苗药……或吞或敷,奏效最捷”。

西汉刘向在《说苑·辨物》中说:“吾闻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之而来者,举而来者,皆平复如故。”从这段文字中,刘向就描述了苗父治病之方式,医术高明到“来者皆平复如故”。

刘向生活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77年到公元前6年,也就是说,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苗医的记载,而刘向文中所述“古之医者”,也就是“苗父”所在的时间又要远远超过两千年。

苗药的历史则更为久远。“千年苗医,万年苗药。”民间说法证明在苗医被记载前,早就有苗药。

百草皆药人人会医

在被评为“首届中国十大养生城市”的贵州省兴义市,流传着一个美谈:风景优美的马岭河峡谷之滨,有个青山环抱绿树成荫的苗族山寨洒脚医,亦叫洒脚衣,出生于此的苗姑阿祖,用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技,演绎了苗医苗药的博大精深,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慈善情怀。

在那个野兽侵袭、血腥战乱、瘟疫肆虐的年代,阿祖继承前辈传统、发扬光大苗医苗药,总结经验,博采众家之长,研制出苗家秘方、膏药等,辨证施治,医治各种疑难杂症,治病救人,护佑族人和无数患者渡过病痛危难。

一些有志从医的弟子跟着阿祖上山尝百草、采药,回苗寨炮制,熬膏、滚丸、炼丹、研末、制散,终于学会了阿祖的拿手本领,为族人及远近乡邻治病,德行比屋而封。

她宅心仁厚,倾其所学传授给族中弟子,并率众弟子外出为周边百姓疗伤治病,广施仁德,由此赢得方圆百里各族百姓信仰、敬重。

贵州苗药走向世界

苗家特有的医药文化及诊疗技术由于没有文字记载,在实际应用中仅凭心口相传,普及面及产业化开发受到一定限制。因此传承创新、整理开发成为贵州省现代民族药企的攻关重点,不少苗族民间药方被现代药企开发应用,不断发扬光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仅苗医的外用膏贴剂技术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产业化开发应用,深受国内外患者和有识之士青睐,20多年来,创造的销售产值超过二十亿元。

《年贵州省中药民族药产业统计公报》显示:贵州苗药年销售产值超过亿,为全国销售额最大的民族药。这匹横空出世的“黑马”,引起流通领域企业家和志士仁人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ohanliana.com/mlxt/48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